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中日之間的桌球現在成為了主要對手,這兩個桌球強國之間的較量愈演愈烈。當然這兩年也有不少桌球的好教練脫穎而出。比如伊藤美誠的教練松崎太佑,還有國乒老將劉詩雯跟陳夢的主管教練馬琳,在這些選手取得好成績的背後,都有他們最後默默付出的身影。
特別是這些優秀教練臨場指揮能力,是讓人印象非常深刻的。比如馬琳在教練席上的激情吶喊,成為了劉詩雯跟陳夢,在賽場上有力的啦啦隊後援。松崎太佑的小本本,雖然我們都不知道記了什麼,但可以肯定的是,那個小本本上記的全都是國乒選手的數據。不得不說,國乒教練跟日乒教練比起來似乎喜歡用嘴,而日乒教練喜歡拿本子記,喜歡用大數據分析,喜歡搜集情報。
到底哪種方式更可取呢?應該說二者兼容並蓄,我們的國乒教練應該學一下日本教練的嚴謹性,他們對自己選手的教學方式是很值得推崇的。雖然國乒的教練大多是世界冠軍出身,但在文化水平這方面還是應該加強學習,刻苦鑽研新技術。像伊藤美誠的教練松崎太佑沒打過桌球,也不是桌球的科班出身,可照樣能夠訓練伊藤美誠,這在中國根本是做不到的。
應該說中國的教練,一個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要打過球,如果你是冠軍的話那更好,畢竟在教選手的過程當中更有說服力。應該說中國的教練普遍是在憑著經驗,教選手打球,畢竟教練們曾經都是桌球選手,教起學員來肯定是上手比較的快。當然了,也許許多球迷會說這些,國乒這些教練們其實在退役之後學歷都不低呀,大多數都受過高等教育。
可是很多時候受過高等教育不代表學以致用,王皓也是北體大訓練學碩士畢業,可去年樊振東陷入低迷期,作為主管教練的王皓受到了上上下下的質疑。可見學歷高不代表當教練就合格。而松崎太佑作為桌球的門外漢,優點就在於,他看問題的眼光跟專業桌球教練不一樣。無形之中他跳出了許多專業教練的桎梏,在研究技戰術方面,為伊藤美誠量身定製,讓國乒的教練組明知要破伊藤美誠的發球,可就是奈何不了,這種望洋興嘆的感覺,足以證明松崎太佑的優秀。
但松崎太佑跟馬琳比起來,雖然也有一些臨場的應變能力,但馬琳的捷智是松崎太佑趕不上的。馬琳能夠在比賽當中發現伊藤美誠在賽場上的心理變化,這一點伊藤美誠接受採訪時也表示過,被中國教練發現她的心理波動之後,中國教練會用鼓掌與叫喊,來對她進行心理打擊。松崎太佑更像一個老實人,在比賽當中對伊藤美誠的心理調節,明顯不如馬琳。馬琳的執教風格是非常激情澎湃的,而松崎太佑的執教風格永遠是那樣按部就班的翻筆記本。
這就是做過桌球運動員的教練,跟沒做過桌球運動員的教練之間的區別。在閱讀比賽的能力上,馬琳是在松崎太佑之上的;但在技戰術的研究方面,松崎太佑技高一籌。伊藤美誠的打法看似蠻不講理,但卻能次次對國乒選手進行有效殺傷,離不開大數據的支撐。正如朱雨玲對李隼所說的那樣,她的發球被伊藤美誠給算住了。今年的丁寧慘敗給伊藤美誠,你能感覺到,丁寧的擊球線路全在伊藤美誠的掌握之中,無論丁寧怎樣變化,伊藤美誠老是能三板之內解決問題,想想都後背冒冷汗。
可以說日本教練精於數據分析,他們通過對國乒選手的出球線路、擊球動作、正反手使用的頻次,甚至是一些比賽中的選手習慣性動作,包括比賽中遇到困難選手的表情,都能做到庖丁解牛式的拆解,應該說,對於成名已久的國乒選手,日乒的教練們都做過細緻的分析。這兩年馬龍、丁寧、劉詩雯三個人對陣張本智和與伊藤美誠成績差,就在於這三名老將打球過於程式化,真的被研究得差不多了。
而許昕為何是個例外呢?更確切地說,現在的日本教練對許昕不好研究。因為許昕更確切的說是一名桌球藝術家,很多時候常打一些匪夷所思的神仙球,不按套路出牌,讓日本教練捉摸不透。去年年終總決賽,張本智和差一點擊敗了許昕,但關鍵時刻就輸在許昕匪夷所思的救球上,仿佛突然長了另一隻手臂一樣。可見任何選手都怕變化,特別是臨場應變的那種變化,是教練也解決不了的問題。
可以說伊藤美誠的教練值得國乒教練重點研究,松崎太佑他明顯的短板,但也有著過人的長處。總體而言是不如馬琳的,當然了,馬琳跟松崎太佑之間的較量還有很長時間呢。松崎太佑將一個冷門的生膠選手,身高偏矮,打法有先天性缺陷的伊藤美誠,培養到世界第二的位置,已經說明了他的成功。要知道生膠選手在國乒是成為不了主力選手。不知道廣大的球迷朋友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關注二郎神侃球,帶給你不一樣的人生感悟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