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 4月28日報導 文/麻曉超
在原有的文字+圖片內容體系外,百度百科正加快視頻內容的引入,以及VR(虛擬實境)、AR(增強現實)內容的引入。
百度百科負責人阮瑜
4月28日,百度百科在上線10周年發布會上宣布,截至目前,百度百科累計創建詞條1300多萬,參與詞條編輯的網友超過580萬,幾乎每32秒誕生一個新詞條,日均PV已經超過4億。
在被TechWeb問及過去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戰是什麼時,百度百科負責人阮瑜稱,做百科類產品,會遇到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就是,保證內容「中正」、「客觀」,最大程度地接近事實真相,百度百科一直在這方面不懈努力,未來也是一樣。
在談到國內、外百科行業差別時,阮瑜表示,與國外相比,國內的媒體環境以及用戶貢獻內容環境有劣勢,比如國內用戶在貢獻內容的規範性、準確性方面做得「不那麼夠」。
百度百科現場分發的資料稱,根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數據,過去十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幾乎沒有變化,2006年時是在4億本至5億本之間徘徊,目前仍然是在這個區間,但用戶在百度百科日均閱讀詞條人次從2006年的不到1億人次增長到現在的突破4億人次。
百度百科過去積累的內容主要以文字和圖片為主,4月28日發布會現場公布的一些新舉措顯示,其正加快視頻內容的引入,比如推出視頻詞條「秒懂百科」,此外還在加快VR、AR內容的引入。
「秒懂百科」,按照官方新聞稿的說法,是「打破原有百度百科文字、圖片為主的內容形態」,「率先支持用短視頻呈現詞條內容」,「迎合網民在移動時代快速閱讀的習慣」,「在整個網際網路百科產品中尚屬首家」。
新聞稿中還稱,秒懂百科將在2016年6月前優先覆蓋3萬個高熱度詞條,並完成視頻上傳工具的開發和視頻展示機制的建立,2016年內成為最大的知識視頻平臺,短視頻將覆蓋超過10萬個詞條,日均播放量達到800萬。
在結合VR、AR技術的應用方面,百度副總裁、移動服務事業群副總經理陸復斌28日表示:「百科將在AR、VR及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推動下,變得更炫酷,讓網友獲得知識和服務變得更加簡單、便捷。」
阮瑜在會後透露,百度百科計劃在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聯合國家扶貧辦,到「很多中小學」給學生發放VR眼鏡,學生戴上眼鏡後可以觀看全國30所博物館中的藏品和信息。
百度百科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在百度百科已經上線的218家數字博物館中,有54家使用了全景技術,在該技術的支持下,用戶可以在數字博物館中最大限度的查看博物館和展品的每一個細節。
阮瑜未透露其提及的VR眼鏡產品是百度研發,還是第三方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