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6 02: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一片水稻、一溝龍蝦、一地兩用、一水兩養。」走進舊縣鎮觀西村龍蝦養殖基地,連片的稻田和蝦塘相互交織,水光瀲灩,煞是喜人。近年來,舊縣鎮積極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推廣以「稻漁共田」為代表的小龍蝦養殖模式,促進農業提效增收,推動農業發展,帶領群眾脫貧致富。
舊縣鎮觀西村位於沮河流域,沮河與東灌渠繞村而過,該村充分發揮水資源優勢,大力推行「稻漁共田」模式。全村小龍蝦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目前龍蝦養殖面積達到500多畝,實現了「一水兩用、一畝雙收」。
為做大小龍蝦養殖產業,關西村成立了遠安縣白合小龍蝦養殖專業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成員14戶,養殖基地規模達300餘畝。合作社以龍蝦養殖、收購、銷售,組織採購、供應成員所需的生產資料為主要業務範圍,為成員提供龍蝦養殖技術諮詢服務等,不僅吸引了更多的村民養殖龍蝦,同時還帶動了村民到合作社務工增加收入。
袁先進是觀西村二組的村民,年初他被安排到村龍蝦養殖基地看管蝦塘,讓他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袁先進告訴記者,自家還種有兩畝多的水田,在基地每個月有2000元工資。
近兩年,舊縣鎮觀西村龍蝦基地完成了從單純龍蝦養殖到魚蝦套養、稻漁共田、垂釣體驗、餐飲服務的模式轉變,效益逐步提升。
遠安縣白合小龍蝦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聶子云告訴記者,該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13年,發展至今面積已有402畝、養殖戶14名、養殖大戶3名,同時通過外出學習,借鑑了潛江經驗結合遠安的地方特色形成了集養殖、休閒、垂釣、自由燒烤、池邊烹飪等內容的產業發展模式,延伸了產業鏈,增加了附加值。
為引導鼓勵村民發展龍蝦養殖,舊縣鎮積極完善龍蝦養殖基礎設施,目前配備養殖用水泵站兩臺,用水管網3000米,產業路、沮東路直達蝦池,釣蝦觀光臺十餘個,栽植景觀樹300餘棵,草坪綠化600餘平米。下一步,該鎮將在提升產品質量、形成特色品牌、延伸產業鏈條等方面深耕細作,把產業扶貧做實做細。
舊縣鎮相關負責人說,「我們舊縣鎮的稻蝦共作這個模式也已經發展了幾年,我們在這個過程當中不斷的爭取一些政策項目去推動這樣一個模式的發展」。2019年舊縣鎮雙水雙綠項目爭取到縣農業局資金200多萬元,對舊縣鎮龍蝦養殖基地的基礎設施進行了一個很好的提升。
下一步,舊縣鎮將會在政策、資金方面給予更多的支持,引導老百姓往農旅融合方向發展,把舊縣鎮稻蝦共作和休閒觀光農業產業更上一個臺階。
融媒體記者 ¦ 龍劍 伍玉華 通訊員 ¦ 李濤
原標題:《遠安:「小龍蝦」激起產業扶貧一池活水》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