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雖然是屬於東亞文化圈內的國家,大部分的習俗以及習慣與我們極為相似。但是因為地理因素以及歷史原因,雖然有部分文化十分相似,但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卻產生了巨大的差異。其中一項較小的差異就是,入室內到底要不要脫鞋。在我們國家而言,入室內只需要換鞋,但是脫鞋的話就不必了,然而對於日本人而言,入室內脫鞋是一種對他人的尊重。
日本人在室內脫鞋這件事情極為看重。他們會將鞋子進行分類,分成室外鞋和室內鞋。像在一些公眾場合,比如:學校,圖書館,健身館之類的公共區域,入內就需要換一雙專供室內使用的室內鞋。如果是進入到一些較為傳統的日式建築的時候,這就要求了客人在進入室內之前就將鞋子脫掉,赤足或者只穿著襪子進入室內。
這是因為日式建築裡面大多都是木竹製作的地板,在室內的時候都要席地而坐。無論是哪種坐姿,坐在地板上的時候,鞋子就成為了阻礙。而且因為大多數的日常用品都是放在了地上,穿著鞋子進去容易將灰塵以及髒東西帶進榻榻米,這樣就導致了日本養成了不穿鞋子入室內的習慣,即使穿鞋,也會穿專門的室內鞋。同時,日本人會覺得穿著鞋子在室內行走會發出聲音,因此打擾到他人是一件很失禮的行為,這就更加嚴格地規定了入室內必須拖鞋的規矩。
不過眾所周知,有不少的朋友都飽受腳氣的困擾,不敢在公眾場合拖鞋休息。作為與我們生活習性相近的日本人也會有不少的人會有和我們相似的煩惱,網友們不禁大呼:他們不怕腳臭的嗎?
實話說,日本人患有腳氣的人數並不少。而且對於這種室內脫鞋的習俗,則會將這樣的缺陷無限放大。然而日本人是一個極為注重「禮節」的民族,能將不打擾他人作為人生準則的民族是不可能當面指出對方的缺陷的,只能默默地忍受。而且在日本,治腳臭差不多是一項全民參與的整治活動,還因此整理出了一套如何在不落客人面子的情況下減輕室內氣味的方法。所以這項習俗才得以保存至今。
不過這種入室內需要脫鞋的習慣大概只有日本是通用的,其他地方的規矩還是得看主人的喜好作為判斷標準,同樣的做法在別的國家可能變成了對主人的不敬。這些迥異的風土人情才是出國旅遊的樂趣所在,你們是否也這麼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