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49年至今,來自德國的阿迪達斯(Adidas)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為著名的商標之一,其產品已經成為全球卓越運動的代名詞」
Adidas:三條紋
阿迪達斯(德語:adidas)以其創辦人阿迪·達斯勒(Adi Dassler)命名,在1920年開始生產鞋類產品。
阿迪達斯早期鞋類產品
阿迪達斯創辦人阿迪•達斯勒(Adi Dasller)
阿迪達斯的服裝及運動鞋設計通常都可見到3條平行間條,在其標誌上亦可見。這可看作是現代視覺識別圖形的先鋒之一。
阿迪達斯產品中的3條平行線條
和許多世界大品牌一樣,阿迪達斯也是從小作坊開始,一步步開展自己的商業宏圖。創辦之初,阿迪達斯被稱作達斯勒兄弟鞋廠(Dassler Brothers Shoe Factory),由阿迪•達斯勒與其兄弟魯道夫•達斯勒(Rudolf Dassler)共同創辦。
達斯勒鞋廠商標圖
二次世界大戰後,達斯勒鞋廠已獲得了不少口碑。但兩兄弟卻產生了分歧,達斯勒鞋廠一分為二,一為今天的主角阿迪達斯,二為日後同樣也是運動服裝巨頭的彪馬(PUMA)——長達半世紀的恩怨開始了。
阿迪達斯前身達斯勒鞋廠創辦人阿迪與魯道夫,兩人後來分別創辦了Adidas與PUMA
1949年,阿迪達斯擁有了獨立的商標,圖為與PUMA的商標對比
兩兄弟分道揚鑣後,各自開展起獨立業務。鮮為人知的是,阿迪達斯那代表性的「三條紋」視覺識別圖形並不是獨創設計,而是一場二手買賣。1951年,世界上最具識別性的圖形之一在一場商標交易中誕生了。
如果讓今天的消費者來辨認,這必定會被認作是阿迪達斯旗下產品。但事實上,這是當時芬蘭品牌卡胡(KARHU)的產品
阿迪•達斯勒的成功絕不是偶然,這一事件中便可窺見他那敏銳的商業嗅覺。他明白商業競爭中品牌形象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運動服裝這種市場,不僅品牌形象很重要,品牌識別性也能決定一家企業的興衰。
據說芬蘭運動品牌卡胡(KARHU)僅以1600歐元的價格就將標誌性的「三條紋」賣了出去——不懂得品牌形象的重要性,鼠目寸光,如是而已。
今天的KARHU產品,不知道他們看到隨處可見的「三條紋」會不會感到唏噓
阿迪達斯如今常見的產品,可見「三條紋」會出現在任何地方
Adidas:品牌策略
拿到「三條紋」的商標後,阿迪達斯在工業設計、平面設計中對其進行了科學、成熟的運用。而阿迪達斯的商標,是一條螺旋式的、分化式的升級路線。
阿迪達斯在20世紀50年代(上)與60年代(下)使用的商標
到60年代,阿迪達斯去除了原商標中的球鞋圖形,變為更為經典的矩形與字。60年代末,阿迪達斯決定進軍服裝業,他們需要一個更為新穎的品牌商標來獲得消費者注意。1971年,「三條紋」第一次融入進了商標中。
受「三條紋」影響,三葉草商標在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亮相,象徵著奧林匹克精神與阿迪達斯的品牌多樣性
阿迪達斯在蘇聯
「三葉草」已成為現代年輕人辨識度最高的品牌之一
1990年的「三斜磚」是專為高性能產品系列而設計的。這可看作是「三條紋」更加具象化的反融進商標設計中,因為其就取材於當時鞋類產品的三條紋圖案。而這一款商標,是阿迪達斯品牌中辨識度最高的商標。
90年代的「三斜磚」商標,傾斜的磚塊代表高山,暗示著即將面臨挑戰。
商標製圖過程說明
深受俄羅斯人民喜愛的阿迪達斯及其配套的「斯拉夫蹲」,標誌性的三條紋在俄羅斯已成為一種象徵圖騰
2002年,隨著阿迪達斯和所羅門品牌的合併,公司建立了新的結構,運動表現系列(三個條紋以高速貫穿地球,代表著未來和快速變化的世界)進入市場。但在布爾維克人來看,這款NEO商標較其他兩個而言稍有遜色。
Adidas NEO商標
2005年,在所羅門品牌脫離阿迪達斯之後,阿迪達斯推出了一個代表三個部門的新LOGO。在這次的商標升級中,三道槓依然是視覺的核心。可見當年用1600歐元換來的三道槓已經成為了阿迪達斯的品牌靈魂。
Adidas O
阿迪達斯的線上官網截圖,仍然沿用那個最為著名的「三斜磚」商標
幾十年的品牌改造與升級中,阿迪達斯已將「三條紋」融於進消費者的品牌記憶中。這不禁讓人暢想,假使1951年的芬蘭卡胡沒有將三道槓變賣出去,那還會有今天的阿迪達斯嗎?是阿迪達斯成就了三道槓,還是三道槓決定了阿迪達斯?
阿迪達斯在俄羅斯
在布爾維克人看來,這兩者都缺一不可。現代的商業競爭中,品牌形象早已成為了企業的核心、甚至是競爭的門檻。阿迪•達斯勒擁有前瞻意識,明白那看似簡單圖形背後所蘊含的商業價值,而變賣了三道槓的芬蘭卡胡,短視而貪近利,註定是無名之輩。更多文章點擊頭像閱讀,喜歡熱愛潮鞋的小夥伴歡迎關注公眾號「麻雀潮鞋」一起快樂玩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