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雨極,印度人用樹根建「活橋」,歷經百年不倒還越用越牢

2020-12-23 一棵樹的微旅行

印度東北部的阿薩密邦,有個叫乞拉朋齊的地方,就是我們中學課本裡的「世界雨極」,原因是世界各大洲的雨量記錄,都遠遠落後於它,其中1960年8月-1961年7月,乞拉朋齊就下了26461毫米的雨量,當之無愧世界雨水最多的地區。

很多人會好奇,為什麼乞拉朋齊會下這麼多雨呢?原因就是印度洋的存在。

印度洋是世界最潮溼的地區,猶如溼空氣的「倉庫」,每年西南季風從孟加拉灣吹向青藏高原的時候,巍峨的喜馬拉雅山脈不讓它越過,溼潤空氣只能被迫向上運動,於是凝結成了大量雨滴,連綿不斷的降到了乞拉朋齊。

也正是因為這種極度潮溼的氣候,使得樹木生長得異常繁茂,而居住在這裡的人們為了適應環境,便將這些長得超長的大樹根進行了人工改造,將它們編織成一條條堅固的「樹根橋」,橫跨在溪流和河道之上,有上百座之多。

其中,在農吉裡亞特(Nongriat)有座樹根編織的雙層橋最負盛名。

雙層樹根橋

去看樹根橋最近的城市叫西隆(Shillong),它是印度最小的邦梅加拉亞邦的首府,這裡的居民大多是卡西族,山區有很多部落和自然景觀,但也因為一定的危險性,是一條探險線路。

卡西族是一個跨境而居的民族,九成的人口居住在印度境內,一成居住在孟加拉,現今仍然是一個母系氏族社會,部落中的重要職位都由女性擔任,山區裡還有不少的部落景觀。

另外,據說在英國殖民時代,不少華人移民到這裡居住,西隆這個名字,便是來自於廣東的石龍鎮,但這個說法並未得到證實。

西隆

但並不是說西隆就是一個相當落後甚至原始的地方,它在1972年以前是英屬阿薩姆邦的首府,後來19世紀末,英國人還在這裡附近的山區修建一個民用火車站,曾經也是很熱鬧的城市。

加之,附近有大量的叢林和綠地,還被稱為東方「蘇格蘭」,當年傳教士還在山區建起教堂,讓這裡有著與印度別的城市不一樣的感覺。

但後來發生了一場大地震摧毀了這座城市,到後來重建的時候,就成了梅加拉亞邦的首府了。

白天的西隆是座安靜的普通城市,到了晚上就是另一副面孔,很多夜總會和酒吧播放著節奏強勁的搖滾樂。

西隆

尤其一到聖誕節,它又是另一副模樣,整座城市因為被皚皚白雪覆蓋,教堂裡傳來的福音音樂縈繞著整座小城,讓人有置身歐洲某小城的錯覺。

到這裡旅行的遊客絕大部分來自歐美,西隆市周邊就有很多的徒步線路和天然景觀,遠一點的地方,有山林瀑布、樹屋和神秘的洞穴,但西隆最吸引人的景觀無疑還是「樹根橋」。

部落

從西隆到樹根橋所在的農吉裡亞特,大約有10公裡的山路,需要穿越潮溼的叢林,可以在西隆請一位嚮導帶路,沿路風景很不錯,但非常潮溼,需要妥善著裝。

卡西族

路上會經過梅加拉亞最著名的乞拉朋齊瀑布,瀑布名稱有點令人悲傷,雖然不寬,但是非常長,有340米,但下面的湖水真的藍得像藍寶石一樣。

路途算得上辛苦,因為一路都是臺階,但是在幾千級臺階和一條鐵索橋之後,便就是著名的樹根橋了。

鐵索橋

樹根橋的堅固性超出人們的想像,據說連大象都能從橋上經過,更不用擔心人們平時過橋的安全性了,並且測試過能承受50個人的重量,維護得當的話,樹根橋還會越來越堅固。

建造樹根橋的是卡西人的一種智慧,因為在如此潮溼的森林中,如果用木頭搭的橋,可能會被河水衝走,或時間一長就會腐爛,因而才有了「種」橋的想法。

雙層樹根橋

叢林部落中的卡西人非常擅長種植樹根橋,不同部落有不同的種植方法。

第一種就是在不用任何輔助工具的情況下,直接將樹木的幼根拉到對岸,讓其直接向著對岸的方向生長;第二種就是借著輔助工具,比如竹製的腳手架,把樹根拉到上面,讓它纏繞在上面,越纏越密就成了橋;第三種則是在河對岸種上檳榔樹,然後將長大的檳榔樹挖空,再把橡膠樹的樹根拉到檳榔樹上並纏住它,然後橡膠樹的氣根就會朝著檳榔樹樹根方向生長,逐漸取代了它。

隨著樹根的發育,卡西人還會在樹根上用藤蔓弄出扶手,並在縫隙中填石塊與泥土,做成牢固的橋面,並且藤蔓不斷生長,越來越密集,橋也就越來越堅固,通常這些樹根長成一座橋大約需要15-20年左右,但可以使用上百年之久,壽命最長的一座據說已經使用了近500年。

農吉裡特這座雙層樹根橋,是目前所有樹根橋中最有名的了,住在附近的卡西族人,似乎要挑戰一下「種」橋的技能,於是將它弄出了上下兩層,分別為18米和24米,而且是用同一棵樹的樹根來建造。

據說除了印度,在蘇門答臘和孟加拉的一些山區裡也有樹根橋,但是數量最多、年代最久、造型的多樣,都是以乞拉朋齊為最,而這些有生命的橋,也見證了人類的智慧。

相關焦點

  • 這橋「獨樹一幟」,時間越久越是牢固!樹根編制一次可供50人行走
    橋是怎麼搭建而成的?許多人都會想到,在古代,橋是用石塊慢慢的通過一些物質長期搭建的一座石頭橋,而在現在的時代裡,修橋一般都是用鋼筋混凝土等材料使得橋可以被建成。那麼你們會不會猜到世界上還有一種橋是用樹根種出來的呢?許多人都覺得這簡直難以置信,但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 世界上很奇怪的橋梁,已經用了500年,沒有維護保養卻越用越堅固
    但世界上有一種「最奇怪」的橋梁,至今已使用了500年之久,不僅不需要任何的維護,並且橋梁本身隨著時間的推移還越發堅固,你們知道這是這種橋梁建築嗎?其實這種奇特的橋梁建築,就是位於印度乞拉朋齊地區的樹橋,乞拉朋齊作為印度一個特別的地區。
  • 「世界雨極」乞拉朋齊,年降雨量超2萬毫米,卻面臨缺水的困擾
    名副其實的「世界雨極」關於降雨量這件事,你有概念嗎?乞拉朋齊地區 Sun-anda這裡是首次年降雨量超過2萬毫米的地區,最高有著年2.6萬毫米的驚人降雨量紀錄,一舉奪得「世界雨極」稱號,這一紀錄一直保持至今,而且,遠遠高於地球上的其它地區
  • 印度當地人,用樹種了一座橋,500年間越變越堅固
    可是乞拉朋齊每個季節的降水量都非常大,加上建築業也不發達,所以造的橋總是被雨水腐蝕,而且總下雨,造橋的工期也長。那怎麼辦呢?當地人民非常聰明,想到了用樹造橋。「種」出來的橋,500年間越變越堅固,小孩都不用擔心掉下去。
  • 印度最神奇的橋梁:當地人用樹種出來的,500年來越走越牢固
    ,500年來越走越牢固!  有朋友們見過活樹橋嗎?有些朋友可能會覺得陌生,樹怎麼會跟橋一樣呢。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正是印度的乞拉朋齊的一座橋,是當地人用樹木種出來的,距今已經走了五百年了,越走還越堅固咧。
  • 全球最為奇特的橋,並非修建而是「種」出來的,處於世界雨極境內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這是我們常聽到的一句話,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橋的建設方式也較之前多了很多,而且可以橫跨的長度更是該不斷的增加。諸如像在2018年投入使用的港珠澳大橋,長度就有達到了55千米。但在印度卻有一種極其特別的搭橋方式,可以說在全球範圍內都是獨一無二的。
  • 世界上最奇怪的三座橋,一座越用越堅固,一座橋上能走船
    除此之外有五音橋,洛陽橋等,都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開創了中國橋梁建造的嶄新局面,而到了現代我國的橋梁建造技術也排到了世界的前列。而國外也會有一些令人所知道的大橋。而世界上有三座最奇怪的大橋你知道是那三座嗎?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 世界雨極和世界溼極,你知道有什麼區別嗎?
    提到世界雨極,很多人都知道是位於印度的乞拉朋齊,但如果問哪裡是世界溼極,卻很少有人能說出,也有很多人會存在這樣的疑問,世界雨極,為什麼不是世界溼極呢?世界雨極與世界溼極又有怎樣的區別呢。亞洲季風示意圖世界雨極,指的是印度東北部的乞拉朋齊,乞拉朋齊位於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南亞孟加拉灣北岸布拉馬普特拉河和恆河的下遊,卡西山地南坡1370米處,距離孟加拉灣400千米
  • 用樹「種」橋,一次可供50人行走,印度人果然腦洞夠大!
    用樹「種」橋,一次可供50人行走,印度人果然腦洞夠大!大自然創造出了各種各樣的地質風貌,有些地方需要修建馬路,而有的地方則需要架設橋梁才能供人們通行。印度與我國有著相似的人口密度,但是在經濟發展水平上,卻遠遠不如我國,他們國家修建的橋梁,有的只能使用幾十年,並且後期的維修費用非常的高,因此,他們則用樹來造橋。首先,會用一下樹枝來搭建一些框架,周圍生長著非常多的樹藤,將這些樹藤纏繞在框架上,使其成為一架樹藤橋,由於這些樹藤一直在生長著,只會越來越粗壯,越來越結實。
  • 「最美」中華古廊橋,無一顆釘子,屹立數百年曆經洪水而不倒
    ,並被納入了《中國古橋技術史》, 從此,泰順廊橋聞名世界,成為「中國廊橋之鄉」。整個「廊橋之鄉」共有古廊橋33座,其中15座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而且,在這些古老廊橋中,最有名的是瀧溪町的北谷川橋, 北緋橋的木拱結構更陡,廊簷的兩翼延伸得更長,更有曲線感, 另外,橋前古樹參天,溪流攤位很廣,最受遊客歡迎,被稱為「世界上最美的廊橋」。
  • 極限的大自然,世界雨極在哪裡,雪蝕作用是什麼
    世界雨極在哪裡?世界上絕對降雨量最多的地方是印度東北部梅加拉亞省一個名叫乞拉朋齊的小鎮。該村位於南亞孟加拉灣北岸的布拉馬普特拉河下遊和恆河下遊,位於東西向的喀什丘陵南坡的袋裝山谷。乞拉朋齊海拔1313米,近40年平均年降水量10818毫米。
  • 萬裡黃河「第一橋」,洋人修建,雖歷經百年依然氣勢磅礴
    也正因此,橋應運而生,並且在出行方面發揮著重大的作用。黃河第一橋由洋人修建我國更是自古以來就有著雄厚的橋文化,只不過後來由於不重視科技,不重視外交導致了落後。也正是這一落後,使中國遭受了百年磨難,許多本該中國人留下足跡的地方卻讓外國人踏足,開創了首例。其中修建在我國母親河黃河上的第一橋就是由洋人所建造的。這座橋無論是建造材料還是設計、施工等幾乎全部都是洋人。
  • 來瀋陽必吃的老字號,歷經百年滄桑,用味道徵服大眾!
    在歲月的流逝與變遷中,瀋陽城為廣大吃貨朋友們,留下了一份寶貴的財富,那就是很多名揚四海的百年老店。這些老店歷經百年滄桑,見證了時代變遷,金字招牌不但屹立不倒,還有很多用味道徵服人們,下面就一起去看看吧!
  • 世界上奇怪的景點,橋建在水下面,還有船在橋上經過
    ,得益於國家的繁榮和強大,我們可以看到更多的奇景和趣聞,今天講的一個奇景,發生在國外,這座橋很「奇怪」,居然建在水底下,船經過橋上很不可思議。中國的技術一直是世界聞名的,建造技術遙遙領先於很多國家,世界聞名的橋梁我們國家佔8座,擁有發達的技術和聰明的頭腦,我們的建造技術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很多國家都在模仿我們的建築技術,花錢幫助我們建設,這說明我們的國家現在變得很厲害,超高層建築的建設,世界其他國家也有目共睹,中國依靠這些技術,讓我們在世界上更加穩固,影響力越來越大,知名度也在不斷上升,因為是文明古國
  • 我國最牛的木橋,不用一釘一鉚,六百年不倒
    工藝品談起古代的建造術,無不讓人稱奇,許多建築在沒用一釘一鉚的情況下仍然屹立百年不倒。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龍縣樂安鄉境內的一座石橋——波日橋,至今已有600年歷史,仍然屹立不倒。波日橋橫跨雅礱江,氣勢雄偉、壯觀,建於元末明初,堪稱橋梁史上的奇蹟,被譽為「康巴第一橋」。是保存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跨度最大的伸臂式木石質結構橋。
  • 世界上最堅強的大樹,在沙漠中活了500年,你知道在哪裡嗎?
    世界上最堅強的大樹,在沙漠中活了500年,你知道在哪裡嗎?憑藉頑強的生命力得到了不少人的關注,這棵樹生長在巴林的沙漠,被當地人稱讚,是生命之樹,是鄰近波斯灣西岸的島國,受到熱帶沙漠氣候的限制和影響,沙漠地區雨水很少,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但是這些這些這些沙漠中的一棵大樹卻相當顯眼,歷經幾百年風霜,依然屹立不倒,就這樣堅挺地生存在沙漠中,因為這裡多年少雨,很多人看到這棵大樹的時候都會覺得非常吃驚,因為在這種環境中能夠生存,
  • 老樹根消滅法:樹根頑固殺不死,這幾種辦法能「根除」
    提要:樹根清除辦法:樹根太頑固,用這幾種辦法能「根除」在農村如何將老樹根弄死?這個問題估計上會引起很多人的氣憤,因為樹木多好,既美化環境,有淨化空氣,為何非要弄死呢?當然如果是你自己家的樹木也就無可厚非了,如果不是你家的樹木,你卻想要把樹給弄死那可就說不過去了。
  • 印度人為啥非要用手直接抓飯吃?真實原因很簡單,看完就明白了
    說起印度,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印度和我國一直被其他國家拿來對比,因為印度和我們中國一樣,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國,同樣是人口總量超過13億的人口大國。但實際上,印度和我國,無論是文化習俗,經濟發展等其他方面都有著很大的區別。而且他們國家有些習俗我們都完全不能理解。
  • 歷經百年屹立不倒的霓虹燈招牌,給全國各地的統一招牌上一堂課
    ,也是摩登都市最迷人的夜景,歷經數次照明燈具的變革而屹立不倒。Moore),但是他於1898年發明的摩爾燈對世界照明技術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同時,各種螢光塗層的組合還可以形成一根燈管內呈現兩種以上的不同色彩。
  • 越「傻」的人,越能做出好品牌!
    然而也是因為這快節奏,往往讓我們變得越來越浮躁、越飄忽不定。不過即便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中,還是有著一些店鋪,它們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從來不爭不搶,用自己的節奏一步一腳印地走下去。一年,十年,甚至百年......百年老店:用堅持打造時間的傳奇在這個流量時代,曝光率很重要,速度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