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2596天
前幾天,看到這樣一條熱搜:寧靜沒加過黃齡的微信。
起因是在《姐姐的愛樂之程》節目裡,當孟佳提到姐姐團成員的黃齡,之前因為舞臺事故受傷,自己非常擔心時,旁邊的寧靜表示自己也看到了那個新聞,覺得很嚇人很心疼。
當時的寧靜,想給黃齡發微信,表示一下關心,結果發現兩人一直沒加微信,群裡發又很怪,就作罷了。
很多網友看到後紛紛表示「這也太尷尬了。靜靜子和齡齡子在一起參加節目,錄製了4個月。這麼長的時間,居然沒有加微信?」
於是,大家開始懷疑寧靜和黃齡的關係,認為她們並沒有像節目裡表現得那般和諧。畢竟相處這麼久,連微信都沒加,關係能好到哪去?
但不久後,黃齡也在微博上回應了此事,她表示直到現在,自己也沒有加上寧靜的微信。
原因很簡單:因為沒必要。
黃齡認為,兩人在節目裡也可以見面聊天,並且現代人微信列表裡一堆陌生人,反而是這種生活方式會讓人感到舒服,加微信並不能代表成為了朋友。
兩人都大方把這件事說出來,這條有挑事之嫌的熱搜,於是就很快冷掉了。
其實,寧靜和黃齡從前也不熟,參加了《乘風破浪的姐姐》後,因為工作關係相識,成了同事。
關於節目的討論,都是在群裡進行,節目結束了,發現沒加好友,也就算了。
現在姐姐成團,到了同一個「項目組」,彼此接觸的機會多了,熟悉了解之後再加也不遲。
這種平淡的關係,其實才是多數成年人的社交狀態。
作家李筱懿說:
從前大家常常覺得,相識的兩個人,關係勢必非「好」即「壞」;現在不同了,「很好」或者「很壞」,其實都很少見,更多的一種關係是「平淡」與「平靜」,這樣或許還更加持久些。
平淡而舒服,才是現代人最成熟的社交觀。
01
關於自我
飛白:每個人都是在與他人的確認中找到自我。
飛白:人,總要給自己留點念想。
畢竟時間留不住,但可以留住心中的那份念。
飛白:每個人心中都有兩個「我」。
02
關於工作
飛白:故事思維,是每個人都要懂的思維模式。
飛白:沒有輕而易舉的成功,只有堅持不懈的努力!
飛白:除了對父母,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常懷感恩之心。
精讀君在終身成長詞典的詞條《535:感恩》中提到:判斷一個人能否合作,判斷一個人能否成事,一個比較準確的觀察信號就是,這個人是否有感恩的思維習慣。
李嘉誠的長江公司,發家於製造塑膠花,後轉向房地產等行業。
但在塑膠花已經日落西山的時候,李嘉誠還在寸土寸金的長江大廈中,留下一個小小的車間生產塑膠花,而生產者都是些老人,效率十分低下,這令人頗為費解。
對此,李嘉誠給解釋說:「那些員工在我的企業裡,幹了那麼多年,是他們創造了塑膠花的黃金時代,也成就了我的事業。
現在他們老了,除了熟悉塑膠花的生產工藝,別無所長,我如果停止生產,將他們推出門去,他們的境遇將會如何?
一家企業就像一個家庭,他們是企業的功臣,理應得到這樣的待遇。現在他們老了,作為晚輩。我們就該承擔起照顧他們的義務。」
這體現的就是李嘉誠的感恩之心,即便表面上看似違反市場規律,也要給「功臣」安度晚年。李嘉誠長期雄踞華人首富,這個感恩細節,或許能讓我們管窺他的成功原因。
心理學家安東尼指出:「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顆感恩的心,時時對自己的現狀心存感激,同時也要對別人為你所做的一切,懷有敬意和感激之情。
03
關於人際
飛白:想起前陣子網絡上流行的一句話:遇到爛人不計較,碰到破事別糾纏。
飛白:朋友在真,不在多。
飛白:這個道理,放在愛情裡也同樣適用。
每個人都該明白,最合適自己的人,不需要費盡心思地討好。
張嘉佳在《擺渡人》裡寫道:「世事如書,我偏愛你這一句,願做個逗號,呆在你的腳邊。但你有自己的朗讀者,而我只是個擺渡人。」
愛情裡,有三個字不可逃脫——不匹配。
你把他當成你的全部,他把你當成人生的過客,你愛的拼命,卻毫無結果,不是他不好,也不是你不好,只是你們不合適。
若是這樣,放手未必不是一種解脫。
整理者:飛白,精讀主創,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