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en Rohrbach
譯者:撈奇仔LOKI
字數:4259字
預計閱讀時間:15分鐘
*原文發表於美國時間3月15日
比賽的哨聲吹響之時,賽場上的勝負便塵埃落定,但作為比賽觀戰者的球迷總在樂此不疲的找尋著場外的樂趣,其中之一便是關公戰秦瓊式難有明顯勝者的討論。我們總希望自己支持的球星在與其他球星的PK中不落下風。如果說各路球迷能齊聚一堂,說不定討論一天一夜,最後還是難以就誰是GOAT得出統一的意見。所以在這個「你來與我往,誰更勝一籌」的系列討論裡,我們會試著理清所有球星各自具備的對拼底牌——或者不如說是給球迷日常討論所用的素材庫添磚加瓦。
今日碰撞:德維恩-韋德大戰德克-諾維茨基
巔峰數據
韋德在二年級實現突破,開始進入巔峰期。熱火在後勒布朗-詹姆斯時代的第一個賽季無緣季後賽,宣告了韋德巔峰期的落幕。在2004到2015年期間,他場均得到24.8分(投籃命中率49.2%、三分命中率28.8%、罰球命中率76.6%)、6次助攻、5個籃板和2.6次封蓋/搶斷,並帶領隊伍10次進入季後賽,並在MVP票選中8次進入前十。他在這11個賽季中有6個賽季是球隊的頭牌。在2004-05賽季,權力的權杖屬於MVP票選第二位的沙奎爾-奧尼爾,在韋德和詹姆斯搭檔的四個賽季裡,則是屬於後者。
諾維茨基在職業生涯第三年邁入巔峰,然後在尖端一待就是待了12年。在此期間,他帶領下的獨行俠均進入了季後賽。從2000至2012年,他場均得到24.1分(投籃命中率47.8%、三分命中率38.4%、罰球命中率88.3%)、8.7個籃板、2.7次助攻和1.9次封蓋/搶斷。在這段時間裡,他每個賽季都稱得上是隊中最好的球員,9次位列MVP票選前十名,並在2006-07賽季將該獎項收入囊中(在其餘兩年分別排名第11位和第12位)。他在前四年與前MVP獲得者史蒂夫-納什合作,後四年和已過巔峰的傑森-基德搭檔,在這兩個階段之間,傑森-特裡和麥可-芬利曾是他最好的幫手。
諾維斯基的健康在巔峰期保持得相當的好,單賽季缺席的場次從未超過9場。除了因停擺而縮水的2011-12賽季,獨行俠每賽季獲得的勝場數均大於或等於50個,其中還有3個賽季突破60個勝場,這成績可是在實力更勝一籌的西部拿到的。而韋德在巔峰期內有5個賽季缺席超過15場比賽。
雖然韋德三次入選最佳防守陣容,在防守端更有優勢,但2007-08賽季的熱火在實力略遜一籌的東部僅僅拿到15勝,這在對比雙方總體實力時是個不容忽視的黑點。
諾維茨基的健康和職業生涯長度幫助他名列歷史總得分榜第7位,即將要超越排在第6的威爾特-張伯倫,韋德則是排在第30位,預計將會被凱文-杜蘭特超越[注1]。諾維茨基的籃板數也排NBA歷史前30位。韋德的搶斷和助攻數量均排在歷史前50位。
注1:目前諾維茨基已經排在歷史總得分榜第6位,韋德排在第29位。
優勢方:諾維茨基
生涯高光
韋德在2008-09賽季以場均30.2分榮膺得分王,在MVP投票中僅次於詹姆斯和科比位列第三,但熱火的戰績僅為43勝39負,在季後賽首輪便被淘汰出局。他職業生涯的最高光時刻屬於2005-06賽季,這是他進入NBA後的第三個賽季。他場均能拿到27.2分、6.7次助攻、5.7個籃板和1.9次搶斷,真實命中率為57.7%。進入季後賽後,韋德更是不斷提升,扛著這支擁有狀態開始下滑的奧尼爾的52勝球隊拿到總決賽MVP。韋德在這一年排在科比和納什之後進入第二陣容。
即使在2005-06賽季,諾維茨基的MVP票選排名也高於韋德,這個賽季是他連續三年進入MVP票選前3位的第2個賽季。接下來的一年他迎來了常規賽的最高光表現,以場均24.6分、8.9個籃板和3.4次助攻,60.5%的真實命中率的表現贏得了聯盟最高的個人榮譽,並帶領獨行俠拿到67勝。
但是,他們卻令人意外地以頭號種子的身份在季後賽首輪出局。他季後賽的最高光時刻發生在四年以後,他場均獲得28分,並有8場比賽投籃命中率超過6成,在奪得生涯唯一一個冠軍的同時,將總決賽MVP收入囊中。該賽季,他在前鋒位置上排在詹姆斯和杜蘭特之後進入第二陣容。
優勢方:諾維茨基
大場面比拼
值得注意的是,他們同在巔峰期時曾經在季後賽中遭遇彼此。
韋德在2006年打法快速凌厲,為自己掙得「閃電俠」的美譽。他的運動能力讓他在球場上穿梭自如,在激烈的身體對抗中完成得分——你只要問問達拉斯的員工和NBA陰謀論者就知道這有多「激烈」了。但沒有人能否認韋德在總決賽中的表現非常出色。
2006年總決賽系列賽中,韋德的發揮比效率更低的諾維茨基出色。他場均能拿到34.7分、7.8個籃板、3.8次助攻、2.7次搶斷和1次封蓋。在決定勝局的第六戰中,他更是砍下了36分、10個籃板、5次助攻、4次搶斷和3次封蓋的驚人數據。
諾維茨基的高超技藝終於為他在2011年帶來勝利。他在這年的總決賽中能得到26分、9.7個籃板,外加兩次助攻的場均數據。不過,詹姆斯在這輪比賽中表現萎靡,無疑是為實力處在下風的獨行俠創造了勝利的曙光。在這6場對決中,韋德的數據無疑能和諾維茨基一較高下,他場均能得到26.5分(54.6%的投籃命中率)、7個籃板、5.2次助攻,搶斷和蓋帽合計3個。韋德和諾維茨基在關鍵場次都沒有發揮失常。
在兩次總決賽直接對話中,韋德場均得到30.6分(投籃命中率50.2%、三分命中率29.4%、罰球命中率74.7%)、7.4個籃板、4.5次助攻、2.1次搶斷和1.3次封蓋,而諾維茨基能得到24.4分(投籃命中率40.4%、三分命中率30.2%、罰球命中率93.1%)、10.3個籃板、2.3次助攻、1.3次封蓋/搶斷。
根據Basketball Reference,他們職業生涯季後賽的數據:
· 韋德(177場比賽):場均出場時間37.8分鐘,22.3分(投籃命中率47.4%、三分命中率33.8%、罰球命中率78.0%),5.2個籃板,4.9次助攻和2.5次封蓋/搶斷;球員效率指數(Player Efficiency Rating)為22.4。
· 諾維茨基(145場比賽):場均出場時間40.7分鐘,25.3分(投籃命中率46.2%、三分命中率36.5%、罰球命中率89.2%),10.0個籃板,2.5次助攻和1.9次封蓋/搶斷;球員效率指數(Player Efficiency Rating)為23.8。
諾維茨基總共打了27輪季後賽,戰績為13勝14負,其中包括拿下一次總冠軍,進入兩次決賽,3次分區決賽和8次首輪出局。2007年季後賽首輪面對8號種子金州勇士的系列賽中,諾維茨基的投籃命中率只有38.3%,這是他季後賽生涯中的最低谷,但除此之外,他與西部豪強的強強對話中也吞下了不少失敗的苦果。
韋德帶領的球隊在32輪系列賽中拿下了22輪比賽勝利,其中包括拿下3屆總冠軍,6次進入分區決賽和5次首輪出局。誠然,韋德身在實力稍弱的東部,而且身邊不乏強力的幫手,但他作為手握主場優勢的一方時,只輸了兩輪系列賽——新秀賽季7場大戰輸給最後的東部冠軍底特律活塞[注2],以及在2011年總決賽中負於獨行俠。
注2:熱火是在韋德二年級(2004-05賽季)在東部決賽7場負於活塞。
優勢方:韋德
硬榮譽
· 韋德:三次總冠軍(2006年總決賽MVP);13次入選全明星;8次入選最佳陣容(兩次一陣、3次二陣、3次三陣);3次入選最佳防守陣容第二陣容;2009年得分王;2010年全明星賽MVP;奧運金牌(2008年)和銅牌(2004年)。
· 諾維茨基:2007年MVP;2011年冠軍(總冠軍MVP);14次入選全明星;12次入選最佳陣容(4次一陣、5次二陣、3次三陣);50-40-90俱樂部成員(2007年);2006年三分大賽冠軍;2002年FIBA世錦賽MVP;2005年FIBA歐錦賽MVP。
諾維茨基在這方面更有優勢,主要是他手握MVP獎盃,而且位列聯盟前十球員的賽季比韋德多4個——這幾乎佔了他職業生涯總時間的四分之一。
韋德是和奧尼爾以及勒布朗搭檔拿到戒指的,你也可以說諾維茨基的戒指本身更有價值,特別是考慮到他是在橫掃全聯盟其他對手的熱火手上搶過來的。但這種說法或許貶低了韋德在2006年奪冠當中的重要性。
同樣地,我們也需要注意到韋德在「救贖之隊」當中的貢獻,正如美國男籃助理教練吉姆-布海姆在今年夏天所說的:「他可能是我們隊中最好的球員」——你要知道他們還擁有都處在巔峰期的勒布朗和科比。但你也很難衡量韋德為天賦滿滿的美國隊帶來金牌的意義重大一些,還是諾維茨基為德國國家隊勤勤懇懇服務20年的貢獻大一些。
優勢方:諾維茨基
文化影響力
熱火主帥埃裡克-斯波爾斯特拉曾經這麼評價韋德在邁阿密的影響力:「他在這裡和市長一樣有影響力。」他對南佛羅裡達的貢獻不只是在球場上,這一點在他對去年發生的帕克蘭槍擊案[注3]的聲援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注3:佛羅裡達州帕克蘭市的馬喬裡-斯通曼-道格拉斯高中發生槍擊案,造成17人死亡14人受傷。死者中一名17歲的孩子叫傑奎因-奧利弗,他是一名狂熱的韋德和熱火球迷,對於韋德重回熱火非常興奮,遇害時還穿著韋德的球衣,下葬時他的父母同樣給他穿上了韋德的球衣。
對比賽的影響力而言,韋德毫無疑問是NBA歷史上最偉大的5名得分後衛之一。他或許能排在麥可-喬丹和科比之後位列第3,這取決於你給傑裡-韋斯特什麼排位,以及詹姆斯-哈登在未來幾年攀升到哪裡。耐克拍攝的「第7次跌倒,第8次站起來」的廣告除了提到的數字可能不太真實之外,肯定是他職業生涯初期最真實的寫照——一名無所畏懼、堅忍不拔的鬥士。
但是,隨著告別之旅緩緩駛向終點,韋德在邁阿密之外留給世人最深刻的印象可能是,他是那個把超級球隊中的老大地位讓給勒布朗的男人。不論這種說法公道與否,他們組成的超級球隊確實永遠地改變了NBA的版圖。無論結果是好是壞,他對詹姆斯和克裡斯-波什的招募改變了球隊的組建方式,而且他和詹姆斯的夥伴關係或許會持續到天長地久。
諾維茨基在達拉斯同樣深受人們愛戴,他整個職業生涯在這裡追求豐功偉業。他們球隊的組建方式更加傳統,都是圍繞著他拆分陣容或者重建。
和韋德一樣,諾維茨基也是在他位置上最偉大的5名球員之一。你也可以說他是僅次於蒂姆-鄧肯的第二人,但卡爾-馬龍、凱文-加內特和查爾斯-巴克利或許會有不同的意見。更簡單來說,諾維茨基是史上投射最好的大個球員——他推動了籃球的演變,孕育出空間型長人——而且他的金雞獨立後仰跳投也是NBA史上最難以防守的動作之一。這20年永垂不朽的職業生涯或許是少數幾件比韋德對籃筐永無止境的追求更深遠持久的事物之一。
他為獨行俠所奉獻的21個賽季已經是一名球員在單支球隊所待過最長的時間,這本身就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但這還有另一個:諾維茨基毫無疑問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歐洲球員,而且有可能是在國外出生的所有球員中最偉大的(哈基姆-奧拉朱旺或許有話要說)。
諾維茨基的職業生涯改變了NBA對歐洲籃球的看法,並激勵著新一代的外籍球員,包括從揚尼斯-阿德託昆博到盧卡-東契奇。當今更加國際化的比賽有部分功勞得歸功於他。
優勢方:諾維茨基
終場哨響:德克-諾維茨基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