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快節奏的生活,許多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消化系統的疾病,胃食管反流病就是其中之一。有研究顯示,近年來,胃食管反流病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西方國家胃食管反流病發病率增加了5倍以上,我國也呈現增加的趨勢。
胃食管反流病的發病原因和機制是怎樣的呢?
1、屏障結構功能下降 抗反流屏障是指在食管和胃交界處的解剖結構,包括食管下括約肌、膈肌角、膈食管韌帶、食管和胃底間的銳角(His 角)等,上述各部分的結構和功能上的缺陷均可造成胃食管反流,其中最重要的是食管下括約肌的功能狀態。食管下括約肌是功能性括約肌,在胃和食管下端的連接處,該處靜息狀態時壓力比胃內壓高,維持張力性收縮,起到防止胃內容物逆流進入食管的高壓屏障作用。當食管下括約肌壓力降低時產生一過性食管下括約肌鬆弛,就會誘發胃內食物逆流入食管造成反流性食管炎。另外,消化道激素也影響食管下括約肌抗反流功能。食管環肌內含有大量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被抑制導致食管下括約蠕動減慢,從而誘發胃食管反流病的發生。縮膽囊素、胰升糖素、血管活性腸肽等也可以使食管下括約肌鬆弛產生反流。還有部分食物也可誘發胃食管反流,如酒精、咖啡因和吸菸等。
2、食管清除功能下降 食管清除基本依靠食管的蠕動和唾液中和來完成。通過食管蠕動可以清除大約90%的反流物,站立時食管體部蠕動將唾液稀釋的食物依靠重力作用推進胃內消化,但睡眠狀態下,食管體部蠕動減慢,吞咽功能減弱,重力作用下降,導致部分反流物殘留在食管內導致食管炎。
3、食管黏膜屏障功能降低 反流物進 入食管後,食管還可以憑藉食管上皮表面粘液、不移動水層和表面碳酸氫根離子、復層鱗狀上皮等構成的上皮屏障,以及黏膜下豐富的血液供應構成的後上皮功能,發揮其抗反流物對食管黏膜損傷的作用。當上述防禦屏障受損傷時,可致食管炎發生。
4、反流物對食管黏膜損害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黏膜的損傷包括直接損傷和免疫介導損傷。一方面,當胃酸和胃蛋白酶、膽汁酸侵蝕食管黏膜上皮時,可以降解黏膜連接蛋白,破壞黏膜屏障,損傷食管黏膜細胞表面蛋白。另一方面,當反流內容物刺激食管黏膜時,導致炎細胞浸潤,炎性因子釋放,引起炎性因子介導的黏膜損傷。
5、胃十二指腸功能失常 、胃瀦留擴張、食物排空延時、高胃酸狀態及十二指腸胃鹼返流等因素也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研究表明,約半數胃食管反流患者有胃排空障礙,導致胃瀦留引起胃內高壓,減退食管平滑肌收縮功能,最終出現反流現象。
6、社會精神因素 各種不良生活習性和環境壓力均可引起食管敏感性增高,使正常胃酸反流水平的胃食管反流患者產生燒心等症狀。研究發現,老年胃食道反流病患者反流症狀的嚴重程度和抑鬱、焦慮等不良情緒的程度相關,心理治療可以很好的緩解患者的主觀臨床症狀。
7、其他因素 妊娠、嬰兒、肥胖、硬皮病、糖尿病、腹腔積液等因素也可引起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的病人有哪些症狀呢?
1、 典型症狀—反酸、燒心等。多在餐後1小時明顯或加重,臥位、 彎腰或腹壓增高時可加重,部分患者燒心和反流症狀可在夜間入睡時發生。反酸:是患者在沒有噁心、嘔吐或不用力的情況下,胃內的酸性物質反流湧入咽部或口腔的感覺。當含酸味或僅為酸水時稱反酸。燒心:燒心是指胸骨後或劍突下燒灼感,常由胸骨下段向上伸延。
2、非典型症狀—指除燒心和反流之外的食管症狀。胸痛:反流物刺激食管痙攣導致胸痛,疼痛發生在胸骨後或劍突下。嚴重時可為劇烈刺痛,可放射到後背、胸部、肩部、頸部、耳後,有的酷似心絞痛,可伴有或不伴有燒心或反流,由GERD引起的胸痛是非心源性胸痛的常見原因。吞咽困難部分患者有吞咽困難,可能是由於食管痙攣或功能紊亂,症狀呈間隙性,進食固體或液體食物均可發生,少部分患者吞咽困難是由食管狹窄引起,此時吞咽困難可呈持續性進行性加重。吞咽痛,有嚴重食管炎或並發食管潰瘍者,可伴吞咽疼痛。
3、食管外症狀 由反流物刺激或損傷食管外的組織或器官,引起少部分患者以咳嗽與哮喘為首發或主要表現。反流引起的哮喘無季節性,常有陣發性、夜間咳嗽與氣喘的特點。個別患者可發生吸入性肺炎,甚至出現肺間質纖維化。這是由於反流物吸入氣道,刺激支氣管黏膜引起炎症和痙攣所致。反流物刺激咽喉部可引起咽喉炎、出現聲音嘶啞。
平時注意哪些問題有助於改善胃食管反流的症狀?
一、胃食管反流病的飲食注意事項 1、定時進餐,進食應細嚼慢咽,少食多餐。2、晚餐不宜飽食,睡前3小時不宜進食。3、減少脂肪攝入,少食高脂食物,如巧克力、肥肉、煎雞蛋等,烹調以煮、燉、燴為主,不用油煎炸。4、飲食以高蛋白、高纖維為主,宜吃新鮮蔬菜、水果、瘦肉、魚、雞蛋清、牛奶和各種大豆製品等,增加維生素A、C及蛋白質的攝入。5、減少刺激性調料、飲料和辛辣食品攝入,如辣椒、咖喱、胡椒粉、大蒜、薄荷等,少喝鮮檸檬汁、鮮桔汁、番茄汁等酸性飲料,忌濃茶、咖啡。6、避免吃過冷、過熱、過硬、過鹹的食物。7、每次反酸過後,宜喝少許溫開水,以衝洗被酸燒灼過的食管黏膜(無水時可咽唾液);每次飲水量不宜超過200mL,宜少量多次。
二、調整不良的生活方式。1、戒酒、戒菸,尤其是烈性酒。2、進食後不立即平臥,睡眠時將床頭抬高20~30cm,改變不良睡姿。3、平常不過度彎腰、穿緊身衣褲、紮緊腰帶等。4、按時作息,保證充足睡眠時間及質量。5、過度肥胖者建議積極鍛鍊身體,如慢跑、散步、健身操、太極拳等運動,增強體質,減輕體重。6、重視季節變化對病情的影響,注意避免受涼。7、忌服降低食管下端括約肌力、促進反流的藥物,如茶鹼、異丙腎上腺素、杜冷丁、多巴安、安定等藥物。
結語:胃食管反流病不僅要依靠藥物、飲食來改善,生活中一些習慣的改變也有助於改善疾病。當然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或者不適合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習慣不及時改變,肯定會加重胃食管反流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