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到了,它的叫法足有20多個,例如龍舟節、重午節、端陽節、龍日節、粽子節等等,老百姓常用的叫法,是五月初五,古人對崇拜天象,很早就演化出一套觀星文化,並且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根據八卦推算得出,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於正南中天,每年的這一天,都要舉行「飛龍在天」的祭祀儀式,這也是最早的端午節,現在一直延續至今,體現了先祖們的智慧。
端午節,從我記事起,已經度過了近三十個年頭,還記得小時候,最盼望過端午節,第一可以放假一天,暢快玩耍,第二可以吃粽子,這是一種節日的美食,也叫「角黍」,「筒粽」,是用粽葉包裹糯米,蒸製而成,在我的童年中,粽子只有紅棗餡、豆沙餡,直到有一天,我碰到了肉餡和蛋黃餡,原來粽子還可以這樣吃,簡直是回味無窮,到了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北方的習俗,喜歡吃餃子,包包子,多少年以來的傳統,晚上才開始吃粽子。
賽龍舟
端午節是極為重大的節日之一,自然少不了民間習俗,賽龍舟從吳、越、楚國時代就已開始盛行,現在南方一帶十分流行,分為請龍、祭龍神、遊龍和收龍等幾個版塊,土生土長的北方人,還真沒有真正見識過,只能從視頻中,一睹熱鬧的景象。
掛艾草
在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出門採摘艾葉,碰上鄰居上班沒空,其他人都會幫忙帶一些,「艾」,又名家艾、艾蒿,是一種植物的名字,它的莖、葉可以揮發出一種物質,叫作芳香油,把它放在窗戶、門口、蚊蟲處,可以淨化空氣,驅除蠅蚊蟻蟲,殺滅細菌,而且效果顯著,有關艾草可以驅邪的傳說已經流傳很久,端午節前後,都要出門採摘一些。
包粽子
端午節包粽子,是自古以來的傳統美食,人們除了享用以外,還會用粽子祭祀祖先神靈,以保佑平安健康,順順利利,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口味的追求提高,粽子也繁衍出了多種餡料。
甜:紅棗、蜜棗、葡萄乾、桂圓、赤豆
鹹:鮮肉、排骨、火腿、蛋黃、香腸、肉丁
其中浙江嘉興的肉粽,最有代表性,那味道真的不錯,軟糯肥膩,味道濃厚,當然了萬人萬味,我吃的還可以,但家人一點也不習慣,認為肉粽子就是噩夢,還是甜粽子舒服,尤其紅棗豆沙餡,粉粉糯糯,簡直是人家美味,今年準備好了材料,準備包一鍋蜜棗粽子,下面來看一看我的做法吧。
蜜棗粽子
食材:糯米、花生、赤小豆、綠豆、蜜棗、紅棗
調味:蜂蜜、白糖
1、選擇合適的粽葉,寬度不低於5釐米,太小了不好操作,放進水中浸泡一晚上。
2、準備糯米10斤,花生米300克,綠豆300克,赤小豆300克,具體材料可隨機應變,同樣浸泡了一晚上,大約八個小時。
3、準備蜜棗300克,這樣無需處理,買現成的就行,上鍋蒸一蒸,蜜棗的香甜味,會全部浸入糯米中。
4、準備300克大紅棗,浸泡2個小時候後,仔細清洗乾淨備用。
5、粽葉放進鍋中煮一煮,大約2分鐘即可撈出,主要是殺下菌,再放進涼水中,用剪刀去掉尾部的硬蒂。
6、將粽子葉包裹成一個漏鬥形狀,粽葉不夠大,可以用兩張一起,角度一定要到位,不然會漏米,先用糯米打底,中間再放上一顆蜜棗。
7、最後再鋪一層糯米,然後將粽葉翻下來,右手掐住後折,然後用棉線綁緊,不求外形多美觀,但求一定要嚴實,不漏米就算成功了,開鍋全是一灘爛粥,心情得有多沮喪。
8、將粽子放進高壓鍋中,水量沒過粽子,蓋上蓋子,開鍋轉小火後,壓上30分鐘,關火再燜上,浸泡兩個小時左右,如果用普通的鍋煮,時間不能低於2個小時,同樣要燜泡一會兒,等水涼透了,再取出來。
9、煮好的粽子,可以蘸著白糖吃,也可以蘸著蜂蜜吃,根據自己的口味來,咬一口軟糯香甜,嚼起來口勁十足,唇齒留香。
10、高壓鍋的粽子和普通鍋煮的,多少有一點區別,壓出來的粽子,嚼勁很足,口感很好吃,有一股獨有的味道,推薦使用高壓鍋煮粽子。
祝願所有的家人和朋友們,端午安康!
僅供參考、收藏轉發,謝謝點讚
原創圖文,禁止抄襲,我是食味菜譜,熱愛美食,每日更新家常菜和麵食的做法,關注我每天學習做菜,總會給你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