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steam評測系統,小編第一個想到的總是這個:
「我們需要中文!!!
We need Chinese!!!
私たちは中國語が必要です!!!
우리는 중국어를 필요로 한다.!!!
Nous avons besoin chinois!!!
Нам нужно на китайском языке!!!
Necesitamos chino!!!
Precisamos de chinês!!!」
求中文並不是不好,但是看評測也不想看這個呀。
steam採用的是二元制的評分系統,通過好評和差評的比例來計算遊戲的好評率的百分比,呈現於商店頁面中,讓消費者能夠直觀的了解。
而這種二元制的缺點也是非常明顯的,很容易造成遊戲評價的虛高或者虛低,比較明顯的點就是 無中文差評。
對於 無中文差評這點,小編個人持中立態度,並不覺得有好壞之分。
畢竟消費者就是上帝,購買了遊戲之後由於對沒有漢化不滿意給差評,其實也在情理之中。
當然沒有中文也要分情況的,官方做出公開的承諾要有中文版,結果因為未知的原因取消了中文版遊戲的發布,並且並未向廣大玩家做出解釋,這種不給差評真的都對不起自己。
如當初承諾首發中文卻吞掉的戰錘:全面戰爭,當時也是吃了廣大天朝玩家的差評。
其次就是官方並沒有承諾要推出中文版的。
一些獨立的小作坊出品的遊戲沒有中文,小編還是覺得要給予寬容態度的,要知道真正意義的漢化(非機翻)也不是想做就能做的出來的。
至於大廠商的偷懶行為,個人覺得差評還算合理的,因為大作一般意味著比較昂貴的售價,而隨著天朝steam用戶的飛速上漲,購買力也是相當驚人的,從越來越多的遊戲支持中文就可以看出這一點。
但是出於理性方面,小編個人覺得對於遊戲的評價還是要以遊戲的品質為主要的判斷因素。畢竟有沒有中文,在進商店頁面之後就可以看到了。
相信大部分玩家還是想看到一些關於遊戲內容的評測的。
而比起沒有中文的,小編覺得敷衍的機翻和帶有各種口口口的翻譯才是更加讓人難受的,讓很多新玩家在入手遊戲之後才發現所謂的漢化是這麼個樣子。
不過steam的二元制的評分系統也確實不合理,而v社也一直頭很鐵的不願意加入一個中評來平衡一下。有些遊戲確實不知道該給好評還是差評,比方說遊戲可玩性還不錯,但是優化方面比較差等。
而對於玩家反饋則是採用了三元制系統,也就是贊、踩和歡樂,以前是贊或者踩之後,可以給歡樂,改版後則是只能三選一。
這也一定程度上讓一些非常有趣的評測大受歡迎,因為覺得評測寫的很棒不一定會順手點讚,會心一笑之後往往會順手給上一個歡樂。
如拆遷6號各種有趣的評測。
由此其實可以看出v社對於評測系統的看法是 玩家參與度 > 玩家評測質量 的,而且熱門評測的算法或多或少不單只受到評測是否有價值的影響。
而steam的評測機制也發生了不少改變,新增了許多可以手動更改的篩選條件。
新增了直觀的表格。
更是針對於突然湧現的差評做出了統計。讓玩家能夠直觀的了解到那段時間遊戲發生了什麼問題。
不過評測超過30天就過期這個做法也確實有些簡單粗暴了一些。許多對遊戲內容有著充分分析的老評測卻需要手動再去點出來,也確實有些麻煩。
不過Steam鑑賞家的機制還是非常不錯的,通過群組形式的玩家發布複合制的評測,也擁有了 推薦、不推薦和情報型 的三種評價,經過各種整理髮布之後,可以看到一段自定義的簡評,也是非常不錯的設計。
總的來說小編覺得目前的steam評測系統還是有些不合理的,許多有用的評測都被埋沒了。小夥伴們又是怎麼看的呢?
還在為卡單的問題而煩惱嗎?方便快捷實惠的Steam充值卡供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