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第三屆中國酸湯標準化高峰論壇近日在貴州省凱裡市舉辦,來自貴州省內外的專家、相關商協會和酸湯企業代表齊聚一堂,為酸湯產業的健康發展建言獻策。
酸湯原是黔東南地區的傳統酸度調味料。近幾年,酸湯由民間自產自食發展到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走向新的發展階段。凱裡紅酸湯調味料還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列為「全國三大特色火鍋底料」之一,成為黔東南州的一張亮麗美食名片。
受此帶動,貴州酸湯風味食品已走出大山,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開設有酸湯魚、酸湯牛肉、酸菜魚以及酸湯粉、酸湯麵、酸湯飯、酸湯海鮮等門店5萬餘家,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積極評價。
在論壇上,專家們圍繞生物發酵、產品開發、生產工藝、市場營銷等內容進行了深入交流,就酸湯調味料的發展與創新、打造產品標準、穩定生產工藝等問題提出了具體意見建議。
貴州省工信廳副廳長汪家強表示,該省下一步將引入中央廚房等現代化、標準化模式,力爭把「貴州酸湯」打造成為「中國酸味」美食文化代表,形成一個既美味時尚、又生態健康的酸湯美食與食品體系。
據貴州省酸湯產業協會會長田其明介紹,該協會將積極申報「貴州酸湯」集體地理商標,打造「貴州酸湯」公共品牌,讓「貴州酸湯」香飄萬裡。(經濟日報記者 吳秉澤)
(責任編輯: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