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一季度全國招聘求職100個短缺職業排行
(102個定點監測城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人力資源市場數據)
為了了解疫情期間人力資源市場職業供求狀況,更好服務於用人單位招聘用工和勞動者應聘求職,同時為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提供數據參考,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近期組織102個定點監測城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收集匯總2020年第一季度人力資源市場供求關係較為緊張的招聘、求職需求職業崗位信息,形成「2020年第一季度全國招聘求職100個短缺職業排行」,現向社會公布。有關情況說明如下:
一、數據來源
本期數據來源於全國102個定點監測城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填報的人力資源市場招聘、求職數據。
二、數據構成
本期數據由「序號」「職業名稱」「職業代碼」「職業定義」「需求典型城市」「上期排位」六個部分組成。「職業名稱」「職業代碼」「職業定義」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版)》的職業分類標準。「需求典型城市」是指填報該職業需求的典型城市名單,排在前面的城市需求缺口大於排在後面的城市。「上期排位」表示上期(2019年第四季度)該職業的排位情況。
三、編制方法
本期數據採集各定點監測城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人力資源市場「招聘需求人數」和「求職人數」缺口排名前20的職業崗位信息,綜合考量崗位缺口數量、填報城市數量等因素,經加工匯總整理形成,按「招聘需求人數」與「求職人數」崗位缺口數量和填報城市數量加權取值後從大到小排列,排在前面的職業需求短缺程度大於排在後面的職業。
四、數據說明
按照上述方法,匯總形成《2020年第一季度全國招聘求職100個短缺職業排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版)》分類標準,100個短缺職業中,44個屬於第六大類——生產製造及有關人員,34個屬於第四大類——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15個屬於第二大類——專業技術人員,4個屬於第三大類——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2個屬於第一大類——黨的機關、國家機關、群眾團體和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負責人,1個屬於第八大類——不便分類的其他從業人員。
與上期相比,本期「排行」職業大類結構總體保持平穩的同時(第六和第四大類職業合計佔比78%,仍是市場短缺職業的主體),呈現出新的階段性特徵:一是職業排位發生較大變化。有29個職業新進入「排行」(比上期多5個),32個職業排位上升,4個職業排位不變,35個職業排位下降。二是短缺職業缺口人數加大。從缺口絕對數看,三期缺口數分別是68.2萬、66.4萬、85.0萬,總體求人倍率(需求人數與求職人數的比值)也呈上升趨勢,分別為2.41、2.32、2.62。這與疫情擴大前的「春節檔」市場用工需求仍是高峰,同時隨著2月底3月初復產復工來臨,市場用工需求加快復甦等因素有關。三是疫情防控急需的相關職業短缺程度加大。「內科醫師」「醫用材料產品生產工」「縫製機械裝配調試工」「藥物製劑工」「裁剪工」等5個職業新進「排行」。疫情期間受防控影響無法正常運營的餐飲、酒店住宿、交通等行業職業短缺程度緩解,「中式烹調師」「採購員」「道路客運汽車駕駛員」「客房服務員」「後勤管理員」「收銀員」「汽車維修工」等15個職業排位下降明顯。四是製造業職業需求仍然偏緊。「通信系統設備製造工」「機修鉗工」「電子專用設備裝調工」「衝壓工」等15個職業短缺程度加大,這與春節農民工返鄉及受疫情阻滯無法按時返崗等因素相關。此外,本期「家政服務員」「房地產經紀人」「收銀員」等3個職業退出前十,「快遞員」由上期第13位躍居本期排行第2位,「營銷員」連續三期穩居第1位。
為了了解疫情期間人力資源市場職業供求狀況,更好服務於用人單位招聘用工和勞動者應聘求職,同時為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提供數據參考,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近期組織102個定點監測城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收集匯總2020年第一季度人力資源市場供求關係較為緊張的招聘、求職需求職業崗位信息,形成「2020年第一季度全國招聘求職100個短缺職業排行」,現向社會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