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
新生兒出生的伊始,產房的醫護人員會幫寶寶測量身高、體重等基本數據,這其實也是記錄寶寶出生的一種儀式感。
但其實這不僅僅是一個數字而已,眾所周知,新生兒剛出生時的體重,代表著寶寶的健康和發育程度,很少有人知道這個數字還暗示著智商高低。
有大量科學研究表示:新生兒出生時的體重,不僅僅代表著寶寶發育的健康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將寶寶的智力,分為了「三六九等」的水平。
新生兒體重將智商分為三六九等?英國醫學研究:體重和智商成正比
這項結論的提出,其實是由一個假設開始的。
曾經有人在《英國醫學期刊》上提出假設:新生兒的體重越重,他們長大後的智商會不會越高呢?
此項假設提出後,引起了很多科學家的關注和研究,紛紛找尋各種有力的依據和案例,來判斷這項假設是否成立。
英國醫學研究協會查理斯博士(Dr.Charles)做過一項研究,他對1900名男女寶寶從出生時的數據到長大後的發展情況進行了追蹤調查,結果發現這些孩子在出生時的體重和智力成正比。
個體智商的高低,有20%的可能性是由大腦發育程度決定的,發育良好的新生兒出生時體重的正常範圍是2.5kg~4kg(5斤~8斤),而出生體重為5斤、7斤、8斤的寶寶,他們個體的智商高低也是有所差異的。
根據醫學研究上的大量數據表明,如果新生兒的體重保持在合理的範圍之內的話,數值越高,寶寶大腦內各個器官組織的發育越成熟、越完善。
當新生兒的體重處於3.25kg(6.5斤)左右時,寶寶的智商普遍越接近峰值。
簡而言之,新生兒出生時越重,那麼長大後可能就越聰明,尤其是體重接近3.25kg也就是6.5斤的寶寶。(低體重兒和巨大兒除外,因為這些孩子的認知功能會有所受損。)
出生時體重低於2.5kg(5斤)的新生兒,被稱為「低體重兒」,先天性存在著一些發育上的不足和缺陷,直接影響到後續的智力水平的發展。
出生時體重高於4kg(8斤)的新生兒,被稱為「巨大兒」,不論是在孕期還是出生後都會伴隨著「隱患」尤其是會在增加神經和大腦發育的負擔和阻礙。
在孕期,孕媽要將體重控制在合理範圍內,為寶寶的智商奠定先天優勢
想必各位孕媽都知道,懷孕後太胖或者太瘦都會對孩子不好,因為你的孕期體重直接關係到寶寶出生的重量。
而且,現在還知道了這樣的一個「冷知識」——新生兒體重和智商成正比,那更要通過合理搭配飲食、注意運動等方面,把孕期體重控制在合理的範圍之內,也好為寶寶日後的智商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先天優勢。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及西爾斯懷孕百科,根據孕媽在孕前的BMI不同(BMI=體重(kg)/身高(m)的平方),經過十月懷胎的體重增長也有不一樣的標準:
孕前BMI在18.5-24.9的孕媽屬於標準體重,孕期建議增重:11.5-16kg。
孕前BMI
孕前BMI在25.0-29.9的孕媽屬於超重,孕期建議增重7-11.5kg。
孕前BMI≥30.0的孕媽屬於肥胖,孕期建議增長5-9kg。
在整個孕期,孕媽可以根據不同時期的特徵,進行體重的調整和規劃:
孕早期(0~12周):
這時的胎兒還未發育成形,孕媽的體重增長也就相對較慢,控制在1~2kg左右,甚至可以說是不增長,畢竟小幅度增重屬於日常體重範圍內的正常變化。
孕中期(13~27周):
此階段可以說是胎兒的迅速發育期,孕媽的腹部和體重都會有很明顯的變化。建議把體重控制在4~5kg左右。
孕晚期(29~分娩):
孕媽和胎兒的大部分體重,其實都是在孕晚期猛長起來的,建議增重5~8kg左右,控制每周的體重的增長不要超過1斤。最後這段時間是寶寶的增重期,如果增長太快會讓新生兒體重超標,可能出現「巨大兒」。
PS:本文配圖來自網絡,和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