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9央視紀錄頻道
今晚22:00檔
重磅推出《2020 我們的脫貧故事》
之《落地生根》(上)
向脫貧攻堅的奮鬥者
致敬!
這裡風景如畫,但曾交通隔絕;這裡民風淳樸,但村民們長期與貧困相伴。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偉大進程中,沙瓦 — 這個位於怒江之畔、大山之巔夢幻般的小村莊,一個個真實而感人的故事正悄然發生~~~
《2020 我們的脫貧故事》之落地生根(上)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2020 我們的脫貧故事》第八集 先導片
雲南怒江傈僳自治州是我國深度貧困的「三區三州」之一,怒江州福貢縣沙瓦村地處怒江大峽谷深處的高山之巔。
2017年以前,這裡沒有公路,村民們沿襲著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
《2020 我們的脫貧故事》之落地生根(上)
村民們說:只要政府幫我們修一條路,我們一定能夠脫貧!但這條路能修嗎?如果通了路就能夠脫貧嗎?沙瓦村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2020年
是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之年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
推出系列紀錄片
《2020 我們的脫貧故事》
《2020 我們的脫貧故事》之落地生根(上)
《2020 我們的脫貧故事》
一共10集
本周六、周日22:00
CCTV-9將播出
《落地生根》(上)、(下)
歷時四年、傾情打造的
精品紀錄片《落地生根》
由國家廣電總局指導創作
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
雲南廣播電視臺
央視紀錄頻道聯合出品
一定記得收看!
《2020 我們的脫貧故事》之落地生根(上)
下面小編為您揭秘
這部紀錄片背後
鮮為人知的故事
《落地生根》
——精準扶貧「落地生根」
《2020 我們的脫貧故事》之落地生根(上)
2017年3月,由雲南廣播電視臺組織實施,央視導演柴紅芳,攝像師安同慶、王童,錄音師焦磊,助理張小楠、餘小龍、畢喜、江大海,後期剪輯師孫凡舒、邱學奎、劉宇、向文華等,深入怒江州福貢縣匹河鄉沙瓦村,克服諸多困難障礙,與村民融為一體,一拍就是四年,完成了他們想做的「有意義和正確的事」。通過他們的鏡頭,讓我們看到了脫貧攻堅第一線最真實、最生動、最感人的故事。
《2020 我們的脫貧故事》之落地生根(上)
(導演 柴紅芳)
「有生命力的紀錄片一定是見人見事見社會的,只有把地點選好、人物落位,故事才可以拉開大幕漸進講述,紀錄片才能講述得有根基。」基於這樣的想法,柴紅芳導演投入到《落地生根》的創作策劃中。
《2020 我們的脫貧故事》之落地生根(上)
2017年的沙瓦村,沒有公路,不通網絡,幾乎與世隔絕,全村228戶800多人幾乎全是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但在柴紅芳看來,這裡的村民勤勞、善良、非常淳樸,而且非常團結、樂於助人,懂得用分享的態度對待生活。
《2020 我們的脫貧故事》之落地生根(上)
2017年 5月17日是一個烙在柴紅芳導演心上的日子。這天,攝製組帶著雲南臺技術部門配備好的沉重拍攝器材,人背馬馱,在泥濘、陡峭的山路上冒雨艱難前行5個多小時,終於到達沙瓦村,並從此駐紮下來。
《2020 我們的脫貧故事》之落地生根(上)
四年來,攝製組經歷了重重困難,但無一人離開,這讓柴紅芳導演非常欣慰、深為感動。她說:「這裡發生的事感動著我們,教育著我們。脫貧攻堅和打仗一樣,非常艱苦,需要堅定的信念,需要付出很大犧牲。熱愛,就意味著堅守,因為我們是紀錄片人,在習總書記號召下,奔赴脫貧攻堅戰場的戰士,講脫貧攻堅故事,記錄下這一偉大壯舉,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
編輯:丹 妮
責任編輯:宋力錦
監製:沐利芸
頻道總監:朵 翔
總編審:李曉風
總編輯:李 茜
出品人/總監製:和亞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