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今生】從遠古走來的鄖縣人頭骨化石,訴說著什麼

2020-12-22 荊楚網

專家在鄖縣人頭骨化石出土地合影

「你款款從100萬年前向我們走來,你是誰?你安靜地躺在湖北省博物館的展廳裡,沉默著。」

北京聯合大學「鄖縣人」課題研究組馮小波教授在著述中如此發問,很多參觀湖北省博物館的觀眾,看到這兩具完整的頭骨化石,也會心生好奇,這兩位從遠古走來的人類的老祖宗,想向我們訴說些什麼。

12月2日,在湖北省博物館聯合湖北日報評選十大「鎮館之寶」活動中,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採訪相關專家,翻閱當年參與發掘、修理工作的專家的回憶性文章,試圖揭秘兩具距今100萬年左右的鄖縣人頭骨化石的前世今生。

「國寶」修「國寶」

1989年,鄖縣文博工作者王正華、屈盛明開展文物普查時,在十堰市鄖縣曲遠河口學堂梁子,一鋤頭挖出了一件頭骨化石。

1990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李天元帶隊在此進行試掘,又發現了第二件頭骨化石。

李天元是當時省考古所專門從事舊石器時代考古學和古人類學研究的學者,他曾回憶稱,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古人類學家賈蘭坡看過這兩件頭骨化石後稱其是「國寶」,連連稱讚是「了不起的發現」,並對李天元說,「你們的運氣太好了!」剛出土的頭骨化石被鈣質結核包裹著,考慮到這麼重要的寶貝不能隨便修理,李天元便請求賈蘭坡推薦北京的專家到武漢修頭骨化石。於是,在賈蘭坡引薦下,中國地質博物館退休十幾年的胡承志答應出山來漢修「國寶」。而胡承志本人就是國寶級人物,北京人頭骨的修理、模型製作等都是他一手完成的,每件北京人頭骨的模型上都有他的名字。胡承志來漢後,李天元隨胡承志一起住進招待所,一邊照顧胡老,一邊學習怎麼修理化石,並安排同在湖北省博物館工作的夫人方秀珍也跟胡老學習修理化石。胡承志修理化石非常認真、投入,除了休息、吃飯外,他幾乎把所有時間都用來修化石。經過20多天精心修理,兩具鄖縣人頭骨化石逐漸露出真面目。

修理完畢的頭骨化石再次呈現在賈蘭坡面前,賈蘭坡與其他專家研究、鑑定後一致認為,這是距今100萬年左右的直立人。依據古人類命名的規則,這兩具頭骨化石被命名為「鄖縣人」頭骨化石。

由於鄖縣人頭骨化石的發現意義重大,1989年發現的第一具鄖縣人頭骨化石被評為「七五」期間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1990年發現的第二具鄖縣人頭骨化石被評為199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登上《自然》雜誌 寫進國外教科書

鄖縣人頭骨化石自發現之初起,就引起國際古人類學界關注。

1991年,經賈蘭坡院士聯繫,李天元赴美國訪問,在加州大學人類學系人類發展研究實驗室進行了一個月的對比研究。該實驗室收藏有世界各地發現的古人類化石模型,李天元將鄖縣人頭骨化石測量數據與亞洲、非洲、歐洲發現的古人類化石模型進行了比較研究,更加確定鄖縣人頭骨化石應該屬於直立人類型。它的很多形態特徵與中國、亞洲的古人類化石是一致的,它代表著人類演化長鏈上一個重要環節。訪美期間,李天元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人類學博士艾丹共同撰寫了一篇英文論文,發表在《自然》上,該期雜誌封面選用的就是第一具鄖縣人頭骨化石。

鄖縣人遺址的研究成果除了在《自然》雜誌刊登外,還登上了《第四紀地球年代學》《人類學》等國際知名刊物,被寫進了美國和日本的教科書。美國《發現》雜誌,將鄖縣人頭骨化石發現列入世界1992年50項重大成果之一。

2005年,中法文化年,法國人類博物館舉辦「中國舊石器時代文化大展」,鄖縣人遺址出土的文化遺存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展覽海報就是鄖縣人頭骨和中國地圖。

馮小波向「鄖縣人頭骨化石發現30周年學術研討會」與會代表講解頭骨發掘情形

鄖縣人頭骨化石為何會引起國際研究者這麼大的興趣?鄖縣人頭骨化石發現者之一和主要研究者馮小波教授稱,中國發現的古人類化石非常多,有頭骨、有牙齒、有肢骨,但其中少有在世界上引起如此大轟動,主要是因鄖縣人頭骨的完整性、稀缺性、重要性等,非常罕見。

曾參與鄖縣人頭骨化石發掘的馮小波教授介紹當年發掘情形

馮小波則因在中法合作研究鄖縣人遺址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獲「摩納哥公國尼埃三世親王獎」和法國人類古生物研究所「通訊院士」稱號。

鄖縣人小夥伴眾多 生活「比較滋潤」

除了兩具頭骨化石外,鄖縣人遺址還出土了2000餘件動物化石、3000餘件石器,如此眾多的伴生遺存一同出土,增加了鄖縣人遺址的學術含金量。

距今100萬年左右的鄖縣人的生存環境及日常生活是怎樣?馮小波介紹稱,鄖縣人生活的學堂梁子位於漢江左岸、曲遠河匯入漢江的河口。通過出土動物化石可知,和鄖縣人一起生活的動物至少包括6個目、26個種,有武陵山大熊貓、東方劍齒象、中國犀、中國貘、雲南馬、水牛等。南方和北方動物群的成員同時出現,是因鄖縣屬於中國南北兩大動物區系的過渡地帶,在秦嶺抬升之前,南北區系動物群的成員可以自由遷徙。研究認為,鄖縣人遺址是一處提供肉食製品供應的季節性地點,可以看到大量的動物由於漲水被淹死後堆積在一起,之後被流水帶來擱淺在遺址上。史前人類碰巧將這些肉製品帶回營地,並砸碎骨頭吸取骨髓,所以在漢水的兩次漲水期間堆積了大量的動物遺骸。

他還認為,這一帶當時的氣候屬亞熱帶氣候,位於森林邊緣,有少量草原,有水量豐沛的漢江,對遠古動物和古人類而言,可謂水草豐美的宜居之地。可以想像,漢江邊的鄖縣人生活還算「比較滋潤」。女性成員採集野果,男性成員到草原、森林打獵,魚類、肉類等食物資源比較豐富。

此外,通過對兩具鄖縣人頭骨的眉弓、頭骨等體貌特徵分析研究,研究人員獲悉兩位古人類生前年齡25歲至45歲之間,性別為一男一女。通過對動物遺骸上人類行為痕跡及出土工具數量綜合分析,研究人員推測,面積約12萬年平方米的遺址範圍內,當時生活著的古人類約在千人左右。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海冰)

相關焦點

  • 【專家代言】 距今100萬年左右的鄖縣人,「智商可不低」
    鄖縣人頭骨化石自發現之初就轟動世界,30年來吸引眾多中外古人類學界專家不斷研究。11月底,「『鄖縣人』頭骨化石發現3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十堰市鄖陽區舉行,全國各地近30名專家、學者與會,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專家吳新智,及來自南非、美國、法國古人類學專家發來賀信。
  • 遙望武漢:湖北省博物館有四大鎮館之寶,你知道都是什麼嗎?
    湖北省博物館的四大鎮館之寶分別是鄖縣人頭骨化石、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元青花四愛圖梅瓶。1、鄖縣人頭骨化石湖北省博物館的鄖縣人頭骨化石共有兩件,其中2號頭骨化石保存得更完整一些。鄖縣人早於北京人,是距今100多萬前的遠古人類,屬於晚期直立人。
  • 「鄖縣人」頭骨化石發現30周年學術研討會 在湖北十堰市鄖陽區圓滿...
    國內考古專家學者雲集鄖陽2020年11月25日至28日,「『鄖縣人』頭骨化石發現3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鄖縣人」出土地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舉行。湖北省人民政府已公布學堂梁子(鄖縣人)遺址的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該遺址已出土2具完整的直立人頭骨化石、哺乳動物化石和石製品,是我國繼北京周口店之後發現的又一處材料最豐富的重要古人類遺址。同時在周邊還有梅鋪、白龍洞和黃龍洞等古人類遺址,特別是在漢江流域發現了眾多舊石器地點,表明漢江流域以鄖陽為核心的區域是進一步發掘、研究人類起源、演化和發展的重要地區。
  • 十堰國寶「鄖縣人」或將打包申報「雙遺產」
    業內專家呼籲,加速學堂梁子考古遺址公園的規劃與建設,籌建遺址博物館,使遠古的歷史場景得以重現。這一建議無疑為以「鄖縣人」為核心的古人類遺蹟地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注入一劑興奮劑。價值夠不夠?填補亞洲古人類演化發展缺環古人類「鄖縣人」生活的學堂梁子位於漢江左岸、曲遠河匯入漢江的河口。
  • 「鄖縣人」頭骨化石入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
    ■記者 冰客本報訊記者昨日獲悉,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其中「鄖縣人」頭骨化石入選。 據悉,此次當選為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的是: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
  • 遠古時代,十堰曾是國寶大熊貓的家園
    令人驚嘆的是,考古發現十堰境內的大熊貓化石比比皆是。毫不誇張地說,遠古時代的十堰堪稱國寶大熊貓的家園。清朝《房縣誌》記載:大熊貓啃食銅鐵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的珍稀動物,被譽為「遠古活化石」。大熊貓現存的主要棲息地是中國四川、陝西和甘肅的山區。從已發現的化石來看,遠古時期它們在中國分布廣泛。
  • 心靈四季 美麗中國 | 訴說風景——唐山南湖的前世今生
    心靈四季 美麗中國 | 訴說風景——唐山南湖的前世今生 2020-12-11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探訪鄂西北 鄖縣國家地質博物館
    鄖縣地處鄂、豫、陝三省結合部的秦嶺、大巴山東延餘脈,猶如一條寬綽的紐帶,把祖國中原和大西北緊緊聯繫在一起。這裡是華夏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優美的自然環境,富饒的物產資源,優越的生產條件,璀璨的地方文化,令多少仁人志士心馳神往。純樸善良的鄖縣人民,同四面八方前來尋珍覓寶的八方赤子,用勤勞的雙手共同創造了燦爛的過去,更以智慧開創著未來的輝煌。
  • 今天,國內考古專家學者齊聚鄖陽,再次聚焦百萬年前「鄖縣人」
    有一句宣傳標語叫做「人類老家 中國鄖陽」,之所以稱為人類老家,是因為在1989年和1990年,先後在鄖陽區青曲鎮發現了兩具人類頭骨化石,被學術界稱為「鄖縣人」,今年是「鄖縣人」頭骨化石發現30周年,全國各地的學者再次來到鄖陽區參觀「鄖縣人」遺址。
  • 湖北鄖陽化石產地
    2012年,張蜀康通過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的研究,提交了博士論文《湖北鄖縣晚白堊世樹枝蛋類化石研究及恐龍蛋類的系統發育分析》。2016年,胡永國通過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的研究,提交了碩士論文《湖北鄖縣青龍山恐龍蛋化石原位保護研究》。
  • 今生的夫妻是前世情人,今生的情人是前世夫妻:善待每一份相遇!
    作者:胡楊映月情人之所以對你柔情似水,之所以是浪漫溫柔的代名詞,之所以讓你感覺愛得百轉柔腸,之所以讓你刻骨銘心,是因為你們是前世的夫妻。今生之所以尋你而來,只因為前世的一份緣還沒有盡,所以今生來續前緣,是來還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