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發個朋友圈被懟,「不必什麼都展示給別人看,我在教你做人」

2021-01-14 培dada看眾生

導讀

現在人的生活和工作幾乎都離不開微信,除了平時用來溝通聊天以外,我們不少人還喜歡在朋友圈發各種自己的生活狀態,可能我們只是單純的想與微信中的好友分享一下自己的生活狀態,但別人可能不會這麼以為,當你所發的朋友圈內容被質疑是炫耀,我們是否能夠認可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

事例敘述

姑娘小晶大學畢業後進入一家公司從事銷售崗位,眾所周知,幹銷售出差比較多,經常在外奔波,這也是工作需要。有一次,公司領導派小晶前往成都出差,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去外地出差也許是一個忙裡偷閒可以遊玩的機會,何況成都這樣集美食和網紅為一體的城市,很多人都想去看一看,但對於小晶來說,她一年要去成都好幾次,無論多好玩的地方,去多了也會膩了。再者,小晶是一個戀家的乖乖女,飲食方面一點辣都不能吃,所以對於她個人來說,去成都出差無異於是一種應付和一種折磨。

當然這一次小晶大晚上坐飛機出差又來到成都,心情如同前幾次一樣,累覺不愛,想到自己又一個人出差外地,一口熱飯還沒吃上,心裡頓時非常想念自己溫馨的家,想念爸媽做的美食,想念自己下班可以躺在沙發上追劇等等,心裡有點失落和孤寂,就隨手發了個朋友圈吐槽一下自己的感受,還特意在發的時候屏蔽了公司的領導和同事,沒成想,一條吐槽的朋友圈招來了她一個中學男同學的強烈抨擊,朋友圈回復記錄如下圖所示。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小晶自認為的確內心沒有炫耀的意思,純粹的吐槽而已,剛開始看到這位中學男同學抨擊的時候小晶非常生氣,但回復完之後又感覺到很害臊,自己可能真的不應該發朋友圈。但同時小晶也很迷茫了,那究竟以後還能不能發朋友圈?成年人的世界難道有事都要憋在心裡,情緒的發洩和分享都只能自行消化解決了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

結語

發朋友圈已經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裡面有各種各樣的內容,有微商的刷屏信息,有親戚朋友同學發的雞湯連結,有吐槽的,也有故意炫耀的等等不一而足。首先我們知道朋友圈裡面可以有權所見的都是我們的親戚、朋友、同學、同事和領導等等,大多數人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謂的熟人,即便是熟人,我們發朋友圈的時候筆者個人感覺還是要考慮一下其他方面的影響,考慮下發出去可能會帶來的一些後果,如果僅僅都是自以為的感受,但別人不是這麼認為,朋友圈發出去可以認為相當部分你是展示給他人看的,所以還真的可能需要注意一點點裡面的內容和分類。

圖片來源於網絡

1、少發雞湯文章連結;現在這種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信息都非常多,尤其是勵志雞湯類的文章真的是鋪天蓋地,如果感覺看了這種文章自己可以得到勵志和激發,那麼還是自行消化較好,畢竟發了朋友圈,甚至每天都有這種文章出現,別人會以為你是需要他勵的人,而非自勵的人,無法將奮鬥轉化成自己內在動力。遇到一些無腦的雞湯文章還要轉發分享的話,他人更會認為你是一個無法分辨明晰的人,並不是所有的雞湯都能喝。

2、少發炫耀類的內容;我們在朋友圈可能經常看到別人發去哪裡度假的照片,甚至還特意定位標誌一下,感嘆度假真累,人擠人,或者去哪裡商務會談又要吃大餐等等,語氣中明著是吐槽太累太辛苦,實則在他人看來是有炫耀的意味,這種照片和言論肯定會引起他人的反感。

3、注意吐槽的頻率和抱怨的力度;有人喜歡一天發幾條吐槽的內容,裡面包含各種情緒發洩的內容,對於尤其是成年人來說,的確大家都應該成熟穩重許多,不適宜情緒發洩都要發到朋友圈中,可以私下找朋友傾訴或者其他途徑,畢竟你的感受只有你自己最懂,別人都是湊熱鬧的多數,在別人眼裡可能你就是一個不成熟的人,不懂得自己控制情緒。

圖片來源於網絡

雖然發朋友圈是我們的自由,但你發出去是給你朋友圈的受眾看的,如果我們的內容和頻率給他人帶來了不良的觀感,我們還是得有一定必要的注意,線上的行為會影響他人對你線下的評價和感知,人的根本屬性是社會屬性,我們總會和這些熟人朋友打交道,為以後好相處,只要稍微注意點發文的頻率的和內容分類即可規避以上問題。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小夥伴們,你們是如何看待這種問題的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老婆跟同事出差,發了個朋友圈,朋友都說我被綠了,這是什麼情況
    1、老爸給我裝修的婚房,看完都崩潰了2、如果換成廣場的大媽……3、有錢人的世界咱不懂,任性!4、一個動作就能迷倒眾生的感覺有木有,糟糕是心動的感覺!還有心情在這唱歌,佩服這種精神6、還有這樣的褲子,讓我都驚呆了,有妹子會穿它嗎7、老婆學車被教練罵了,老公幫做了一套學車系統8、大哥,你這會把路人嚇住的9、就你這樣開車遲早要出事!別人都想撞上去!
  • 老婆出差發朋友圈,身後的胳膊亮了,我這是被綠了麼?
    1、我真是看了個開頭沒想到結尾!不過都很慘!2、這麼神奇?到底是這麼過去的,求解答3、真是神反應啊,跑慢一點都不行呢4、為什麼在舉重之前要先扇上兩巴掌呢?5、這女孩少見了,相親問她想吃啥,她想吃米線6、如此勤儉持家的女生很少見,娶到她你一定很幸福!7、女神,我相信你一定會被迷住8、我不是故意接住的,我也沒想到9、老婆出差發朋友圈,身後的胳膊亮了,我這是被綠了麼?10、馬兒;想上我,還助跑?一點門都沒有!11、看起來非常簡單,但是跳起來卻不容易。
  • 微信潛規則:你發的朋友圈,別人根本看不見
    這時候,他們就會打開「不看他朋友圈」的開關。也許,當你興致勃勃地發了一條朋友圈,等待別人點讚留言時,卻不知道,你發的朋友圈,別人可能根本看不見。01不要時常抱怨,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不僅是微信聊天,她的朋友圈更是負能量聚集地,一丁點小事都要發段文字抱怨:「工作不順心,同事一點也不好相處,老闆也來刁難我......」
  • 朋友圈只展示三天的人,都是什麼心態?
    那段時間,我點開了一些朋友的朋友圈,清一色地看到一行字「朋友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然而更有趣的是有些人你從加了他那天開始,他的朋友圈就永遠都是「朋友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他從不更新,當然他也有可能分組可見,只是你不在組裡而已。這樣看來,我和陌生人沒有什麼區別,說不定陌生人還能看你十條朋友圈呢,比我還多七條!
  • 姑娘,什麼破事都發到朋友圈,你累不累?
    可是,什麼破事都發到朋友圈裡,真的是值得提倡的做法嗎?把自己的生活完全的暴露在朋友圈裡所有人的眼皮子底下,真的不會累嗎?有些人,就像住在朋友圈裡一樣,每天恨不得發出180條朋友圈,180度全方位展示自己的生活。看她的朋友圈,就可以知道她最近換工作了嗎?
  • 當對方不回覆你消息卻發朋友圈時,生氣的你要明白的三個道理
    當對方不回你的信息時,你會怎麼做?等待?而當對方不回你的信息而又發朋友圈時,你會怎麼做?生氣地質問對方?但在這之前你要明白回復消息和發朋友圈有什麼聯繫?這好比你問我上海的南京路和南京的上海路有什麼聯繫?這沒有任何聯繫。
  • 專門懟人的朋友圈句子,教你怎麼吵架!
    生活中,我們總能遇到讓自己生氣的事情比如說打遊戲的時候……這時候詞窮很不好,容易憋傷所以小閃醬找了一些適合懟人的短語不會懟人的朋友可以來學習我不配,我的生活只有每天哈哈哈哈,我憑啥子談戀愛啊?憑對象生氣的時候我對著他哈哈哈哈嗎05為什麼不跟我說話?是因為你不配嗎?
  • 發了近10年的朋友圈,你真的會發嗎?
    2012年左右,我們經常會看到大街上拿著手機一次又一次搖晃手機的人,也就是那個時候,朋友圈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發了近10年朋友圈的你,現在一天發幾條?會發什麼?發之前會不會屏蔽一些人?突然有一天,你會驚厥的發現:你的爺爺奶奶七大姑八大姨已經是你的微信好友,你的上司你的同事你的前男(女)友也都在你的微信通訊錄裡。
  • 老婆去外地出差,發了個朋友圈,窗戶上的是什麼?她想綠我麼?
    1、護士小姐姐,我看該吃藥的是你吧,睡得正香呢,非要把大媽叫起來4、老婆去外地出差,發了個朋友圈,窗戶上的是什麼?她想綠我麼?5、此地這麼多監控攝像頭,必有什麼重大的秘密藏在於此!6、這一定是奶奶給穿的衣服吧,奶奶會覺得孩子很冷!這麼多層孩子更容易出汗!
  • 求求你!快別在我朋友圈留言了:你在朋友圈的評論暴露了你的為人
    不顧他人感受的評論,讓人生厭發自拍,有人評論:美顏相機用的好熟練,P的都不像你了發路邊攤、外賣等東西有人評論:天天吃垃圾食品,都是傳染病秀個自己覺得厲害的技能(比如做了什麼飯菜、DIY什麼東西,學什麼舞蹈等)總有人來給你打分,說菜色賣相難看,作品粗糙不堪,動作僵硬無力朋友圈的作用在於展示私人生活和抒發心緒,像這樣赤裸裸地用所謂的「真實」撕毀別人的滿心歡喜,是一種自私
  • 出差在外還不忘發朋友圈,這樣的相親對象是在暗示我嗎?哈哈哈
    1、貓咪,你這是在幹什麼呢?怎麼還能吃自己的尾巴呢?難道你這樣不痛嗎?2、鞋:老子已經盡力了,贏不贏就看你們自己了3、這是誰來了呀,怎麼都這個眼神呢?4、在這裡專門找刺激,你難道是活膩歪了嗎?如果不想活的話,那麼把生命給別人不好嗎?5、一臉懵,這兩貨是什麼東西啊。6、    你這膽子也太大了吧!這種情況下還敢過!
  • 關於追女孩的說說,朋友圈高級技巧,這樣發才能展示你的高價值!
    說起來自我展示,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朋友圈,但是很多人都會糾結一個問題,朋友圈應該怎麼發?雖說朋友圈屬於我們的個人領地,但是也是一個要展示給外界看的個人領地。所以當我們添加了別人做我們的微信好友之後,我們就要開始操心我們展示給別人看的形象了。
  • 關於發朋友圈,這是我聽過最動容的一句話
    「沒關係,你愛發什麼都可以,喜歡的人會一直喜歡,不喜歡的人也未必會在。你知不知道,最難過的事情,就是那個你關心的人突然不發狀態了,就好像消失在你的世界裡。」看過許多文章,都是在瘋狂diss那些愛發朋友圈的人,曬娃曬美食會被吐槽,表達一種悲傷的情緒會被說成這個人很消極整天傳播負能量(可你並不知道他經歷了些什麼),因為某些成就發個朋友圈分享喜悅又被解讀成「炫耀」,其實我很想問,悲傷的不能發開心的不能發,難道要別人內心毫無波瀾的時候發一條「我此刻心如止水」嗎?
  • 你發的朋友圈,暴露了你的性格
    可隨著認識時間的加長,你會發現:朋友圈的確是一個展示自己的途徑,但每個人都只是在朋友圈裡進行選擇性的表達。說到底,我們在這裡展示了局部的自己,而非全部的自己。很早之前就聽過這樣一個觀點,一直以來我都不太苟同:一個人的朋友圈,就是他的名片,通過這張名片,你能看出這個人的為人品行。我見過很多在朋友圈一個樣子,私底下又是另一個樣子的人。
  • 把朋友圈屏蔽或者不發朋友圈的人,都是什麼心理?句句說到重點
    他們可以看新聞,可以學習,可以做其他,但是他們絕對不會把時間花費在關注別人的生活瑣事上。我們也知道朋友圈無外乎發的都是雷同的東西,無關痛癢,自己的生活都自顧不暇了,還會去給別人的生活點讚評論嗎?自己對別人的生活都不感興趣,那自己的生活別人肯定也不感興趣,就沒有必要發朋友圈了。而且就算點讚評論了又能怎樣?
  • 跑步後發朋友圈,你會有哪些困擾呢?
    第二天去上班,卻被同事們議論紛紛,哎,想想以後還是少發這種朋友圈吧。▓心媽(跑齡1年)因為在外出差,剛好晚上有點時間就去跑步放鬆一下,跑完步後心牆很舒暢,就不知覺的發了個朋友圈,而在其中有一條評論中,看起來很令人很不舒服——「真浪,孩子都不管了。」
  • 「我要恭喜那些經常發朋友圈的人」
    曾幾何時,朋友圈是我們的一片小天地,記錄自己,也接納別人。可是,現今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再發朋友圈,打開通訊錄好友的朋友圈,你會發現,有的一周,有的一個月,有的甚至半年都不見一條新的動態。不發朋友圈的人不見得每個人都成熟,發朋友圈的人也不見得都稚嫩生活都無聊。相反的,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在我們身邊那些依然活躍在朋友圈的人,往往都具備以下幾個特點,他們的生活也往往過得更多姿多彩。
  • 11個方法教給你,怎麼在朋友圈發文有吸引力!
    首先要記得:如果你朋友圈裡面全是廣告,別人是沒有興趣再看下去。那發什麼內容才像精彩的電影,吸引粉絲 一條條去翻下去呢?如果你的朋友圈裡面很精彩,都是你的個人動態,你精彩的觀點,你和顧客之間的一些有趣的故事,經常提供福利,經常發乾貨,經常能夠幫助別人提升認識,能夠給到別人有用的知識技巧,能夠給別人帶來快樂,那麼別人就會持續關注你。朋友圈一天應該發幾條?一兩條根本看不到你,建議至少每天發三條以上,八條以下。
  • 你有微信好友一天發十幾條朋友圈嗎?天天如此,是一種什麼心態?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話很少,但是在社交平臺上話很多,每天活躍在各種交流群裡面,朋友圈更是發個不停,一天發十幾條甚至幾十條,也有的人現實生活中,本來就很活潑,在社交平臺上更加是「肆無忌憚」的暢遊,朋友圈甚至比前面一種人的發文更多,那麼,他們是一種什麼心態呢?
  • 僅供參考式朋友圈,說道是你嗎?
    有新聞說年青人會花錢裝飾自己的社交軟體,僅供參考式朋友圈也並不少見。比如說這位小老弟忍不住吐槽的欲望,投了稿。對於這種現象小A說:『無所謂的吧,拿朋友圈來定義一個人的話duck不必。』小B說:『朋友圈全是給不熟的人看的吧,畢竟朋友都知根知底的,但借錢真的送他飛機票趕緊拉黑吧!』這麼狠,直接拉黑,我還是不是你的小可愛?小C說:『我朋友圈我想發啥就發啥,不樂意看可以屏蔽。』這麼任性,小心拉黑警告小D說:『感覺朋友圈給自己立了某種人設。』對,自信點把感覺去掉,我就是喜歡在朋友圈給自己立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