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們所使用的智慧型手機,或許都面臨著同樣一個問題,就是各大軟體的開屏廣告。
無論是視頻軟體,還是購物軟體,在點擊進入後都會有3-5秒的廣告時間,這種被強迫觀看廣告的體驗,已經困擾大家多時。
在打開某一個視頻軟體時,出現次數最多的就是購物類的廣告,如果這時你不小心觸碰到了手機屏幕,手機會自動跳轉到另一個軟體,你就不得不重新進入。
在我國,開屏廣告出現的時間並不久,因為在在4g網絡未普及前,手機只能滿足日常的網頁瀏覽。
緩慢的網絡讓軟體的運行速度變得很慢,在軟體打開後需要一段加載的時間,這極大地影響了用戶體驗。
為了優化用戶體驗,蘋果率先設計出打開軟體後會出現logo的啟動頁,來填補之前的空白界面。
隨著網絡時代的來臨,軟體所能製造的流量也越來越多,更多的廣告商看到了這一機會,逐漸軟體上的開屏廣告就成了推銷產品和活動宣傳的主流方式。
在開屏廣告這一產業鏈中,廣告投放者和用戶是「上遊」和「下遊」的關係。在廣告投放的過程中,上遊的投放者收穫了市場和利益,而下遊用戶得到的卻是困擾與煩惱。
據CTR《2019中國廣告主營銷趨勢調查報告》顯示:開屏廣告是在公眾號軟文廣告和信息流廣告後,第三受廣告主偏愛的廣告類型。
大量廣告製作和投放的背後,是開屏廣告自身的營銷價值和優勢。
開屏廣告相對於傳統廣告,它有更強的曝光率,對於任何使用軟體的人都可以投放廣告,通過綁定軟體的用戶流量,來達到推送和宣傳的目的。
愛奇藝的開屏廣告一般在用戶打開愛奇藝APP時展現,只要廣告投放給該用戶,廣告都會曝光。
在一些軟體的開屏廣告中,廣告頁面內容設置為新品手機的照片或簡短的視頻,快速地抓住了用戶的眼球,從而讓用戶產生新鮮感和購買的欲望。
在電腦上,大多數用戶對於突然彈出的小廣告是沒有興趣瀏覽和點擊進入的,因而廣告商對於手機的開屏廣告的展現模式有所改進,導致目前我們所接觸的大多是全屏模式的開屏廣告,大的畫面不僅能全面展示產品,也包含更多的文字信息。
據 InMobi 發布的《2018 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用戶行為洞察報告》顯示:對比其他廣告形式,用戶對開屏廣告的關注度最高,可達 61.1%;另外有數據顯示:開屏廣告點擊率平均可高達 5%。讓廣告主看到市場的發展前景,因此大量的開屏廣告被投放到各大軟體中。
開屏廣告對於廣告投放者來說是有益的,但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廣告帶給他們更多的是困擾。
因為開屏廣告是一種強制性的,粗暴的宣傳形式,用戶自身不能做出選擇,只能被動接受每一個軟體的廣告,所以,當用戶面對這樣的現象時,就出現了厭煩和強烈的不滿心理。
「每天打開100次軟體,一次5秒鐘,相當於浪費500秒的時間,都快趕上學校的課間休息了」。
廣告裡還有一項讓人頭疼的設計:廣告頁面中會出現一個「跳過」的按鈕,只要點擊就可以跳過廣告,直接進入主頁。
正是因為這樣的設計,大多數人都會著急的選擇去點擊,但當手指移動到跳過按鈕時,一點點偏差就會點進廣告裡。
你是否突然想起身邊那些經常說要學習卻打開了購物軟體的朋友呢?或許他們真的只是想用手機背個單詞,卻不小心點開了購物廣告。
在各大軟體中,很多「跳過」按鈕並不能真正做到跳過,打開軟體後,我們的大腦並不能馬上做出反應,而當我們伸手點擊它時,廣告早已結束了。
經常使用的騰訊視頻、京東等軟體就有這樣的現象,打開幾秒後開屏廣告才彈出來,加上廣告的時長也比較短,經常會出現沒有點擊「跳過」就進入主頁的情況。
此外,微博和網易雲在這一按鈕的設置上也充滿了「智慧」,廣告投放者會將按鈕縮小和隱藏,影響了用戶使用。
細數手機中的軟體,發現並不是所有的軟體都有開屏廣告,部分軟體打開後就是主頁,支付寶、微信,它們都沒有開屏廣告。
當用戶在打開微信時會出現一個地球形狀的封面並沒有開屏廣告。微信的創始人張小龍,在2019年的公開課演講中解釋:「微信對用戶來說就像老朋友,開屏廣告就相當於你和最好的朋友見面,在他臉上貼一層廣告,你需要撕下來才能和他說話。」
在軟體市場中,並不是所有的都存在開屏廣告。
一款軟體的定位也影響著開屏廣告的投放,微信作為一款社交軟體,大多數人使用微信是為了交流發信息,如果每次打開都充斥著大量的開屏廣告,用戶量難免會下降。
用戶應對開屏廣告的方法大多都是「跳過」,但難免會產生誤觸的情況,部分軟體開通了幫助手機自動屏蔽開屏廣告的功能,用戶安裝後使用各大軟體時就不會產生開屏所帶來的困擾和麻煩。
開屏廣告一方面可以給廣告投放者帶來收益,另一方面帶給用戶麻煩。
雖然市場中已經出現應對大量廣告的軟體和方法,但開屏廣告並不會就此減少,反而在快速發展的網絡時代,網際網路廣告模式將會成為廣告宣傳主體。
對於廣告投放主和運營商來說,更多的需要考慮到用戶使用和市場評價,不能為了經濟利益而讓市場充斥大量無用廣告,無休止的投放會讓反對的人更多。
對於平臺,加強監督和管理,提高廣告的質量,為用戶提供優質且需要的廣告。
對於用戶,可能更多的是理解和自身調整,可以選擇屏蔽廣告,也可以選擇「跳過」,用好的心態看待廣告。
張小龍的產品理念就是要「有節制」,不能為了商業利益破壞用戶體驗,在商業利益和用戶體驗上要做到良好的平衡。
在未來,讓廣告變得精緻,讓用戶變得滿意,才是開屏廣告需要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