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痛失的中央企業總部:超級葛洲壩集團多牛,武漢受益多大

2020-12-23 小鵬財經

中國葛洲壩集團有限公司,隸屬於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督管理的中央企業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能建集團的一級核心子公司。葛洲壩集團是一家集工程建設、工業製造、投資運營、綜合服務為一體的跨國經營企業集團。這家企業最早的駐地是湖北省的宜昌市,這家公司是因為獨自建設了萬裡長江第一壩——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而得名,更是因為承建了世界規模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而聞名世界。為什麼說宜昌市痛失央企總部,武漢市受益很大呢,我們來看看葛洲壩是有多強?

超級葛洲壩集團

葛洲壩集團,2019年實現營收入1099億元,這個成績可以在湖北省排名第四位,大概是宜昌市第一大企業稻花香集團營業收入收入的2倍。葛洲壩還在1997年組建國內水電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湖北省唯一一家營收規模超千億的上市公司,是上證180、新基建50等重要指數樣本股。葛洲壩集團是大型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領域的一家超級中央企業,是我國水利水電建設的「全球名片」,業務涵蓋工程承包、投資、工業製造、金融貿易等多個領域。

核心業務板塊

工程承包領域,擁有水利水電工程、電力工程、公路工程總承包特級資質8項、建築業資質共187項,具備全口徑工程建設專業能力。在投資領域主要涉及海外、交通、房地產開發、水務、文旅等五大平臺。國際業務上遍及全球142個國家和地區,長期位列海外業務量全國前十。工業製造板塊,公司水泥年產能達2600萬噸,擁有全國最大特種水泥生產基地。還是我國民爆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三。公司製造業還涉及蓄冷蓄熱、分布式能源、環保裝備等領域。

武漢總部意味著什麼

有人說葛洲壩集團不就是一個建築公司嗎?一個勞動力密集型的低端產業,總部搬走就搬走好了,有什麼好可惜的。如果你這麼看待葛洲壩集團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葛洲壩集團,是國家創新型企業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1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個院士專家工作站、3個博士後工作站,主編或參編國家及行業標準110多項,榮獲過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一等獎等。總部入駐武漢,意味著一大批的科研院所、創新平臺的進駐,可以為武漢提供的不僅僅是成千上萬的農民工工作崗位,還有數以千計的從百萬年薪到一般白領的高端就業崗位。

為什麼會失去?

對於一個企業發展前景的判斷主要看是否夠引進、留住高端人才。對於很多設在二線城市的超級企業來說這是一個痛點,宜昌相比於武漢,沒有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全國叫得響的理工類的高等院校。除了人才因素,對於企業的高管、員工來說,他們自己和他們子女的教育、醫療等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也是影響他們選擇企業總部駐地的重要因素,武漢在高等教育資源、醫療等基礎設施上的服務能力是宜昌很難比擬的。

痛失總部不是個例

其實優秀企業將總部遷到更大的城市是很普遍的現象,例如中鐵五局從貴州省貴陽市遷到了湖南省長沙市,中鐵隧道局集團從河南省洛陽市遷到了廣東省廣州市,中建二局從河北唐山遷到北京市,中建七局從河南省南陽市遷到了省會鄭州市,中建八局從山東省濟南市遷到了上海市等等。雖然對遷出地城市來說,這是非常大的人才、GDP、稅收收入的損失,但是對企業的發展來說確實是走上了更大的一個舞臺。例如從濟南遷到上海市的中建8局,現在的年營業收入超過2600億元,這是一個可以排到世界500強300名的成績。

留住人才很難

對於宜昌這樣的三線城市來說,本身缺乏自己培養高端人才的能力,沒有985、211的高等院校。如果再失去葛洲壩集團這樣實力雄厚的優質企業,不要說吸引到全國各地985大學畢業的高端人才,就三峽大學等本地高校培養的畢業生恐怕也要孔雀東南飛,去武漢、深圳、北京、上海尋找更好的發展機會。這恐怕幾乎所有的二線及以下城市的煩惱,宜昌、南陽、洛陽這樣弱勢的地級市無法逆轉,GDP排名超過石家莊的強地級市唐山市也無法逆轉,就連濟南、貴陽等省會城市在一線城市的競爭面前也很無力,這是市場規律,也是城市發展的規律。

宜昌市,擁有三峽工程、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的「世界水電之都」城市,還是我國三線建設時期重點建設的工業城市,擁有較為堅實的工業和製造業基礎。與此同時,宜昌市還擁有常住人口410多萬,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具有發展前景的城市。你看好宜昌未來的經濟發展前景嗎?

猜圖:這是宜昌哪個標誌性的建築?

除了我們提到的宜昌搬遷到武漢市的葛洲壩集團之外,您知道湖北還有哪些優秀的企業從原駐地將總部遷到了武漢嗎?也歡迎大家留言補充,歡迎大家關注小鵬財經。

相關焦點

  • 甘肅省痛失超級中央企業總部:中水電第五工程局,成都受益有多大
    ——中國電建集團(股份)公司全資子公司,骨幹成員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現在擁有職工約7200餘人,企業資產總額超過200億元,年施工能力超過200億元。為什麼說甘肅省痛失中國水利水電五局總部呢?我們要從這家企業的輝煌歷史說起
  • 河南洛陽痛失超級中央企業總部:中鐵十五局多牛,上海受益有多大
    中鐵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隸屬於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督管理的世界500強企業中國鐵路建築集團。中鐵十五局集團的實力又有多強呢?這家企業擁有員工2萬多人,總資產規模大概是總部設在鄭州市的中鐵七局近2倍。2014年公司註冊地變更到上海市閘北區,也標誌著這家在洛陽創業發展了30年的中央企業中國鐵建的一級子公司,集團總部正式的告別古都洛陽。超級中鐵十五局中鐵十五局集團,是集設計、施工、科研為一體的國有建築工程總承包集團,擁有鐵路工程、公路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房屋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四特」級。
  • 葛洲壩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曉華 —— 深耕湖北 融入湖北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天縱企業家訪談5月13日,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曉華在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專訪時表示,作為世界500強企業中國能建集團駐鄂子企業,葛洲壩集團將發揮自身資源稟賦和專業優勢,堅持深耕湖北、融入湖北,全力支持湖北打好疫後重振的民生保衛戰、經濟發展戰
  • 總部從河南三門峽遷到鄭州的超級中央企業總部:中鐵十一局有多強
    這家企業是隸屬於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督管理的大型中央企業中國電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級核心子公司,現在公司的註冊地和總部都已經搬到省會城市鄭州市的高新技術開發區。那麼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一工程局實力到底有多強呢?
  • 山東痛失的超級中央企業總部:中建八局實力多強,2600億級的集團
    例如石油化工行業,擁有勝利油田、齊魯石化、青島煉化等中央企業,還有數量和規模都很大的地方民營煉油企業,這也造就了山東省全國的最低油價。還有汽車製造、煤炭、白色家電、農用機械等等。但是提到中國建築強省,似乎山東省很難佔有一席之地,那麼山東為什麼沒有在建築行業上引領全國呢?那麼我們就必須提到一家從濟南遷到上海市的超級企業——中國建築第8工程局。
  • 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與湖北聯投集團共商合作
    他說,經過50年發展,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在大電力、大交通、大建築、大環保等領域積澱了長足優勢,並打造了海外、交通、房地產、水務和文旅五大投資平臺,形成了工程承包與投資雙輪驅動、國際國內協調發展、工業製造創新轉型、金融貿易助力升級的業務格局,企業資產質量、投融資能力穩步提升,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勢頭良好。
  • 解析中央駐鄂企業1:武漢的中國建築第三工程局,無敵多麼寂寞
    而這些堅實的產業基礎基本上都是中央駐湖北的央企為主力構建而成的,特別是省會城市武漢,更是我國中央企業最集中的城市之一。武漢的中央企業很多,例如東風汽車、中國信息科技集團、葛洲壩集團等實力都很強。今天小鵬就給大家分享一個總部設在武漢的低調的超級央企:中國建築第三工程局集團。
  • 三峽、國家能源集團等34家央企與湖北籤約72個項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火力發電網訊:國務院國資委與湖北省委省政府3日共同召開中央企業助力湖北疫後重振發展視頻會,34家中央企業與湖北籤約72個項目,投資總額3277.25億元。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雷鳴山說,三峽集團積極助力湖北疫後重振,已率先在武漢、宜昌、神農架集中開工建設9個共抓長江大保護項目,總投資181億元,提供各類就業崗位8000個。下一步,三峽集團將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支持湖北經濟社會發展一攬子政策,持續加大投資力度,在湖北省生態環保和能源領域投資建設近百個重大項目,總投資超過2000億元。
  • 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與武漢地鐵集團深化合作
    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與武漢地鐵集團深化合作 2020-12-16 20: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北宜昌:葛洲壩三江橋正在緊張有序的維修施工中
    12月21日,湖北宜昌三江橋面上工人正在緊張的施工中。自2020年11月10日,宜昌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發布通告,在11月15日起,對宜昌葛洲壩通往西壩的三江橋進行為期90天的封閉維修並實行交通管制,禁止所有機動車通行。預計在2021年2月全部完工。
  • 運鴻集團、郵政集團等企業向湖北紅十字會捐贈
    國家能源集團表示,下屬企業將嚴格執行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的防疫工作部署要求,加強與地方政府的溝通,密切關注有關疫情信息,開展防疫工作。並進行宣傳,並及時通知其下屬單位和職工。集團在湖北的企業也迅速採取行動,及時建立了疫情監測網絡,加強了各種防疫措施,在特殊時期認真部署電力和熱力防護工作,確保安全生產經營,積極與地方政府合作,打贏新的肺炎疫情防治大戰!
  • 武漢葛洲壩紫郡蘭園公寓怎麼樣_漢陽紫郡蘭園
    武漢葛洲壩紫郡蘭園公寓品牌簡介:  葛洲壩紫郡蘭園項目的開發商——葛洲壩地產。葛洲壩地產成立於2004年,隸屬於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建本項目的是中國最頂級的建築央企「中建三局」,全球最頂級的水利水電工程「三峽大壩」是葛洲壩承建。
  • 宜昌or襄陽,誰是湖北老二?
    說到湖北,除了武漢,這個省會城市之外,還有兩個區域性副省級城市,宜昌和襄陽。這兩個城市也是多年來,一直在比拼,都說自己是湖北老二,那麼到底誰才是湖北老二呢?五個數據說明一切1、車牌號碼:宜昌的車牌號碼為鄂E,而襄陽的的車牌號碼為鄂F,這簡潔的說明了,E>F在湖北,襄陽不如宜昌。
  • 湖北銀行宜昌分行與鑫鼎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為緩解疫情給企業帶來的影響,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鞏固、加強銀企交流合作平臺,加密深層次對接,有效落實政銀企信息溝通、資金銜接和金融服務,7月11日下午,湖北銀行宜昌分行、鑫鼎集團銀企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鑫鼎集團舉行。湖北銀行為鑫鼎集團增加授信5億元,並提供一攬子金融對接服務。
  • 寶藏湖北,荊楚印象 ▏宜昌,如果你來一定愛上她!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運行造成巨大衝擊,也為中小微企業經營發展帶來嚴峻挑戰。湖北企業身處疫情中心,更是舉步維艱。為助力湖北企業更好地復工復產,武漢百捷百度營銷(湖北)服務中心開展了「荊楚印象 城市傳『企』」活動,以企業生存故事見湖北人文情懷,也用鏗鏘有力的奮鬥足跡展現出新時代背景下的荊楚精神。
  • 湖北「金種子」企業名單出爐:武漢入選企業最多(附完整名單)
    」企業名單,100家企業進入重點上市後備梯隊。   除神農架外,各市州均有企業入圍。100家「金種子」企業中,48家來自武漢,襄陽6家,宜昌8家,黃石5家,荊州4家,十堰5家,孝感5家,荊門5家,隨州4家,鄂州1家,黃岡2家,鹹寧2家,恩施1家,仙桃2家,潛江1家,天門1家。
  • 「三峽門戶」湖北宜昌市您了解嗎?宜昌5所高校竟然都有三峽字樣
    宜昌是三峽工程、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所在地,被譽為「世界水電之都」。宜昌現轄5區3市5縣和1個國家級高新區,國土面積2.1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413.79萬人,戶籍人口390.94萬人。(宜昌)和原湖北三峽學院於2000年5月25日合併組建。
  • 2020年湖北宜昌部分高中統招錄取分數線
    宜昌市夷陵中學統招分數線634分、中英班分數線615分宜昌古稱夷陵,因「山至此而陵,水至此而夷」而得名,夷陵中學挹峽江之靈氣,得東山之朝陽,鍾靈毓秀,人傑地靈,享譽荊楚。學校始創於1962年,名曰「勝利中學」;1970年更名為宜昌市第十七中學;1972年遷址城區果園一路;1978年,學校再次更名為宜昌師專附屬中學,成為宜昌地區直屬重點中學;1980年,學校再次更名為「宜昌地區夷陵中學」,被湖北省教育局確定為湖北省首批辦好的23所重點高中之一,1992年宜昌地市合併,學校最後定名為「宜昌市夷陵中學」。
  • 湖北「潛力最大」的城市,有望成為下一個武漢,今是湖北第二城
    被認為是湖北省最低調的潛力最大的城市,另外,該市目前是湖北第二城市,預計將成為下一個武漢,它就是宜昌市。宜昌是古代夷陵,位於湖北省西南部和長江上中遊分界線處,建設歷史超過2000年,「宜昌」的名字始於東晉,市建制始於解放初期,在1992年成立地級市,市總面積為2萬1千平方公裡,市內面積為4249平方公裡,截至2013年底,宜昌市建設區面積達150平方公裡,市內戶籍區120萬人,常住人口415萬人。
  • 宜昌10家企業上榜
    除神農架外,各市州均有企業入圍。100家「金種子」企業中,宜昌有8家。53家「科創板種子」企業中,宜昌有2家。近年來,湖北省實施「上市倍增計劃」,出臺推進企業上市的系列政策措施,並建立起「金種子」「科創板種子」等上市企業後備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