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報導爆出:李鐵接受採訪時談到,在東亞杯比賽徵召期間,某些球員以各種理由拒絕應徵入隊,從而直接導致國家隊整體水平下降,最終只取得了1勝2負戰績,可見對於李鐵率領的國家隊來說還任重道遠。有球員拒絕入選國家隊,拒絕國家隊的比賽。說句實話,一個球員最大榮譽不僅僅是獲得冠軍或者個人榮譽,還有就是為自己的國家隊進行服役,入選國家隊。那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麼有些球員拒絕入選國家隊。
分析1
因為中國男足有幾個顯著的特點讓他們有資本拒絕徵召:
中國男足非常執著,他們一直辛勤耕耘在成績後幾名的一畝三分地裡,管你是南半球的還是北半球的甚至是家門口的,我要做的就是不管來者何人我都只顧好我的地;
中國男足非常謙虛,不該我們得的獎項我們一個都不要,想讓我們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告訴你,這輩子那都隔著遙不可及的距離,如果有不長眼的想讓我們晉級,我們當拼盡全力一個烏龍把它扼殺在搖籃裡;
中國男足非常大度,胸懷寬廣的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每次比賽後,任你電閃雷鳴狂風暴雨,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該吃吃該喝喝嘛事不往心裡擱,閒時會會女朋友,攀比買買大豪車,人生信念很堅定好像如來彌勒佛,笑天下可笑之人容世間難容之事,你奈我何?
分析2
首先在國家隊得到薪資與俱樂部是天差地別。在國家隊期間球員得到錢可以說是非常少的,最多就是一些象徵性的工資,但是如果得到了冠軍或者其他一些友誼賽獎金就會得到獎金的分層。但是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國家隊能到什麼冠軍呢?在家門口舉辦的「中國杯」邀請其他國家隊也是僅僅取得的最好成績就是季軍,要知道這樣的賽事僅僅有4支隊伍。
而在俱樂部的工資與獎金是非常多的,基本入選國家隊的球員都是俱樂部的主力球員,而俱樂部的主力球員能配不上高的年薪嗎?這是不太可能的。在國家隊踢球還有一個風險就是有可能會造成受傷,影響俱樂部的比賽,影響自己的獎金收入。這樣就是導致了為什麼有些球員拒絕入選國家隊的原因。
分析3
以前壓力不大,只要聽話混混日子拿到錢就可以!每個人成百萬上千萬都拿,個個都是富翁級別,連裡皮都管不了,想怎麼就怎麼。現在嚴管了,並且這幾年錢已賺夠,不想徵召就不想徵召。個個都知道,足球是一種體力十抗拒能力十技術能力的綜合運動,他們體力不行,技術能力不行,抗拒能力又怕傷害,你想他們願意嗎?
分析4
足球對我們不是強項,可以把他作為群眾性體育運動。豐富大家的業餘愛好挺好的。中國的優勢項目挺多的,不能強人所難。我們都知道足球對於我們是短板。就像攻堡壘,明明正面不能攻一定要攻。我們可以在別的方面發揮,戰爭時期可以打遊擊戰,麻雀戰,騷擾戰,襲擊戰,運動戰,最後才是陣地戰。圍殲最好。中國人講究揚長避短。那是歐美人的長項,讓他們去玩吧。不會影響中國整體體育素質。再說了,體育強大到世界第一有意義嗎?整體國民素質,軍力,經濟力,國民的安全感,幸福感這是第一位。勵志創新,勤勤懇懇的科學家,爬冰臥雪,保駕護航的解放軍,億萬奮戰在一線節假日不休的人們值得點讚。
分析5
說明我國的足球競賽體制有問題,各個足球俱樂部的球員沒有激勵機制,回到了昔日大鍋飯時代,幹多幹少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各足球俱樂部缺乏競爭體制,踢第一名和倒數第一名沒有獎懲措施,沒有集體榮譽感,把踢足球當成謀生手段。只要一天混八小時,一個月混二十四天。因此,必須對我國的足球競賽機制進行改革,做到多勞多得,不勞者退出足球隊,獲得市級足球冠軍可以獲得哪些獎勵,獲得省級冠軍可以獲得哪些獎勵,獲得國家級冠軍及世界足球冠軍,可以得到哪些榮譽及獎勵?足球俱樂部必須進行分級管理,足球員、教練員根據足球俱樂部的等級發放工資。實現省級足球俱樂部對足球運動員、教練員的雙向選擇,優勝劣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