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大學,在發展進程中是前進還是倒退都特別受人關注,特別是知名度比較高的大學。這些大學在五六十年代中,是當時老一輩人為理想奮鬥的知識殿堂,但是現在的高校,經歷了多次的大學合併,隨著社會發展而進行創新,再加上國家政策的原因,實力迅速發展,漸漸超越了這些老牌高校,十分的令人唏噓。
今天要說的這所高校,發展到如今,漸漸地成為了近些年發展十分緩慢,實力被眾多高校超越的大學,同時也受制於當地的經濟水平、地理位置,常常在招生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甚至給當地造成人才流失,這所大學就是吉林大學。
眾所周知,吉林地處東北,是我國的老牌重工業基地,在新中國建設時期,作為我國的大後方,為全國各地提供了充足的物資,自然而然,這裡的人才需求量也很大,因此這裡的高校在當時拔地而起。其中,吉林的高校數量在東北排名第一,而吉林大學成為了該省最受歡迎、實力最強的大學。
這所大學從寂寂無名的省屬大學到經歷院系調整,成為了黨建立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在當時就被確定為國家重點大學,在綜合性大學中,這所大學的實力排名第八,在華東大學、四川大學、山東大學、廈門大學之上。
但是這個時期,也成為了學校的分水嶺,學校因為瘋狂的合併,院系龐雜,生源質量、以及管理的精細程度也受到很大的影響,主要是呈現出下降的趨勢,在眾人看來,大而不強。
而且逐漸在各大榜單中名次下滑,學校在校友版排名中位列19,在軟科版本排名榜中,排名24,與之前排名前十的時期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另外,雖然學校合併了當地很多的強校,這些學校的重點專業成為了吉林大學的招牌,但是卻沒有達到學科評估的A+等級,成績最好的專業就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化學,這兩個學科達到了A級,但是作為傳統法學院校代表、理工科院校重點大學,法學、機械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專業,只是達到了A-的水平;臨床醫學僅有B級的水平,十分的尷尬。
近些年來,隨著東北地區資源優勢喪失,產業經濟發展頹勢,經濟下滑,導致人才流失嚴重,吉大受到的影響也很大,實力下降成為了無法改變的事實。
如今的吉大,也在尋找新的辦學模式,在珠海設立分校、建立研究院,並且參與多國家級項目,相信不久的未來,學校會在這個過程中找到新的發展方式,把學校的規模大的劣勢扭轉為優勢!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