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銳龍還是第十代酷睿?誰才是處理器中端市場的更好選擇?

2020-12-17 騰訊網

最近這段時間,處理器市場可謂是異常精彩,先是AMD發布了基於7nm Zen 2架構,從主流銳龍3 3100、到定位中端的6核心、12線程銳龍5 3600,再到頂級的16核心銳龍9 3950X等多款第三代銳龍處理器。接著英特爾也發布了基於Comet Lake-S架構,沿用14nm++工藝打造的第十代酷睿桌面處理器,從高端的酷睿i9-10900K、中端的酷睿i5-10400F,再到主流的酷睿i3-10100。

對於預算有限、但在性能上有一定要求的眾多用戶而言,價格較高的銳龍9 3950X、酷睿i9-10900K顯然不是他們的「菜」。像AMD銳龍5 3600、英特爾酷睿i5-10400F這樣的產品才是他們關注的熱點,畢竟兩款處理器均採用6核心、12線程設計,其技術規格足以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同時它們的零售價都在1400元以內,價格也不算太高,那麼誰才是更好的選擇?

兩款中端處理器技術解析

銳龍5 3600隸屬於AMD最新推出的第三代銳龍處理器,它採用了TSMC臺積電7nm生產工藝,將晶圓密度提高了2倍,在相同性能下,功耗可以降低一半,而在相同功耗下,性能較前代產品可以提升25%。如銳龍5 3600的最高加速頻率可達4.2GHz,但其TDP卻只有65W,因此只需使用AMD為處理器附送的「幽靈」潛行Wraith Stealth 65W靜音版散熱器,就能滿足它的散熱需求。此外銳龍5 3600也與其他第三代銳龍處理器相同,全面開放了處理器與內存的超頻能力,只需價格便宜的B450、B550主板就能對它的處理器與內存頻率進行提升。

▲6核心、12線程設計的銳龍5 3600最高加速頻率可達4.2GHz,AMD還附送了「幽靈」潛行Wraith Stealth 65W靜音版散熱器。

架構上,銳龍5 3600採用的Zen 2架構則在處理器內部進行了大幅改良,IPC (每時鐘周期指令執行數)提升了15%。同時,銳龍5 3600處理器仍保留了SMT同步多線程技術,採用6核心、12線程設計,擁有多達32MB三級緩存。此外由12nm工藝打造,集成內存控制器與PCIe 4.0控制器(註:需搭配AMD X570或最新的B550主板,以及同樣支持PCIe 4.0技術的SSD、顯卡才能發揮出PCIe 4.0帶寬翻倍的優勢)的IO晶片也大幅提高了處理器對高頻內存的支持能力。第三代銳龍處理器可支持的內存頻率最高達DDR4 5000以上,而能有效發揮出內存最大性能的頻率也達到了DDR4 3733。

酷睿i5-10400F是英特爾酷睿i5-9400F處理器的升級產品,仍採用6核心設計,14nm++工藝打造,主要區別在於開放了超線程技術,多線程性能有一定提升。同時酷睿i5-10400F的三級緩存相對於酷睿i5-9400F也有所提升,從9MB增加到12MB,當然相對於銳龍5 3600的32MB三級緩存還是有不小的差距。同時,它的工作頻率對比高端第十代酷睿處理器還是偏低,基礎頻率與酷睿i5-9400F相同,均只有2.9GHz,最高加速頻率小幅提升到4.3GHz。

▲英特爾為酷睿i5-10400F提供了常見的原裝散熱器

此外這款處理器也不支持超頻,仍只支持PCIe 3.0技術,其支持的最高內存頻率也與酷睿i5-9400F相同,只支持到DDR4 2666。那麼AMD銳龍5 3600、酷睿i5-10400F誰才是用戶更好的選擇呢?接下來我們對它們進行了實戰測試。

誰是最佳選擇?性能實戰測試

測試平臺一覽

主板:AMD B450主板、英特爾B460主板

處理器:銳龍5 3600 酷睿i5-10400F

內存:

芝奇Trident Z RGB DDR4 3600 8GB×2(在B460平臺上以DDR4 2666工作)

硬碟:金士頓A2000 500GB

顯卡:Radeon RX 5600XT

系統:Windows 10專業工作站版

考慮到這兩款處理器的價格適中,定位中端,接下來我們分別搭配AMD B450主板、英特爾B460主板對它們進行了測試。顯卡方面我們為它們選用了非常適合搭配這兩款處理器的Radeon RX 5600XT顯卡。該顯卡採用了最新的7nm NAVI(RDNA)架構設計,擁有多達2304個流處理單元,能保證玩家在1080p甚至2K解析度下流暢運行各種遊戲大作。內存方面,由於酷睿i5-10400F與B460主板的組合最高只支持DDR4 2666內存,因此在英特爾平臺上,內存頻率運行在DDR4 2666。而在銳龍5 3600與B450主板組成的平臺上,由於AMD沒有設定任何限制,因此在該平臺上的內存頻率運行在DDR4 3600。

最終測試結果讓我們非常意外,AMD銳龍5 3600在絕大部分測試中都輕鬆戰勝了酷睿i5-10400F。在CPU-Z 1.92處理器性能測試與CINEBENCH R20處理器渲染測試中,銳龍5 3600的多線程與單線程性能都明顯強過酷睿i5-10400F,其中銳龍5 3600的CPU-Z處理器多線程性能領先酷睿i5-10400F達12.8%,銳龍5 3600的CINEBENCH R20處理器單核心渲染性能也領先酷睿i5-10400F約12.9%。而銳龍5 3600在單核心與多核心性能上的雙雙領先也讓它毫無懸念地在實際應用、遊戲性能測試中全面領先酷睿i5-10400F。如在Handbrake 4K視頻轉1080p H.264視頻測試中,銳龍5 3600的轉碼時間只有酷睿i5-10400F的75.4%,銳龍5 3600的V-RAY渲染器渲染性能、TrueCrypt AES加密解密性能也分別領先酷睿i5-10400F達14.2%、15.5%。

而在玩家關心的遊戲應用中,除了在《無主之地3》中,酷睿i5-10400F終於扳回一局小勝銳龍5 3600外,在其他所有遊戲測試中,銳龍5 3600均戰勝了酷睿i5-10400F。如在最新推出的《戰爭機器:戰略版》中,銳龍5 3600的遊戲平均運行幀速領先酷睿i5-10400F近8fps,在《刺客信條:奧德賽》《古墓麗影:暗影》遊戲裡,銳龍5 3600的遊戲平均運行幀速也領先酷睿i5-10400F有4fps。

我們分析主要原因在於AMD銳龍處理器的內部架構在不斷改進升級,從最初的Zen到Zen+,再到現在的Zen 2,處理器的單核心與多核心性能都保持了不斷提升的態勢。而酷睿i5-10400F的Comet Lake-S架構實質上還是來源於第六代酷睿處理器的SkyLake架構,內核改動不多。

進一步提升生產力性能

AMD銳龍5 3600超頻性能測試

相對於酷睿i5-10400F,AMD銳龍5 3600還有一大獨門絕技,那就是超頻。與英特爾主流、中端產品不同,AMD對幾乎所有處理器都開放了超頻能力。根據我們的實際測試來看,只需要使用性能較好的風冷散熱器,如「幽靈」稜鏡這類性能稍強的風冷散熱器,我們就能在1.44V電壓設置下,將處理器的6顆核心全部超頻到4.2GHz。

超頻後處理器的運算性能得到小幅提升,如PerformanceTest CPU Mark提升了約5.4%,CPU-Z 1.92處理器多線程性能提升了約6.3%。這也為那些需要多線程運算的實際應用帶來了好處——銳龍5 3600的V-RAY渲染性能提升了4.14%,TrueCrypt AES加密解密性能提升4.8%,wPrime 1024M運算時間減少了7秒,在這些應用中銳龍5 3600相對酷睿i5-10400F的性能優勢也進一步提升。而酷睿i5-10400F則完全「無力反抗」,畢竟英特爾屏蔽了主流處理器的超頻能力,使得彼此間的差距越來越大,成為兩個不同級別的產品。

▲只需1.44V左右的電壓,即可將銳龍5 3600的6顆核心全部超頻到4.2GHz,並帶來非常可觀的性能。

AMD銳龍5 3600是更好的選擇

經過以上測試體驗不難看出,在默認頻率下全面領先酷睿i5-10400F,超頻後性能還可獲得進一步提升的AMD銳龍5 3600處理器顯然是更好的選擇。更值得一提的是銳龍5 3600還有一大隱藏優勢,雖然單純從零售價格上來看,AMD銳龍5 3600僅比酷睿i5-10400F便宜約30元左右,但藉助成熟的B450主板,廠商、商家還為用戶提供了大量價格實惠的銳龍5 3600+B450主板板U套裝,現在只需1700元左右的價格就能買到和一線主板廠商產品捆綁的銳龍5 3600板U套裝。

▲即便搭配一線大廠的B450主板,銳龍5 3600處理器的板U套裝價格也就在1700元左右。

而酷睿i5-10400F由於只能搭配最新的B460主板使用,且新品主板價格較高,因此酷睿i5-10400F搭配B460主板的板U套裝售價普遍在2000元以上,這也就意味著AMD銳龍5 3600在電腦組建成本上其實也有300多元的優勢。

最後我們也為大家推薦一套基於銳龍5 3600處理器、Radeon RX 5600 XT顯卡,支持廣色域、2K@144Hz HDREffect技術顯示,僅7000元出頭的高性能家用電腦配置,希望它能幫助大家在工作上效率更高,在遊戲上玩得盡興。

相關焦點

  • 十代酷睿i5對比三代銳龍5 追求性價比該買誰?
    今年上半年消費級CPU市場新品頗多,英特爾推出了十代酷睿新品,而AMD也上市了3000XT系列處理器和兩款性價比超高的銳龍3新品,對於一個消費來說現在CPU這個市場格局非常精彩。因為這兩年AMD一直在奮起直追,現在已經開始慢慢佔據市場主動,在去年正式推出了三代銳龍之後更是讓廣大A粉高呼YES,憑藉著7nm工藝和全系的Zen2架構,三代銳龍的性能不僅對比自家前兩代銳龍進步巨大,而且目前看來三代銳龍性能與英特爾十代酷睿也不遑多讓。
  • 中端市場棋逢對手:英特爾酷睿i5-10600K對比AMD銳龍5 3600X
    英特爾已經正式發布了全新的十代酷睿處理器,無論是規格還是性能都比之前的九代酷睿處理器強得多,而對於中端市場來說,酷睿i5帶來的最大變化便是首次加入了超線程技術,也就是說原本6核心的英特爾酷睿i5處理器在第十代中變成了6核12線程,在參數上已經和i7-8700K相提並論。從而讓中端CPU的實力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 AMD銳龍7 3700X力戰十代酷睿i7 便宜千元不香麼?
    AMD 第三代銳龍處理器在去年7月7日初登場,萬眾期待的三代銳龍可以說是AMD近些年消費級處理器集大成之作。在二代銳龍的時候,AMD雖然在CPU市場站穩了腳跟,但是對比英特爾,12nm和Zen+的組合也只是具有一定威脅,並沒有真正動搖消費級CPU市場根基,但是三代銳龍不同,7nm工藝與Zen2架構的結合讓遊戲玩家見識到了AMD真正的實力,除了銳龍特色超多的核心線程外,遊戲玩家也為三代銳龍單核性能讚嘆不已,核心頻率兩開花,加上AMD處理器祖傳的性價比優勢,讓消費級CPU市場的份額開始發生改變。
  • 銳龍和英特爾哪個好,三代銳龍與十代酷睿正面交鋒最詳對比!
    從去年到今年初,AMD與英特爾相繼推出了三代銳龍處理器和十代酷睿處理器。其實從英特爾還停留在第九代酷睿時代的時候,消費者就圍繞"銳龍和英特爾哪個好"的問題爭論不斷。英特爾近年來一直穩定發揮,市場佔有率穩居第一。而AMD也是奮起直追,不斷優化自身,以高性價比贏得了許多消費者的心。
  • 誰是最佳性價比6核遊戲處理器?銳龍5 3600X vs.酷睿i5-10600K
    AMD的Zen 3處理器發布在即,不過種種跡象表面從發布到開賣還是有時間的,而且根據AMD以往的市場策略,即使新一代銳龍處理器上市後,舊的銳龍處理器還會賣很長一段時間,所以,Zen 2架構的第三代銳龍處理器還會作為AMD的市場主流存在一段時間。
  • 更高頻率,更好體質,更強性能 第三代AMD銳龍3000XT系列首發評測
    今年5月,Intel發布了第十代酷睿,針對性的提升了頻率和全系加入了超線程技術,在多線程性能大幅落後於銳龍旗艦的情況下揚長避短地猛推處理器高頻遊戲性能。市場的競爭不會因此而停止,AMD在7nm工藝日漸精熟的前提下,打造出了第三代銳龍3000XT系列,在頻率進一步升級提升,而選在今年7月7日這個第三代銳龍處理器發布一周年的特殊的日子與大家正式見面也是意義重大。
  • 暢玩《魔獸世界:暗影國度》選啥處理器? 實測對比銳龍5000與十代酷睿
    硬體這幾年性能一代比一代強,特別是核心硬體CPU這塊,近年來從AMD一代銳龍登場開始,不管是在性能提升方面還是市場格局,每年都有新的變化。在今年末AMD又發布了新一代銳龍5000系列處理器,依靠ZNE3架構的優化,給遊戲帶來了巨大的幀數提升,這正好值得我們WOW玩家去關注一下。
  • 對比九代酷睿和三代銳龍CPU,如今選擇AMD,真的可以無所顧忌了嗎
    但是在2017年,AMD終於在沉默中爆發,推出的全新一代銳龍處理器從入門到高端全線對標intel,徹底改變了大家對AMD處理器的印象。那麼對比如今主流的九代酷睿和三代銳龍CPU。到底誰更加值得選購呢?今天慢慢君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
  • 第十代酷睿不夠看?AMD銳龍5-4500U竟然這麼強!
    雖然銳龍3000U+Vega核顯的性能稍微落後於英特爾第八/第十代酷睿+MX150(對應MX230),但架不住人家便宜啊。7-4800U共計5款子型號,它們都擁有15W的TDP,用於對標英特爾第十代酷睿家族中的U系列,比如i5-1035G7、i5-10210U等。
  • 筆記本市場迎來爆發,4代銳龍和10代酷睿怎麼選?|鈦短評第12期
    前言:上一周蘋果悄悄更新了MacBook Pro13寸,微軟也推出了Surface Book 3,作為高端筆記本的扛把子產品,它們都選擇升級了最新的英特爾第10代酷睿處理器,Surface還在輕薄本中加入了RTX系列顯卡,在官網的界面上,蘋果首次開始強調「遊戲性能」了!
  • 十代酷睿價格曝光,性能強大瞧不上AMD,i5處理器最低1400元起!
    英特爾這幾年隨著AMD銳龍系列CPU的發展和成熟,特別是AMD三代銳龍發布以來,使更多的電腦廠商都選擇了AMD處理器,極大地衝擊了英特爾在電腦CPU市場中的霸主地位,而英特爾由於工藝的限制AMD三代銳龍近幾年英特爾在CPU上瘋狂地擠牙膏,每年發布的處理器在核心數和頻率上並不會有太大的提升,導致許多粉絲紛紛倒戈AMD,而這次的十代酷睿提升並不小,首先在核心數線程數上有了更大的提升
  • 三代銳龍7對比九代酷睿i7 遊戲孰強孰弱?
    AMD 銳龍7 3700X是三代銳龍中關注度名列前茅的處理器,比起其他銳龍產品,這款產品的特色是擁有65W的超低TDP,性價比也是三代銳龍中數一數二的存在,不過我們知道,銳龍7級別的產品已經是高端處理器,用戶購買這級別的產品會注重使用體驗,內容創作者會追求效率,遊戲玩家會追求幀數。
  • 2020年的桌面CPU,10代酷睿vs4代銳龍,誰會更強?
    再過一段時間,確實會看到神仙打架的場景,英特爾時代酷睿處理器,AMD的4D代銳龍,以及廚師老黃的37系列顯卡,通通亮相,至於新的的A卡的確沒什麼興趣!由於還是14nm+工藝,整體的性能還是靠高主頻來提升,我認為它的牙膏終於擠爆了,這得真的要感謝銳龍施加的壓力,讓我以更便宜的價格買到更好的英特爾CPU,個人分析十代酷睿會有所漲價,通規格比AMD貴200塊錢左右,以便更好地出售九代庫存。
  • AMD銳龍3 3300X/3100天梯榜評測:Zen 2四核到來 備戰十代酷睿i3
    AMD在推出第一代銳龍處理器的時候是有同步推出四核的銳龍5和銳龍3處理器的,但到了第二代銳龍處理器的時候隨著銳龍APU的出現,四核及以下的產品就基本交給銳龍APU了,雖然存在銳龍5 2500X和銳龍3 2300X這兩款產品,不過在國內零售市場上幾乎找不到,第三代銳龍處理器剛發布時也只有銳龍3 3200G和銳龍5 3400G兩款四核處理器,雖然說它們有著強勁的核顯
  • AMD銳龍5 3600X和Intel酷睿i5 10600K該選誰?
    由於10nm工藝的產能問題短期內依然無法很好的解決,Intel第十代酷睿依舊採用14nm工藝,並在此基礎上繼續挖掘頻率空間。當然,處理器價格方面誰更有優勢已經很明顯了,選擇AMD銳龍5 3600X節約470元出來升級顯卡內存它不香嗎? 同價裝機:AMD銳龍5 3600X平臺綜合性能更高
  • AMD銳龍4代確定今年發布,三款新處理器登場,但這個改動讓人遺憾
    隨著英特爾十代酷睿處理器發布完畢。今年PC市場處理器的焦點也從英特爾轉變到了AMD即將發布的銳龍4代處理器。但是讓人疑惑的是。按照往年的發布周期AMD銳龍四代,應該會在近期發布。但是到現在卻沒有任何消息。不過好在最近外媒傳來消息AMD銳龍四代處理器將會在今年內發布。
  • 十代酷睿桌面牙膏擠了一大管,那麼主板市場又會迎來怎樣變化?
    [PConline 雜談]最近一段時間關於英特爾桌面十代處理器的消息越來越多了,雖然新一代處理器依然為skylake架構,萬年14nm工藝。但相比前幾代處理器,新的酷睿處理器依然有不小的變化和看點,而增長的核心數和功耗對主板市場又將產生怎樣的影響?且看小編下面的分析。什麼?"i7"變i3?i5變"i7"?
  • 48臺筆記本實測:十代酷睿與三代銳龍CPU性能橫評
    2020年已經過去大半,Intel與AMD已經完成了這代移動端CPU的布局,即10代酷睿低壓/標壓處理器(Intel)與銳龍3代低壓/標壓處理器(AMD),那麼這些處理器之間孰強孰弱?性能差距到底幾何?本文的目的在於使眾消費者們找到適合自己的筆電產品,下面就讓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 英特爾十代酷睿與AMD三代銳龍遊戲本實測:玩遊戲酷睿i7有優勢
    進入2020年,英特爾與AMD在遊戲本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英特爾十代酷睿的發布,標誌著遊戲本邁入「5GHz」時代。另一方面,AMD三代銳龍平臺則在製程工藝以及核心數方面佔據一定優勢。那麼問題來了,在遊戲場景下究竟是高頻率的英特爾十代酷睿更出色,還是多核心的AMD三代銳龍更強勢?下面我們就通過遊戲實測進行對比。
  • 相同預算遊戲裝機,AMD銳龍5 3600X和Intel酷睿i5 10600K該選誰?
    規格對比:頻率不是唯一,綜合提升更重要AMD銳龍5 3600X是目前市場中的爆款甜品級遊戲處理器由於10nm工藝的產能問題短期內依然無法很好的解決,Intel第十代酷睿依舊採用14nm工藝,並在此基礎上繼續挖掘頻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