-
美國輝格黨:與民主黨對峙的美國共和黨前身
美國輝格黨是美國歷史上的重要政黨之一,是曾與民主黨對峙的美國兩大黨之一,曾出過4位美國總統,後來分裂瓦解,一部分輝格黨人另組共和黨。那麼輝格黨是如何建立與瓦解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聯邦黨與國家共和黨
-
美國共和黨人譴責川普陣營衝擊國會,全國白人右翼民兵殺向首都
美國會大樓內部一片混亂2021年1月7日,美國共和黨人傑夫·雷諾茲譴責席捲和衝擊國會大廈的行動。他說:「很明顯,我譴責暴力,闖入和破壞國會大廈。但這是一年發生的許多複雜事情累計的結果。」雷諾茲說:「媒體對安提法和黑豹運動發生的一切都做了歪曲。
-
4人死亡52人被捕,驚魂16小時,美國國會到底發生了什麼?
衝突升級,抗議者闖入國會大廈 為了驅散人群,警察開始向空中發射閃光彈。抗議者仍不斷與警察發生衝突,他們在湧向國會大廈門口時扯下一塊防水布,爬過腳手架。現場直播視頻顯示,警察向抗議者噴灑某種物質。
-
「肢體衝突」英語怎麼說?
physical confrontation:肢體衝突。confrontation:對抗;對峙;衝突。公眾普遍贊同不要搞肢體衝突。We agreement against physical confrontation. 我們不贊同肢體衝突。agree against:反對,不贊同。
-
國會攻陷後川普前所未有地孤立,被自己人罵「遺臭萬年」
政治世界的碰撞 美國警方表示,在周三的衝突中至少有四人死亡,其中一名婦女在國會大廈內被槍殺。國會議員被迫撤離,周邊居民區唄封鎖。此外,在兩黨委員會門外,警方還分別發現了兩枚管狀炸彈。 然而,儘管這場暴亂令人震驚,但對一些人而言,川普執政生涯的尾巴以這樣戲劇性的方式展開,並不令人意外。多年來,總統一直對民主制度和民主治理進行毫無歉意的口頭攻擊,其支持者的暴行不過是將這一點體現得淋漓盡致。
-
衝突!伊巴卡努爾基奇對峙互罵,熱身賽打出季後賽的火藥味?
伊巴卡和努爾基奇在比賽第二節發生衝突,對峙互罵,讓一場熱身賽有了點季後賽的火藥味兒。雙方甩開對方的手臂,開始對峙互罵,裁判和隊友趕緊介入,將兩人分開。衝突雙方中,伊巴卡尤其不是善茬,可能球迷還都記得他在球場上打架的場面。去年3月,他曾經揮拳擊打騎士的克裡斯,2017年3月,伊巴卡還和羅賓-洛佩斯幹了一架。
-
喬治亞決定國會兩黨力量,拜登川普迎來...
由兩名民主黨候選人沃諾克和奧索夫挑戰兩名共和黨現任參議員呂弗勒和珀杜。如果民主黨贏下全部兩席,屆時參議院將出現兩黨各佔50席的局面,屆時副總統當選人哈裡斯將作為參議院議長握有決定性一票,使民主黨控制參議院。而共和黨只要能保住其中一席,就能繼續控制參議院,拜登未來的各項內外政策以及其內閣人選、司法提名等的通過都將更加艱難。美國國會參議員任期6年,每兩年改選1/3。
-
推特臉書CEO國會聽證 被兩黨「兩面夾擊」
來源:觀察者網原標題:推特臉書CEO國會聽證,被兩黨「兩面夾擊」【文/觀察者網 王世純】混亂的美國大選還未劃上句號,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以及川普上臺後「推特治國」的習慣,社交媒體平臺在大選中發揮著越發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引發更多爭議。
-
美喬治亞州決定國會兩黨力量,引全球矚目
美東時間1月6日,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將召開聯席會議,正式清點選舉人票,認證選舉人團的投票結果,並宣布總統選舉的正式結果。隨著這一日期將近,美國喬治亞州這兩天竟突然成了美國乃至世界媒體關注的焦點。要知道,美國參眾兩院聯席會議在華盛頓,為何喬治亞州卻成為了全球矚目的焦點呢?
-
白宮門口擠滿了人,大規模衝突爆發信號愈發強烈
而同樣對大選結果存在質疑的還有川普的一眾支持者,從大選開始,川普和拜登的支持者就在多地舉行集會對峙,近日兩黨支持者再一次在白宮門口發生對峙。據媒體方面報導稱,近日川普和拜登的支持者再度聚集在白宮門口,將白宮圍的是水洩不通,雖然還沒有發生肢體上的衝突,但是雙方都開始在言語上攻擊對方,川普的支持者對著拜登的支持者直接喊出了「停止竊取選舉」這句話,並一再強調此次美國大選存在舞弊行為,而拜登的支持者則表示大選結果已經塵埃落定,希望川普的支持者能接受現實。
-
「進京勤王」開始了 局部地區發生肢體衝突場面混亂
當地時間1月5日,「黑命貴」(BLM)團體、美國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警察、國民警衛隊、川普支持者,以及親川普民兵組織「驕傲男孩」(proud boys)匯聚特區街頭;局部地區發生肢體衝突,場面混亂。川普此前在推特發令「1月6日,相約華盛頓特區」5日夜間,在川普支持者們和「黑命亦貴」團體的衝突中,一女子被毆打致鼻子出血。她自稱是「黑命貴」的人將她打傷。
-
兩黨都出來罵他了!
扛納粹旗、行納粹禮不過,支持拆掉這尊象徵著種族主義和對黑人壓迫的雕像的人們,也針鋒相對地發起了反白人種族主義者的遊行,雙方在當地時間12日發生暴力衝突….衝突現場,大家感受一下:就在雙方拳腳和棍棒相向的時候,一輛汽車竟突然加速衝入了支持拆雕像的人群中,還對被撞飛的人群進行反覆碾壓,直接導致1人死亡,多人受傷!
-
疫情下的美國經濟:紓困法案被罵上了熱搜,國會議員壓力山大
當地時間12月21日晚間,美國國會眾議院投票通過新冠疫情紓困法案,預計接下來的參議院投票將持續到深夜,標誌著一場鏖戰數月的兩黨爭鬥終於告一段落。不過,多名議員已經表示,沒人認為這項立法是完美的,為了應對疫情反彈和經濟疲軟,需要在未來出臺更多紓困措施。
-
濃眉哥絕殺,霍華德嘲諷掘金「滾回家」,險些衝突,老毛病犯了
濃眉哥絕殺,霍華德嘲諷掘金「滾回家」,險些衝突,老毛病犯了!因為他單防約基奇,所以早早遇上犯規麻煩,其中和米爾薩普險些發生衝突,那是第二節比賽還剩2分51秒時,霍華德和米爾薩普發生推搡,因為兩個人胳膊纏在一起。
-
南京某大學門口一群保安與外賣小哥發生肢體衝突
2020年12月21日下午14:40左右,在南京某大學門口一群保安與外賣小哥發生肢體衝突,當時現場共有七名學校保安參與了與外賣員的肢體衝突。雙方發生肢體突發保安把外賣員給拉進學校保安室從網友拍攝的現場視頻來看,一名外賣員的車子停在學校門口,視頻中外賣員揮手打向學校保安,這一過激行為導致學校數名保安將外賣員圍了起來
-
北美觀察丨疫情下的美國經濟:紓困法案被罵上了熱搜,國會議員壓力...
不過,多名議員已經表示,沒人認為這項立法是完美的,為了應對疫情反彈和經濟疲軟,需要在未來出臺更多紓困措施。而美國民眾的反應更加激烈,在社交媒體上,新一輪紓困法案被罵上了熱搜,各類諷刺圖片和漫畫層出不窮,反映出人們普遍認為紓困力度偏弱,不足以應對當前的民生災難。
-
「打平即出線」,共和黨遭遇「黑色三分鐘」
11月3日的首回合中,民主黨候選人奧索夫與共和黨候選人珀杜分別拿到48%和49.7%的選票,自由派人士哈澤爾收穫了足以攪局的2.3%的選票,致使兩黨候選人必須進入第二輪的決戰。這一場景與1992年美國大選相似,佩羅分流了老布希的選票,致使柯林頓逆轉獲勝。而多位候選人爭奪的另一參議員席位爭奪戰中,民主黨候選人沃諾克以32.9%與共和黨候選人萊夫勒以25.9%進入終極對決。
-
美國:是否「戴口罩」爭議不斷,衝突不斷,安全VS自由
但一些美國人就是不願意戴口罩,他們不但自己不想戴,還帶頭抗議反對別人戴。美國近日發生了多起由於口罩問題所引發的抗議、焚燒口罩、殺人、動刀等事件。 美國人為什麼對戴口罩如此反感,一個小小的口罩到底觸動了反對戴口罩人的哪根神經? 口罩已經成為全美國人對公共衛生與公民和個人自由的爭議點。
-
美國國會大樓抗議衝突已致4人死亡
15:51美示威者衝擊國會大廈:52人被捕美國華盛頓警方透露,在6日的川普支持者闖入國會的事件中,已有4人死亡。其中1人死於槍擊,3人死於緊急病症。此外,警方已經逮捕了52名示威者。華盛頓市長鮑澤宣布把緊急狀態時間延長15天,直到當選總統拜登宣誓就職後一天。
-
衝擊國會 美國政治史現罕見一幕
數百名示威者衝入國會 事件 從5日起,上萬名美國右翼選民在總統川普號召下,從各州趕赴華盛頓。6日,這些人在白宮外舉行「拯救美國」示威集會。川普在集會上講話,拒絕承認敗選,宣稱選舉「被偷竊」,被「操縱」,自己將「永不放棄、永不認輸」,並痛斥不支持他的「軟弱的共和黨人太多了」,敦促示威者遊行到國會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