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李誠儒為何還沒有退出《演員請就位2》?導演+主持人雙重圍攻,且基本沒有話語權,誰都不能得罪,何苦來哉?
李誠儒近些年也上了一些綜藝,大多都跟演戲有關,比如《演員請就位》,比如《我就是演員》,李誠儒都是以評論員的身份出現,對選手們的表演做出點評。
李誠儒因為在節目中犀利的點評又火了一把,很多觀眾開始猜測「為何李誠儒這麼敢說?」隨即,李誠儒的資產也被扒出,家底不可謂不雄厚,但即便如此,李誠儒在《演員請就位》中並不好受,5位導演統一戰線,隨時擠兌李誠儒,就像陳凱歌在節目中說的那樣,評論員的那張椅子,李誠儒坐得並不舒服。
趙薇:參與彩排之後有感情了!
《演員請就位2》前面幾期當中,李誠儒的耿直發言贏得了網友的稱讚,但從第四期開始似乎,節目的氛圍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演員的演技變好了嗎?改編的片段更精彩了嗎?李誠儒不敢說真話了嗎?不盡然,趙薇的節目中的一句話才是重點:(導演)一起參與排練確實容易建立一些情感。
坐在導師位置的4位導演都介入了選手的排練,嚴格來說,加上大鵬一共5位導演都跟選手建立比較密切的聯繫,儘管在排練中會發生一些不愉快,但在導演嚴重,他們都是自己調教出來的,就像自己的學生一樣,怎能允許他人隨意指摘?
這種情感的建立讓哪怕是在第一期一直強調公平、專業的陳凱歌也失去了一些理性,在評論自己執導出來的片段時,總是試圖用自己的語言給整段表演賦予更多意義,演員表演上的缺點卻避之不談。
而李誠儒卻還是一如既往的耿直,其實他的評價也並非一定就是對的,但大多數時候,最起碼他是站在客觀的角度認真做出了點評,偶爾也會根據自己的經驗給出一些實用的建議,我甚至覺得導演們都應該仔細聽聽他的話,以免讓自己太過於自滿。
大鵬日常懟李誠儒
之前大鵬戰隊郭敬明遭受了廣大網友的鄙視,但這不是大鵬最後一次戰隊,在第五期節目當中,大鵬又對李誠儒的發言進行了自認為公正的反駁。
看過節目的都知道,李誠儒和郭敬明在節目中暫時達成了和解,李誠儒誇讚郭敬明舞臺設計用心了,對郭敬明參與排練的《天才槍手》給予了很大的肯定,這也側面說明李誠儒是比較公正的,他的點評都是基於作品質量,而不摻雜個人情感,該誇的他就會誇,該懟的也不會慫。
不過不幸的是,李誠儒和郭敬明和解之後卻迎來了節目中又一個「勁敵」——陳凱歌。
陳凱歌在節目中參與排練了《甄嬛傳》,質量一般,但李誠儒沒有做任何評價,而是談論起古裝劇「假借歷史正劇之名誤導年輕觀眾」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在前些年還被廣泛討論,但現在因為根本也沒有真正反映歷史的正劇,大家可能也就習以為常了。
之後其他導演也都沒有過多談論這個問題,都是在探討演員的演技,可萬萬沒想到,就在所有導演都點評完畢之後,大鵬突然又硬把話題拉回來,說「歷史劇有一些戲說成分,可能會吸引更多年輕人去了解歷史」。
我第一反應是詫異,大鵬為什麼要繼續這個話題?他站在臺上的時候就是一個主持人,上一次站隊郭敬明可以勉強理解為化解尷尬,但這一次李誠儒的發言並沒有引起很大的爭議,陳凱歌最後的點評重點也不在這,大鵬作為主持人有什麼立場再給李誠儒難堪?
誰來維護李誠儒的發言權?
導演們摻雜了太多個人情感,主持人又沒法保持中立,足夠專業和客觀的李誠儒卻被封住了嘴巴,那我們應該聽誰的?
《演員請就位2》儘可能的在還原這個行業的生態,於是我們知道了:
原來這個行業充滿不公平;原來這個行業沒有高標準、嚴要求,只有「我覺得你可以」,以及「我喜歡」;原來,什麼人都可以當演員。
在節目當中,李誠儒的發言順序做了一個簡單的調整,變成了每次選手表演結束後第一個發言的人,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李誠儒的觀點經常被駁倒,而他沒有爭辯的機會,那些代表了無數人心聲的發言最終被一片讚美聲淹沒了,好像所有人都不在意似的。
其實李誠儒這個評論員設置確實有些尷尬,在前期導演為參與排練的時候,我們可以理解為李誠儒是站在導演這邊的,他可以從演員的角度給選手一些建議。
但導演參與進來之後,自然也會對演員們進行表演上的指導,這個時候李誠儒再進行點評就沒那麼容易了,首先,李誠儒對選手的了解沒有幾位導演深,其次,選手們的這一階段的表演其實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導演們對表演的理解,李誠儒一不小心就可能會得罪某個導演,比如陳凱歌。
如果李誠儒一定要參與,建議可以給一個特權,類似於李宇春在《說唱新世代》裡面的特權一樣,即:可以在淘汰選手中選擇一人當場復活。
這樣的話,李誠儒的觀點就可以得到強化,進而得到大家的重視,他才有和幾位導演甚至主持人進行平等探討的權利,我們也才能聽到更多實話。
總結
《演員請就位》中的李誠儒讓我想到了音樂節目中的丁太升,不同的是:丁太升往往借節目中表現得很權威,觀點卻很難得觀眾的認同,李誠儒則是觀點被網友廣泛認同,卻在節目中受盡委屈。
當然,也有網友對李誠儒的表現表示不理解,希望節目組能給李誠儒老師更多的尊重,也請仔細聽聽觀眾的心聲。
最後,大家覺得李誠儒的觀點是否正確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