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5日大清早,平安夜剛剛悄悄過去,長沙市紅十字會志願服務隊的多個微信群裡突然炸開了鍋。「天堂沒有病痛!願優秀志願者鄺姐一路走好!」,驚訝!不敢相信!
昨天我還去她家裡了呀!?
幾天前她還來了牛婆塘的雷鋒號誌願服務工作站呀!
12月22日她不是還去參加了「守候者日」活動嗎?
種種疑問和不相信是事實的詢問後。大家不得不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那就是,當不知道明天和意外誰先到來時,鄺姐給了大家一個最大的意外消息。
據說,鄺姐是在睡夢中安靜的離去,沒有痛苦,沒有糾結,悄無聲息的就這麼離開了我們。離開了她深愛著的丈夫、兒子、離開了她眷戀的紅十字志願者大家庭。
紅十字志願者們口中聲聲呼喚著的鄺姐--本名「鄺曉容」,長沙市紅十字會五星級資深志願者,是一位高位截癱的患者。19年前,以她的身體狀況在醫學界早就下了定論,認為絕對不可能懷孕生產,甚至在懷孕期間隨時都可能有生命危險。身為人妻的鄺姐默默的做了一個勇敢而固執的選擇,她一定要為一直以來不離不棄悉心照顧著她的丈夫,更為了紀念他們曾不被世人看好的愛情,不顧身邊所有人的反對和勸說,硬是在被稱為千禧年的2000年,冒著生命危險生下一個健康、可愛的兒子--晏千禧。
自從有了兒子千禧,雖然日子過得清貧,但給這個家庭帶來了巨大的喜悅和滿足。丈夫晏局如大哥,也因為二十多年來,無微不至的照顧高位癱瘓且多病的妻子,在2014年榮獲的「長沙好人」的光榮稱號。
為了感恩社會對她一家子的關愛,她曾經不辭辛苦的找到毛衣編織廠,拆下人家機器上不要的零散羊毛線,回家細心的黏合後再編織成一件件精緻的毛衣,帶著自己滿懷的感恩,一定要送給曾經幫助過她的好心人。
鄺姐全家的生活,除了靠政府的低保補貼維持外,最重要的收入就只能靠著丈夫晏大哥在外當保安,做兼職辛苦賺回來的一點辛苦錢。本來應該是由別人來照顧和關愛的她,卻勇敢的選擇了走出家門,幫助別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回報社會,關愛他人。
說到與紅十字的緣分還要回溯到2007年3月,她結識了紅十字志願者陳旭,並開始學習製作串珠、絲網花等手工藝品,並和志願者們一起參加各種場合的愛心義賣活動,所籌資金用於資助貧困山區的孩子們。
2010年,鄺姐成為了長沙市紅十字會志願服務隊的註冊志願者,2011年,原本作為學雷鋒社區陪伴項目的幫扶對象,卻開始擔任起了項目的兼職執行志願者,和丈夫晏大哥一口氣承包下來了,近十幾戶困難家庭的陪伴幫扶任務。每次到了節假日或者重要的公益活動,都少不了她駕駛著她半舊的電動車,挨家挨戶的將一份份愛心物資送到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家中,誰家有困難,誰家有需求,她總是會積極的幫助他們對接愛心資源,爭取能夠幫助解決一些實際困難。
2012年4月,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在長沙啟動「老兵關懷計劃」,她和丈夫晏局如,成為了第一批抗戰老兵陪伴計劃的專職服務志願者。家住雨花區和天心區的近二十多位抗戰老兵爺爺們的家中,從此多了一對被人們稱為「公共崽」的特殊志願者夫婦的身影。換燈泡、修屋頂、送包子、熬稀飯、甚至有些老兵爺爺大小便失禁,經常是他們夫婦兩個不辭辛苦的默默承擔著繁重的陪伴服務。夫妻兩一個負責做體力活,一個負責做腦力活(寫總結拍照片)配合默契的完成了抗戰老兵關懷計劃的初始陪伴服務進程。
2013年,鄺姐開始擔任長沙市紅十字會志願服務隊位於牛婆塘社區的雷鋒號工作站的值守任務,並從「開機關機」開始學習使用電腦和網絡,到後來能夠嫻熟的承擔起服務隊微信公眾號和服務隊的新浪微博後臺文稿編輯工作。為紅十字志願者開展的活動,編輯發布了近2000多篇微信、微博文稿。
99公益日,鄺姐一家人美美的籌款海報,總是頻繁的在微信朋友圈裡不斷的刷屏;
每逢端午節,服務隊組織志願者開展為困境老人包粽子活動時,最多最漂亮的那一筐粽子一定是鄺姐的傑作;
「冬天送溫暖」、「夏日送清涼」,她會駕駛著自己的小小電動輪椅,將一份份禮物送到社區的陪伴對象家裡;
可能因為身體原因,也許性格使然,更多的是一份發自內心的善良。鄺姐人很老實,丈夫晏大哥也是一個老實人,很少去和別人爭什麼,有時候吃了虧,受了氣,也不去和別人爭辯。
鄺姐很好客,經常歡迎其他志願者朋友到她家來玩,特別是有一些外地來長沙讀書的高校學生,鄺姐會把他們當做自己的孩子們一樣看待,經常做一些好吃的飯菜來招待他們,好幾個志願者都叫她乾媽。
鄺姐是一名普通志願者,更是一名資深的紅十字五星級志願者,她的勇敢、她的堅守、她的樂觀、她的愛心奉獻,無一不是我們每位志願者學習的榜樣,她做到了我們很多人都做不到的那份付出。
多年來,鄺姐曾多次對志願者夥伴說過,她有一個心願,希望在她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能夠捐獻自己的遺體,為醫學教學做出自己的一些貢獻。驚聞噩耗的志願者夥伴們,前往鄺姐家中悼念時,在其丈夫和家人的口中得到知,家人一致同意無論如何都要滿足鄺姐的這個遺願。
鄺姐,我們親愛的夥伴,她用一種特別的方式,為自己的人生光榮謝幕,用自己的軀體默默架起通往愛心天堂的橋梁。
鄺姐經常對我們說:「我的身體如此重度殘疾,我是不幸的,但是我不論如何都不會想到,會有對我如此好的丈夫,上天會賜我一個這麼好的兒子。我的生活是清貧的,但是我的人生是富足的,因為我有紅十字會這樣強大博愛的娘家,我還有那麼多那麼多關心我,幫助我的好心人和朋友。」
斯人已去,但音容宛在。
點一支心香,燃一路心燈,
將這份和著纏綿的哀思,
遙寄天堂。
親愛的鄺姐一路走好!
願天堂再沒有病痛!
其實我們並不需要太多的東西,
只要健康的活著,
真誠的愛著,簡單的生活著,
也不失為一種富有。
有好友作詩悼念:
冬日雨含煙,
青山泣杜鵑。
相識知歲月,
送友淚無邊。
相關閱讀:
#學雷鋒社區陪伴#--愛心澗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