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高聳的建築,一邊是五彩繽紛的公園園景。一半自然,一半塵世;一半風景,一半繁華。
這是紐約中央公園現在的樣子,也將是和平公園未來的摸樣。
《和平公園將從12月30日起暫時向市民告別,進行為期16個月的改造》消息一出備受關注。抒發情懷之後,不少人回歸了理性,問周到君:閉園改造後的和平公園或將是什麼樣子?
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本次整個改造旨在闡述公園·社區·家的概念。因此第一個亮點就是,公園位於新港路沿線的圍牆將取消,設計出公園社區無界融合的樣子。就像紐約中央公園,站在公園,看城市半邊繁華。而第二個亮點,便是對公園進行的整體改造,主要內容為建築梳理歸併,水體修復,駁岸改造,景觀照明提升,遊樂設施改造,綠化種植,土壤改良,變電站改建,動物島改造等。實現四季有花,處處有景。
位於天寶路891號的和平公園,大連路以西,大連路以南,新港路以北,天寶路以東。公園於2008年進行了一次基礎設施的改造,但如今隨著虹鎮老街舊區改造基本完成、和平公園周邊國際社區建設基本建成,市民群眾對美好環境的需求顯著提高。同時公園面貌仍顯雜亂陳舊、景觀特色缺乏、遊樂設施落後、封閉的邊界缺乏聯動等矛盾日益突出,升級改造迫在眉睫。
她指出,針對目前公園的主園路進行線型修正,串聯公園五大園區,連接五個出入口,與園外綠道連接,形成時尚親和的綠道環線。對公園基礎設施進行綜合改造,改善遊覽環境,為遊客提供舒適、愜意的遊賞場所。另外,充分利用現有場地高差,於北側主山體增加棧橋,連接山體步道與建築,增強視覺的變幻感。保護、挖掘、發揚公園特點與優勢,打造具有和平公園特色的新景觀。
與此同時,對園中建築進行整合梳理。以濃鬱的傳統風貌為底蘊,融合現代創新技法,展現「江南都會」的建築風格。拆除零星建築,將大型建築退位於臨街南北兩側,中間拓展寬闊的綠色腹地,通過庭院、花園、水景、燈光等元素的疊加,營造詩意的複合空間。創造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公園新環境。
記者注意到,該負責人在介紹和平公園未來模式的時候,多次提到了「生態」。
未來,全園根據功能性分為五個區域,有新港活力區、湖濱花園區、中央遊憩區、山林綠舟區、歡樂健身區。每個區域分布有不同植物的特色園。主要增加開花小喬木、色葉骨架大喬木的運用,增加植物科普功能、區域特色植物的識別性。上層——保留現狀造型較好的骨架大喬木;中層——疏理遮擋視線的濃鬱大灌木;下層——新增豐富的地被品種和岸線水生植物,通過有機搭配組合與展示,打造水花園和「網紅」花圃。為市民創造一個色彩鮮明、四季有景可賞的公園景環境。
同時全面提升公園內水質問題,將水系進行環通,激活水岸與源頭,栽植淨化功能的水生植被,適當增加湖濱花園區的柔性駁岸,提升水生態環境,為親水空間提供良好的遊覽感受度。
而,就連和平公園曾經的一大特色「動物島」,也被「生態」取代,更名為生態島。
未來動物島將打造具有江南中式園林風格的生態島,形成竹叢青翠,林木蔥鬱,繞溪盤行的城市山林趣味。希望通過對園林的養護,引來更多的飛禽,從而達到人和自然完美結合。考慮到,動物島承載了一代人的記憶,所以公園也將考慮設置一些小動物的雕塑,留下美好的記憶。
動物們是送走了,但是鴿子依舊在。這個和平公園的傳統項目在改建後還會繼續會保留,會開闢專門的廣場餵養鴿子。
另外,提到生態。不得不將現有的兒童樂園的遊樂器械一併移除。
現有的遊樂場主要以電動機械為主。未來兒童樂園和健身區融入新功能,增加參與性和趣味性,重新組織林下遊憩,歡樂健身和兒童遊戲等功能,以 「自然樂園」為主題。引入主題故事線,打造最具吸引力的健身和兒童活動場。為市民提供一處親子活動、社交互動的活動場地,煥發場地新活力。
來源:周到
【來源:周到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