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紅、黃、藍、白、黑」五個橫條組成的「五色旗」是孫中山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的國旗。這個國旗本來是清朝海軍軍官的「官旗」,用來做中華民國的國旗簡直太過荒唐,所以孫中山一輩子都恨這個旗恨得要死。但是,武昌起義的勝利者大多打著這面旗出道,出於對現實的考慮,孫中山也只好接受了這個五色旗的國旗地位。
為了消除清朝的烙印,人們給這面旗幟賦予了新的內涵:五色代表「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這個內涵聽起來不錯,但較真起來又大大不妥,因為中國顯然不只是這五個民族,國旗上單是這五種代表色顯然有失公允。再者,共和是各族平等的意思,五色旗上下有順序,豈不意味著五個民族還是有階級差別嗎?人們越想越不妥,但既成事實也無法改變了。
孫中山和國民黨人一直想推翻北洋軍閥政府,把他們心目中真正的國旗——青天白日旗掛在全國各地。由於經常不順利,他們也就經常把怨氣撒在那面看起來很不吉利的五色旗上。孫中山就說:
民國成立以來長在四分五裂之中全因為這面「四分五裂之官僚旗」,「此民國之不幸皆由不吉之五色旗有以致之也。夫清朝之黃龍帝旗我已不用,而乃反用其武員之五色旗,此無怪清帝之專制可以推覆,而清朝武人之難以滅絕也。天意乎?人事乎?
(《孫中山全集》第五卷)
五色旗當了國旗之後,當然會很忙,它成為中華大地飄揚最多的旗幟。不過,民國政府的更迭太過頻繁,五色旗有時也搞不清自己到底是哪一國的國旗了。中華民國遭受的第一次「滅亡」是袁世凱稱帝。袁世凱在確立了自己的絕對統治地位後,來了個帝制復闢,為此搞了不知多少荒唐名目,國家變了,國旗當然應該改掉,可笑的是,就如同「中華帝國」是中華民國扭曲而來的一樣,「中華帝國」的國旗也是五色旗扭曲而來的。
在這面旗子裡,五色仍是五色,但代表漢族的紅色被放到了統治地位,這回把本來五族共和的涵義徹底改沒了。一個大紅色的叉號出現在國旗中央,這雖然表示著「統治」,但在漢語的語境裡又代表著殺頭、槍斃等含義,袁世凱選這個圖案也太過不祥了。
國家被袁世凱綁架,連五色旗也跟著被扭曲,五色旗如果有靈,大概也哭笑不得吧?
五色旗還有一次「中場休息」,那就是張勳復闢的時候,大清朝的龍旗再次掛了出來,五色旗忙裡偷閒,但只休息了13天就又出來上班了。
當國民政府北伐戰爭節節勝利的時候,五色旗也節節敗退,最後只剩下東北的張學良還掛著它。這大概是五色旗最尷尬的時候,因為五色旗所象徵的中央政府已經沒了。為了把五色旗最終消滅掉,蔣介石費了好大力氣,終於和張學良一起擺平了各方勢力,在1928年12月29日完成了東北的「改旗易幟」。
這是五色旗的告別演出,也是五色旗本身作為歷史事件主角第一次出現在舞臺上。五色旗本來以為自己就這樣正式退休了,但沒想到世界是瞬息萬變的,很多需要借屍還魂的人都想到了它,重新請它出來撐場面。這就是抗戰時期反對國民政府的各個偽政府們。
日本人先扶植的是偽「滿洲國」政府。這在名義上都是另外一個國家了,但國旗卻仍離不開五色旗的影子,這個「國旗」和「中華帝國」的國旗有異曲同工之妙,五色中代表滿族的黃色被改成了底色,其他顏色變小了。
日本人還在這面「國旗」裡加了私貨,比如把原先代表漢族的紅色改成了代表「大和族」。單純從美術角度講,這面旗比袁世凱的變形五色旗好看一些,但在內容和格局上更為不倫不類,只能作為歷史的笑柄。
日本人扶植起來的其他偽政府由於名義上還代表「中華民國」,所以乾脆回到國民政府之前的時代,直接用五色旗。南京陷落後,華北地區成立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後就採用五色旗為「國旗」。五色旗終於正式重新出山,飄揚在北京的天空上。這時的五色旗只能引起老百姓的憎恨。
日軍在南京也成立一個「中華民國維新政府」,成員也是當初那些末流的北洋軍閥政客,這個維新政府更為不倫不類,因為它按照日本人的意思屬於「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地方政府,但因為漢奸不是一撥人,自己也設立了「立法院」「行政院」之類「中央機關」,搞得醜態畢露。
「中華民國維新政府」的「國旗」也是五色旗,但在五色旗上加上「和平建國」字樣,五色旗這回更累了。更猥瑣的是偽「蒙疆政府」的國旗。這個政權是日本人扶植蒙古族德王以及部分漢族漢奸成立的,本來想同滿洲國那樣成立單獨的國家,所以國旗也設計成了類似的五色旗變種形式。在後期的國旗設計中,乾脆把代表大和族的紅色放在五色旗的中央,赤裸裸地表示日本人的統治地位。這是五色旗被扭曲得最猥瑣的一次。
五色旗頗忙了一段時間後,終於又要退休了,在日本人成功誘降汪精衛之後,這個最大牌的漢奸收編了中國境內的所有偽政府(除了「滿洲國」),各種雜牌偽政府的「國旗」也都取消了,統一換成「中華民國」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歷史就是這麼驚人地搞笑,五色旗竟然被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又成功地革了一次命。不過,日本人不想讓汪精衛太有面子,在他們的堅持下,偽政府的國旗加上了一條黃色三角飄帶,上面寫著「反共和平建國」。這和當初偽「維新政府」的「國旗」倒是有共同的精神氣質。
抗戰勝利之後,偽滿洲國倒臺了,五色旗終於徹徹底底地完成了它的表演,退出了歷史舞臺。它不愧是民國歷史上最忙的一面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