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雜誌都是漫畫,11 個插畫師手繪了一本紐約人的故事

2021-01-11 好奇心日報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在六月初推出了今年的「紐約」特刊。這期一年只出一次的雜誌,從 2014 年開始推出,每年都會從不同的角度講述紐約市的故事。不過今年的刊名「New York Stories」,似乎定位泛泛,與之搭配的封面圖片也有一點古怪——由三幅插畫組合而成,漫畫書似的排版讓人摸不清編者的用意。

不過一翻開雜誌,你就立馬能領會封面設計的妙處——因為,整本特刊其實就是一本連環漫畫書。

11 個發生在紐約的真實故事,分別由 11 名插畫師用手繪的連環畫進行呈現,除廣告之外的所有內容,包括縱橫字謎遊戲、刊頭和頁碼等細節,也均由插畫師繪製。雜誌主編 Jake Silverstein 順便將自己的 Editor’s Letter 也改成了一則漫畫,邀請英國著名的插畫師 Tom Gauld 俏皮地將自己憋不出稿的經歷畫了出來。

在接受英國設計新聞網站 It’s Nice That 的採訪中,Jake Silverstein 表示,大約在一年之前,他們就有了讓插畫師用視覺化的方式來講述故事的構想,只是當時還未明確該選擇怎樣的故事內容。後來,編輯團隊決定與《紐約時報》的都市版編輯部進行合作,最終選取了該團隊在 15 年之前撰寫的新聞故事,向如今的讀者講述發生在紐約的小人物故事。

對於插畫師來說,在文字故事提供的信息之外,他們還需要進行更多的構想。Silverstein 表示,儘管從文章中,人們或許能了解到主人公的長相和事件發生的地點等細節內容,但是有關主人公服裝的色彩、當時天空的顏色、街道在那一時段的繁忙程度以及周邊建築的外觀等更細緻的信息,則需要插畫師在下筆時展開有理有據的想像。

這些發生於紐約不同街區、年份不盡相同的故事,有的溫情,有的悲傷,人們可以讀到布魯克林街區的居民幫助一位女孩尋找寵物狗的小故事,也可以了解立在 Riverside Park 中的一塊小小墓碑的來歷,以及 9·11 發生時整座城市所陷入的悲痛境地。

每一位插畫師的畫風和書寫的字體都各有差異,如果你常看《紐約時報》的插畫,或許還能認出幾個老面孔,比如著名插畫師 Bill Bragg、Tom Gauld 和 Andrew Rae。有時在全由大寫字母組成的句子之間,閱讀的速度可能會變得極為緩慢,不過更多時候,你會沉浸在細緻的畫面中,去猜測那是紐約的哪一部分。

紙質雜誌(來源:)creativereview

即使不一定買得到紙質版,你也可以在。儘管會犧牲一點手翻漫畫書的快感,但是也帶來了一些方便,每點開一則漫畫,就能自動打開與其相連結的原報導頁面,在讀完漫畫之後,你可以通過文字的形式再了解一次新聞故事的面貌。線上閱讀這本雜誌

題圖及文內圖(如無註明)均來自 itsnicethat

相關焦點

  • 說起日本雜誌的插畫師,你還只知道長場雄嗎?
    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石津謙介透過《Men's Club》向日本年輕人灌輸美國常春藤風格的時候,插畫也是這本雜誌構建常春藤世界觀的重要部分,那個年代最著名的插畫,可以說是穗積和夫的「Ivy Boy」。▲穗積和夫最早在 1963 年畫出這個人物:穿著美國東海岸服裝的年輕男孩。
  • 克羅埃西亞插畫師曼努埃爾·松貝拉:用心繪製中國故事
    作者薛陸洋(復旦大學中文系學士、倫敦大學學院碩士)將近年來引起社會廣泛討論的「達爾文進化論」、「基因突變」和「人工智慧」等概念巧妙融入故事中。而插畫師Manuel用極具現代感的「賽博朋克式」插畫語言,將故事中的場景和事物進行符號化的視覺演繹,讓整部作品變得充滿了神秘和科技感,賦予了故事非常獨特的畫面氣質。
  • 插畫師們是如何破產的?
    我書櫃第二多就是諾布羅,很多插畫師聽說過插畫雜誌《Nobrow》,Nobrow其實還出了一個摺疊繪本系列叫:諾布羅Leporello,是Nobrow目前賣的最好的刊物之一。每本基本都是54英寸全景,既是一本摺疊書,也可以裝裱進相框的雙面插畫,為了收集全這些可愛的插畫,於是我敗了一本又一本。
  • 藝術家系列NO.1282-Hikkota 日本插畫師 自動鉛也能手繪出來可愛
    藝術家系列NO.1282-Hikkota 日本插畫師 自動鉛也能手繪出來可愛藝術家系列NO.1282-Hikkota 日本插畫師 自動鉛也能手繪出來可愛藝術家系列NO.1282-Hikkota 日本插畫師 自動鉛也能手繪出來可愛藝術家系列NO.1282
  • 14位年輕插畫師,讓我們看到成都的創意力|插畫師|龔春楊|設計師|...
    近日,《紐約時報》公布2019年度最佳插畫作品。這些風格各異、極具先鋒意識的插畫,不僅在視覺上讓雜誌版面更為出挑,也以更有趣、直接的表現手法,為讀者提煉文章觀點,激發了更多的思考空間。有人說,插畫師的心裡永遠住著個對萬事萬物好奇的孩子;也有人說,插畫師的腦子裡充滿著奇思妙想,看似平靜的外表下,有一顆狂野彪悍的心;還有人說,插畫師總是戴著「有色眼鏡」看世界。
  • 杭州西溪幾棟別墅,成了 20 多個插畫師和漫畫人的住處和工作室,這...
    繁榮十年的「夏天島」就位於杭州濱江地區,漫畫家姚非拉創辦了這間工作室,一度招募了夏達、豬樂桃等國內一線漫畫人,成為國內漫畫創作者的「烏託邦」。年輕的創作者似乎天生就有著彼此靠攏的需求,小菜們也想做類似的嘗試。2015 年,他和插畫師司南、飛行猴成立了「輕霧社」,共招募了線上線下的 40 位自由插畫師和漫畫作家。
  • 一本國際著名時尚雜誌,竟然沒有封面大片?
    如果一本雜誌沒有時尚大片會怎樣?沒有身著華服、光鮮亮麗的模特、沒有專業級妝發、超前視野的攝影團隊,這本雜誌還能看嗎? 義大利版《Vogue》在今年1月開年刊就是這麼做的!沒有時尚大片,只有插圖!
  • ...視覺設計|畫布|插畫師|插畫|city|手作|龔春楊|givememoney|...
    近日,《紐約時報》公布2019年度最佳插畫作品。這些風格各異、極具先鋒意識的插畫,不僅在視覺上讓雜誌版面更為出挑,也以更有趣、直接的表現手法,為讀者提煉文章觀點,激發了更多的思考空間。有人說,插畫師的心裡永遠住著個對萬事萬物好奇的孩子;也有人說,插畫師的腦子裡充滿著奇思妙想,看似平靜的外表下,有一顆狂野彪悍的心;還有人說,插畫師總是戴著「有色眼鏡」看世界。
  • 350幅手繪、80段視頻感恩「為武漢拼過命的人」,插畫師出抗疫畫集...
    5月31日早上8時,只睡了4個小時的黎婧準點睜開了眼睛。11天前,她手繪的抗疫畫集《2020武漢日記》由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出版發行,這幾天她和出版社編輯一直忙著聯繫各個援鄂醫療隊,給每支醫療隊送上10本書。5月17日,方艙「手繪小姐姐」黎婧和她的抗疫畫集——《2020武漢日記》。
  • 西方插畫師作品展亮相清華大學
    中新網北京11月11日電 (記者 馬海燕)慶祝中瑞建交70周年系列活動「童思妙筆·耕繪奇境——西方插畫師作品展」11日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開幕。展品涵蓋瑞士、法國、英國、義大利、德國、奧地利、立陶宛、美國等國家的41位插畫師作品。
  • 《VOGUE》雜誌最經典的30個封面故事
    ,最初是每周為紐約上流社會,提供最新時尚潮流的雜誌。封面和內裡的時裝圖片以插畫為主,誕生了很多在那個時期影響頗為深遠的插畫師。19世紀末期,服裝已經開始相對實用和簡潔,但是仍保留著古典風格服裝的感覺,細腰豐臀仍然是女人的追求,不過已經沒有之前那麼的繁複和束縛。
  • 過去一年最值得分享的30個雜誌封面
    Powder 自1972年創刊至今,已經發行超過250本不同主題的雜誌。它作為一本為滑雪愛好者服務的美國運動雜誌,擁有如此旺盛生命力的原因則是一直將內容保持高度水準,「激勵人心」、「充滿驕傲」、「愉悅身心」是它不變的三個關鍵詞。/////
  • 14位年輕插畫師,讓我們看到成都的創意力
    近日,《紐約時報》公布2019年度最佳插畫作品。這些風格各異、極具先鋒意識的插畫,不僅在視覺上讓雜誌版面更為出挑,也以更有趣、直接的表現手法,為讀者提煉文章觀點,激發了更多的思考空間。
  • 治癒系手繪小清新插畫圖片,每一幅圖都有故事
    所謂的治癒系就是溫暖人心、淨化心靈的人或者事物,這類人或事物可以讓我們在悲傷時得到安慰,能夠治癒自己心靈中的創傷、修補自己心靈上缺陷,讓人感受到舒適與溫暖,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治癒系手繪小清新插畫圖片,每一張圖片都有故事哦!一起來感受下吧!
  • 紀念碑谷團隊上新,這次做了一本有聲雜誌
    旅行修復師,她的「旅行」是從父母的古董店出走,跑到陌生的地方去,修復陌生人的物件,以及物件背後破碎的人生,名為貝拉利瓦 (Bllariva) 的小鎮是她旅途中的一站。▲ 畫風有點像社交網絡的「曬包」話題▲ 所有文字內容配有英語獨白看有聲雜誌,做點手工活打開《Assemble with Care》,就像翻開一本製作精美的電子雜誌。
  • 截稿延期至11月30日!第八屆Hiii Illustration國際插畫大賽投稿最後期限
    Hiii Illustration國際插畫大賽,面向世界範圍的插畫師、創意機構、教師和學生徵集插畫作品。 部分社論和圖書客戶:《滾石雜誌》《紐約時報》、Tor.com、《8x8》雜誌、ProPublica、《新共和》《政客》、NPR(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華盛頓郵報》《羅博報告》《花花公子》《哈潑斯雜誌》《科學美國人》《史密森尼》《娛樂周刊》《PlanSponsor雜誌》《新聞周刊》、亞伯蘭斯出版社、企鵝蘭登書屋、美國皮卡多出版社。
  • 1993年中國第一本漫畫雜誌《畫王》刊登的漫畫都有哪些?
    畫王出世提到漫畫的話,很多人都會想到集英社的《少年JUMP》,這是一本漫畫周刊,每周發售一本,其實90年代,中國也有自己的漫畫雜誌,就是大名鼎鼎的《畫王》,現在的很多漫畫家,比如姚非拉、顏開,都是從畫王走出來的。
  • 這本雜誌只活了1歲,卻讓一代人見過中國漫畫最好的時光_鳳凰網
    《畫書大王》走紅1993年8月,北京中關村圖書市場,一本雜誌在書商之間迅速躥紅。這是一本模仿日本集英社《少年JUMP》製作,也是中國內地歷史上第一份全部採用日式分鏡表現手法的新型漫畫雜誌,名字叫《畫書大王》,簡稱畫王。
  • 雨果獎7位科幻插畫大師作品賞
    雨果獎被稱為「在科幻及奇幻創作中其中一個最高的榮譽」,每一年雨果獎都會為科幻插畫領域取得顯著成就的藝術家頒發「最佳職業藝術家獎「,縱觀半個世紀的獲獎者,每一位都是充滿了創意與顛覆的藝術大師。原畫人今天為大家分享其中7位代表畫師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