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藍的天空,金黃的陽光灑滿校園,雖已初冬,但此時的南方秋意正濃。它帶著金黃的收穫,邁著輕盈的腳步,笑盈盈地來到東門實驗小學,與師生們歡歌笑語。
11月11日下午,東門實小五年級的師生們在朱子廊和籠式足球場舉行了一場「開市啦——跳蚤市場 變廢為寶」為主題的中隊活動。學生們帶上家裡閒置有用的物品:毛茸茸的布娃娃,可愛的玩偶,漂亮的文具,嶄新的書籍和精緻的手工藝品,還有那吸人眼球的海報,令大家看得眼花繚亂。他們集市擺攤,經營買賣,吆喝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
你看,攤位上有賣毛茸茸的布娃娃,精緻的小手工品,威風凜凜的變形金剛……讓大家看得眼花繚亂。
你聽,此起彼伏的吆喝聲一陣又一陣,一浪蓋過一浪。為招攬顧客,各位「小老闆」們個個使出渾身解數,盡力地推銷起自己物美價廉的商品。連老師和海都報的小記者們都被他們深深地吸引。
「來,來,來,這裡的商品貨真價實,物美價廉,歡迎前來選購!」
「快來看,快來瞧,可愛的玩偶,精美的工藝品,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
「大家快來買,慶祝雙十一,本小鋪的商品打八折,錯過了還要再等一年!」
別看他們都還只是小學生,可做起「地攤小生意」來卻有模有樣,一點兒也不含糊。而「小淘客們」有的在傾聽「小老闆」聲情並茂的介紹,有的在仔細端詳著自己看上物品,有的還在小店鋪中來回穿梭尋找自己心愛的寶貝。
此次活動,鍛鍊了學生們的口語表達和交際能力,增強了學生們的公平意識和理財能力,培養了學生們的節儉美德和環保意識,讓學生們體驗到勞動的付出與艱辛。
東門實小五年一班 蔡佳淇
當聽到班主任王老師告訴我們,這周星期三我們要舉行一場「跳蚤市場,變廢為寶」的活動,話音剛落,全班都沸騰起來,大家無比的興奮。
11月11日,同學們在幾天興奮又漫長的等待中終於盼來了跳蚤市場的開市。下午第二節課上課鈴聲一響,同學們就拎著準備好的大包小包,欣喜若狂地走向北操場的朱子長廊。我們班分成了幾個小組,每組都有各自的攤位。大家一到操場都迫不及待地擺好物品,我們組的物品有:文具、木頭擺件、發箍、米小圈讀本、四大名著、布娃娃等等。
一眼望去,全場人頭攢動,商品琳琅滿目,看得我眼花繚亂。買賣開始啦,吆喝聲此起彼伏,但我卻發現,大多都是男同學在吆喝,女同學都很斯文地在攤點等待顧客的光臨。看——我們鄰居店的小楊同學,正賣力大聲叫嚷著「快來買,快來買哦,我們的東西很好哦!」那聲音真是響徹雲霄!我們幾位女同學都豎起了大拇指,內心地佩服他。俗話說「姐妹齊心,其力斷金」,經過我們小組的共同努力,最終我們小店也成績斐然,賣出了八個娃娃、兩支鉛筆、一支鋼筆和一個桌面擺件。大家都高興得手舞足蹈。
後來,輪到我們主動出擊了。我揣上掙到的錢,開始在「市場」上來回穿梭,看有沒有我心儀的東西。逛了一圈,我發現大家取得店名都各具特色:「要啥有啥」、「點甜小鋪」「10號便利店」「很有的攤位」「琋琋小鋪」等等。點甜小鋪那裡飄出吆喝聲「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不買別後悔!」因為吆喝聲吸引了眾多同學來圍觀,這個小鋪的人是最多的,應該生意也是最好的吧。走著走著,我看見一個芭蕾公主的擺件,她頭髮綁成一個包子頭,芭蕾的手勢,粉紅的芭蕾舞裙,腳背立得直直的,像是要飛起來一樣,整體看起來漂亮極了。一下子,我就被它迷住了,心被虜獲了。沒多思考,我就決定把她買下來。買完後,我又高高興興地逛了幾家小鋪,最後才心滿意足地回到了攤位。
跳蚤市場在歡聲笑語中結束了,看著手裡的「戰利品」,我既高興又興奮,通過這次的活動,我更能體會會父母掙錢的不易,理解父母勞動的辛苦。這次的活動真是太有意義啦!
東門實小五年一班 高藝萍
今天,我們學校舉行了一場特殊的活動——「跳蚤市場,變廢為寶」。
最吸引我的是「點甜小鋪」,她們的店牌很漂亮 ,讓人一看到就駐足觀賞。她們賣的東西很精緻,可愛的布娃娃、漂亮的玩偶、漂亮的文具,很多「小顧客」們都上前購買。
就在我旁邊的那組小鋪,他們賣的都是小玩具,小皮筋等玩意兒。這些物品,不僅價格實惠,而且還很可愛,讓我很羨慕,忍不住地想到他們店裡逛一逛。
「啊,我的店裡來客人了!」我高興不已。那位「小顧客」左看右看,沒有找到他喜歡的東西,就走了。我的心暗淡了下來。不久,一位同學向我走來,他推薦我買一枚手工書籤。他像一名導遊的解說員,又像是一名小小演說家,胸有成竹地跟我介紹書籤的美觀、夾在書本的妙處……我禁不住他的「誘惑」,欣喜地買下這枚心愛的書籤。我心想:要不我也去宣傳宣傳,說不定還能同工異曲滿載而歸呢!於是,我就想了想介紹的解說詞,壯了壯膽,開始吆喝叫賣起來。經過我的一番努力,我帶來的東西也一件一件地成功賣出去了,也賺到了一點點小零錢,心裡更是樂開了花。
時間過得很快,馬上就要收攤了。同學們開啟了買一送一「活動時間」,爭分奪秒地賣著自己手上剩餘的東西。趁著這個好機會,我也去買了一些。回到班級,我發現,同學們個個都是笑容滿面、沾沾自喜。我心情也特別開心,每一秒都在回憶著剛剛的那快樂幸福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