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京都書店之旅,可以叫散步之旅。第一次到京都,會跟著一本雜誌《premium》做一些攻略。之後,我就很任性地散步,每天只去一兩家書店。
作者:好攝女
每次到京都,來回散步的主要區域在二條與四條之間。四條附近有很多商場,而我去得最多的商場是BAL。BAL裡有無印良品,某次乘電梯,意外地到了負二層,發現了一家書店,叫MARUZEN。
作為一個vlogger,偶遇到一家攻略之外的書店,是很興奮的,那就拿出相機記錄吧。影像中或記憶裡,MARUZEN是一個複合空間,圖書很豐富,賣場的設計跟國內的新華書店很像。
這裡文創產品也很多,以日本品牌為主。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專櫃,雖然擺設不是那麼洋氣,但都能摸到實物。比如高橋書店的手帳本,大大小小各種型號都能找到,我最近買了502號橙色封面的手帳本,裡面的行距是最適合我的書寫習慣。在我看來,在MARUZEN裡買文創產品,就像是去菜市場裡買新鮮水果一樣接地氣。
我也有在MARUZEN電梯口附近買到的貓咪系列的布包、橡皮擦等,那瞬間想要擁有某個布包,就是因為它擺得很好看,是用衣架掛起來的。每隔兩個月我會到京都,因為逛無印良品,偶遇了MARUZEN。後來,每次必逛MARUZEN,還偶遇了一層的AKOMEYA。
在AKOMEYA(廚房用品的超市)裡,我買到了軍綠色原創布包,可以裝下小相機與腳架。還有柚子味的原創護手霜,這一切都是不期而遇,京都書店之旅,也變成我的偶遇之旅。
每次從商場BAL出來,我就會跟著手機導航走,去一家小書店,叫「レティシア」書房。從熱鬧的商圈散步到清淨的巷弄,這一路上,我總會慢慢拍。過個馬路要記錄,看見天空要記錄。等真正快到「レティシア」書房時,還是會盯著手機裡的導航看,害怕走錯路,因為書店的門面小小的、很低調。
記憶中,我第一次到「レティシア」書房,是真正「進去了」。雖然書店裡以日版書為主,我還是認認真真瀏覽了一遍書架,有按照作家分類,比如村上春樹的作品。
店裡的背景音樂很慢,很舒暢,讓我不好意思拍照。我看上了貓咪年曆,因為包裡的現金不夠多,就少買了幾本,算是一個小小的遺憾吧。離開書店前,我主動問店主,書店名字怎麼讀?他很有耐心地讀給我聽,我學了幾遍,還好有相機錄音。最近我又去把當天做的vlog翻來看,「レティシア」書房翻譯成中文(拼讀),我叫它「熱體西亞」。
熱體西亞,我進去過一次。其他時候,每次專程而來,它要麼店休(每周),要麼年休(新年)。我就繼續跟著手機導航走,去蔦屋書店。
從「熱體西亞」到蔦屋書店,是一條直線。這段路上,深秋的時候,我偶遇過一家咖啡館,也拍到了滿地的紅楓葉;寒冬的時候,尤其是下午五點,我偶遇過馬路邊樹上的銀杏葉。當我掏出手機拍到銀杏葉的那瞬間,心裡是滿足的。我漸漸懂得,生命中那些不期而遇的美好照片,都是剛剛好!
到達蔦屋書店,又感覺到了人群裡。雖然蔦屋書店(岡崎店)的遊客居多,初秋的時候,我依然喜歡坐在一層戶外露臺上放空,從下午兩三點到太陽落山。準確地說,我喜歡京都的九月,有風的日子。
京都的蔦屋書店,除了有這麼好的風水地,還有好書,比如手作書,雖然是教學類的書籍,但它的圖片很治癒。如果你跟我一樣愛拍好物,一定對這類書愛不釋手,我可以站在書架前看很久。
去年深秋的某天,我早起,散步到蔦屋書店,就為了到二層MODERN TERRACE,吃個早午餐。我點了個套餐,前菜有點油,主食是面,蔬菜很新鮮。我承認我是外貌協會的,重要的是坐在窗邊。那個早晨,我見證了京都從雨天到晴天的全過程。這也是京都書店之旅一次意外的偶遇吧。
也就是那一次早起,我才知道蔦屋書店的三層還有個圖書館。最近一次到蔦屋書店是傍晚,一層的座位全滿了,我就去了三層圖書館。館內很安靜,還可以把一層星巴克的飲品帶進去。
晚上六點後,讀者變少,我把筆記本電腦拿出來,開啟自習模式。傍晚的兩個小時裡,我做好了年終復盤的PPT。抬頭看窗外時,發現身邊的讀者漸漸離開了圖書館。這次經歷也算是蔦屋書店的一次偶遇吧!
以上三家書店,從熱鬧到安靜,從專程記錄書店到往返書店路上的各種偶遇,構成了我的京都書店之旅。
最後再分享一家書店,是我每次到京都必去的書店,它叫惠文社一乘寺店。
到京都的第一天,我故意不坐車,沿著河邊走了至少五公裡。等我到達惠文社一乘寺店,又在店裡站了至少一個小時,最後買了一本有圖的紐約書店地圖,還買了廚房好物。我愛坐在書店門口吹吹風,還在vlog裡跟大家講了我的探店心得。
後來,我發現惠文社一乘寺店最迷人的地方是:每隔一兩個月,書店類的書總會有更新;它的生活好物區,也會隨著季節交替,帶來溫馨的產品空間和展覽空間,比如深秋的時候,就開始上新毛衣、襪子等冬季好物了。
在逛惠文社一乘寺店的同時,我也偶遇過一次書店策劃的周末市集。在市集上,我買了一位手作達人自己設計的戒指。戒指很普通,買它只因為它是手作,也是我喜歡的綠色。
在往返惠文社一乘寺店的路上,我跟著手機導航散步,總會走錯路。偶爾會穿進安靜且接地氣的住宅區,也會偶遇十字街口的電車。特別是電車短暫穿梭在十字街口的那幾分鐘裡,我總要拿起相機,錄下聲音與畫面。這也是旅行的意義吧!
在京都書店散步中,我也偶遇了一些小書店,以賣古舊書為主。有的書店,我會走進去燻一燻,雖然看不懂;有的書店,我也會在門口拍下它的全景,雖然我沒有進去。現在想來,在走馬觀花的散步中,偶遇了它們,也是一種緣。
在京都書店散步中,「偶遇」是照片或視頻裡的剛剛好,「偶遇」也是我生命裡的一種緣。讓我對去過的地方,永遠充滿好奇。
(原標題:京都書店偶遇記)
來源: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TF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