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看一堵牆、側看一條線、縱看一個人!」
這是國人給中國三軍儀仗隊總結的特點。所有精準無誤的隊列動作,無一不來自千萬次的重複和打磨。中國「最帥天團」的氣質形象,則是靠日復一日地訓練換來的。今天,央視新聞帶你解密「最帥天團」背後的艱辛和韌勁!
2017年3月23日,受巴基斯坦邀請,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第一次參加了巴70周年國慶大閱兵,受到了巴各界的關注和好評。中國三軍儀仗隊亮相巴基斯坦國慶日閱兵的大幅照片幾乎壟斷了巴基斯坦主流報刊頭版。
三軍儀仗隊巴基斯坦閱兵方隊的颯爽英姿↓↓
為了完成這次任務,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專門成立了由90人組成、72人正式受閱的方隊。這些隊員身高都在1米85以上,並且要有執行過100起以上儀仗司禮任務的經驗。
時間緊張 隊員「沒白沒黑地訓練」
張天龍是三軍儀仗隊巴基斯坦閱兵方隊旗手,進入三軍儀仗隊11年來,這是他第一次作為旗手執行海外任務。此次三軍儀仗隊從接到任務通知到正式閱兵的3月23日,只有一個半月的時間。首次到巴基斯坦受閱,無論對於全體隊員,還是旗手張天龍,都承受著莫大的壓力。
旗手 張天龍:
這一個半月對於我們來說,基本上是沒白沒黑地訓練。一天基本上從早上一直到晚上熄燈,基本上都在訓練,除了午休的時間,周六周日也沒有休息的時間,包括正月十五,我們也在訓練。
對於外界來說,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有著諸多神秘色彩。這支1952年組建,經常出現在迎送外國元首、政府首腦以及紀念、慶典等重大國事活動場合的隊伍,從某種意義上,代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甚至中國人的氣質形象,而這種形象的體現,來源於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訓練。
訓練「要拼命」,「要用力往裡繃死」!
走路,是每個健全人都自然而然的簡單動作,而對於每一個進入三軍儀仗隊的隊員們來說,這個簡單動作需要重新學起。
記者:一個詞來形容你的訓練,你覺得是什麼?
南毅:拼命。
記者:怎麼拼命?
南毅:一開始訓練是從最簡單的動作,最基礎的動作是提胯。一隻腳站在地上,另一隻腳要到站地那隻腳的腳踝處,然後一直要往上提。一開始接觸這個東西確實提不動,因為自己就不會用這股勁。
李嫻:
我們在剛開始練習正步,需要往下砸地。當時每個人的腳腕都腫得特別大。一整天的訓練下來,晚上回到宿舍想要脫馬靴的時候,自己都脫不下來,需要戰友幫忙把那個鞋給拔出來。
李嫻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女兵中隊六班班長。記者採訪的時候,李嫻正在進行腿型以及手指與腿緊密貼合的訓練,而她們用來練習的工具,竟是薄薄的撲克牌。
李嫻:
把撲克夾在手與腿之間,是為了練手指間與腿貼合程度的力度,夾在膝蓋處,是為了克服腿型不正,防止腿間漏縫的問題。訓練時,要用力往裡繃死,因為稍微一放鬆就可以掉下來。這樣的訓練是我們執行任務所必備的標準,每個人都能達到。
領子上別大頭針 女兵方隊絲毫不差!
201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女兵分隊成立。當年5月12日,首批三軍女子儀仗兵亮相,接受中外領導人檢閱。女兵分隊的身高都在1米73以上。因為經常要和男兵同走一個方陣,所以對女兵的要求絲毫不亞於男兵。
李嫻:脖頸要貼緊後衣領,脖子兩邊這根筋要拔起來。脖頸不正的話,在領子上別上大頭針。這樣能夠更快把這些習慣糾正過來,練成那種特別挺拔的軍姿。
記者:你扎到過嗎?
李嫻:扎過,有那種疼痛感的刺激很快就能改過來。
巴基斯坦之行 「最帥天團」遇到兩大難題
隨著我國對外交流合作越來越多,三軍儀仗隊的司禮任務量也逐漸增加。2010年,三軍儀仗隊赴墨西哥參加墨西哥獨立200周年慶典活動,接著他們相繼接到義大利、委內瑞拉等國的邀請,參加這些國家的重要慶典活動。2015年,三軍儀仗隊赴俄羅斯參加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紅場閱兵,轟動一時。
每一次外出都有著與國內迥然不同的環境和要求,這一次巴基斯坦之行,除了時間緊之外,還有著根本性的困難。
首先就是音樂。因為巴基斯坦軍隊踏的樂點是每分鐘128步,步幅很小。但是中國三軍儀仗隊的正步要求步幅是75釐米,每分鐘是116步,而且踢腿的高度要達到30公分,所以每分鐘踏128步,就非常趕。
3月初,經過與巴基斯坦方面反覆溝通,巴方決定,閱兵當天單獨為中國儀仗隊播放節奏為116步的音樂,音樂的問題終於解決。
但是等到三軍儀仗隊巴基斯坦閱兵方隊來到達伊斯蘭瑪巴德,進行實地訓練時,新的問題又來了,不過這回遇到困難的是以聲音響亮有力著稱的口令員朱明磊。
朱明磊:
當我下達完口令的時候,我突然發現我的口令消失了,因為閱兵現場的環境特別空曠,聲音沒有辦法聚攏。
為了適應這樣的環境,朱明磊要提高自己的音量,還得保證不破音。為此,他想了很多辦法,比如拿著枕頭躲在洗漱間裡,用枕頭捂著嘴去練。這麼做,為的就是讓自己喊口號時把身上的勁都使出來,又不影響同屋隊友們的休息。
朱明磊:
因為條件有限,必須要在有限的條件以內完成任務。因為口令的話它並不像人走路一樣很自然,口令的話必須要先練,提前有一個適應期。
「代表國家完成了這場任務,我自豪!」
2017年3月23日上午,經過數天適應場地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巴基斯坦閱兵方隊正式登場接受檢閱。巴基斯坦方面安排中國儀仗隊作為最後一個方隊出場,有「獨場秀」的意味。尤其是當中國儀仗兵方隊用烏爾都語喊出「中巴友誼萬歲」的時候,現場的氣氛更是達到了高潮。
張天龍:
我們整個行進過程中沒有一丁點兒放鬆,包括一個眼神、一個表情,特別是體現在我們的整齊上。好多同志的腳都磨出了血泡,但是沒有一個人把這種痛苦展現在臉上,依然是精神振奮走好每一步。
姚磊:
我離開巴基斯坦的時候,其實我想最多的就是我已經代表我的國家完成了這場任務,而且非常出色、非常圓滿,我是很自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