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在鄭州伏羲山的一線天景區松木棧道上,來了幾個景區工作人員,七手八腳的安裝上了幾臺電子秤,原來他們要對山裡的野猴子進行體檢,為什麼要體檢呢?因為這野猴群猴子得了肥胖症,需要對他們進行減肥了。
話說三十幾年前,這一線天景區還是個普通的山谷,既沒有今天的棧道和吊橋,更沒有猴子,只有深山老林和峽谷中的一條清淡的小河在潺潺流淌。1985年,當地搞旅遊資源開發,才在一線天建起了風景區。當時風景區建起來的時候,沒有什麼特色,也就沒有什麼遊客來這裡玩耍,生意很冷清,大家就集思廣益,想辦法,一次意外的發現,讓景區管理部門來了靈感。
原來深山峽谷裡邊有一條清澈的小溪,工作人員發現,幾群深山裡的野猴子,每天都會來小溪裡喝水,天熱的時候,還會有更多的猴子來小溪裡洗澡戲耍。那個情景非常有趣,算得上是一道獨特的風景。景區管理人員就想,如果遊客也能看到這樣的情形,那一定會很感興趣。只是這些野猴子一見人就會跑開,就是不跑,他們喝完水,洗完澡,就跑回深山裡樹上去了。那怎麼樣才能讓這群野猴子留下來吸引遊客呢?想來想去就想起來了一個好辦法,都說猴子嘴饞,咱們每天給它們送吃的,說不定這些傢伙就能留下來。
接下來景區管理人員就找了許多猴子愛吃的東西,開始實施引誘猴子出山的計劃。一開始猴子們對景區工作人員,還有戒備心理,只要有人在食物邊上,它們就不會過來吃東西。可是到了嚴冬之後,山上沒有什麼果子吃,加上猴子後來也發現,這些人並沒有惡意,那膽子慢慢就大了起來。只要一看到工作人員帶著食物來,猴子們就會主動向前要東西吃,再後來每天只要一到點,猴子們就會從深山出來等著工作人員發福利,哪天要是工作人員去晚了,那猴子們還會打上門來興師問罪,它們就到工作站去敲門敲窗戶,或者是在房頂上亂蹦亂跳,好像是在說:你們這些管理人員怎麼還不起床?
總之,景區的引猴計劃是大獲成功。每天一到點就會有幾群猴子來到景區上班,像這樣的景象,在其他景區是很少能看到的。果然在這群猴子的帶動下,一線天景區慢慢就活躍了起來,每天都有大批遊客專門到這裡看猴玩猴,不少遊客還帶著各種食物來餵猴子。這時間一長,這猴子連生人都不怕了,每天就在前邊的樹上盯著看遊客手裡拿的什麼東西?看是食物啊,還是飲料?每天就等著遊客把好吃好喝的送上門來。
而遊客們也在餵猴子的時候,跟猴子親密接觸,把它們做成朋友而進行互動,還有一種非常親切的感覺。一開始猴子們還只是等著遊客們喂,後來他們的臉皮越來越厚,膽子越來越大,只要看到來了遊客,上去抱著大腿就管人要吃的,有的猴子你要是不給,直接到遊客包裡去搶吃的,那個場面你甭提有多好玩了。為了照顧這群猴子,景區還抽調了專門人員,成立了猴區管理站,這些專職人員就是專職的猴保姆,除了餵猴,還要統計猴子的數量,查看有沒有受傷生病的情況。猴子們也算是過得逍遙自在舒舒坦坦。
而就在去年初的時候,管理站的工作人員發現,這群猴子,突然有點不大對勁,他們一個個懶洋洋的都不愛動,變得無精打採。我們知道猴子的天性,就是愛動,蹦蹦跳跳,沒個消停的時候。這猴子出了這種狀況,到底是怎麼了?難道得了傳染病?工作人員不由得就緊張起來了,他們就趕快到大學裡請來了專家教授,要給猴子做體檢,這就有了開始的一幕。
那要給猴子做體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猴子還保持著它的野性,不會自覺的到磅秤上體檢體重,猴子一看到磅秤,就躲得遠遠的,這時工作人員發現一隻年輕的猴子沒走,站在附近一直觀察。工作人員靈機一動,就拿來幾顆這猴子最愛吃的花生米,就放在了稱臺上,這猴子一看到花生米就不淡定了,一步步挪到了秤邊上,可是這猴子狡猾的很,只伸手抓花生米吃,就是不站在稱臺上。這時候工作人員就把花生米放在秤錶盤上,猴子要想吃到花生米,就必須站在秤臺上不可。
這招還真管用,為了吃到花生米,猴子就乖乖地站到了秤臺上,伸手到稱盤裡抅那些花生米,這時候工作人員趕緊記下了錶盤的數字。雌性猴十公斤重,這是正常的。有一隻母猴重達16公斤,專家認為這猴子的體重,就相當於個一米六的姑娘,體重150斤,絕對算個大胖子。而後邊又來了多隻猴子都遠遠超過20公斤。其餘的猴子通過目測進行了估算,結果一圈下來這群猴子80%超過了正常的體重。這一線天的猴子可以稱得上一個個是胖墩。
專家就認為這猴子無精打採,懶洋洋的原來是這身上的膘給鬧的。後來經過認真的體檢發現猴子的身體狀況不容樂觀,因為他們經常吃遊客帶來的這水果、高脂肪、膨化食品、高糖食物。嘴裡嚼個不停,整天胡吃海塞,能不胖嗎?能不得"三高"嗎?
伏羲山一線天的猴子也得了三高,高血脂,高血栓,肥胖症。找到了原因,下邊就是給猴子們減肥,減肥的措施也仿照人類,控制他們的食慾,不但每天減少給猴子的餵食量,也勸遊客們不要再拿食物餵猴子。可是發現猴子們還在偷偷地吃東西,原來很多遊客,非常喜愛猴子,帶著煮熟的雞蛋,點心,糖果,趁工作人員不注意的時候,偷偷的餵猴子。由於工作人員少,不能都跟著遊客,結果控制食量的這一招失敗了。只得另想辦法。
於是就群策群力,想出更有效的辦法,就是採用運動療法。就是才用派人把它們趕回深山老林,讓他們自己去找更健康的食物。猴子們不知道效果如何,可遊客倒是有意見了,因為他們是衝著零距離接觸猴子來的,見不到猴子,他們的錢不是白花了嗎?遊客們就投訴他們景區,結果上級發話還是讓猴子每天到景區來吧!而猴子一上班,它們就又從遊客的手裡弄到吃的,結果這一招又失敗了。這時又有人出了一個狠招,讓猴子吃減肥藥。
這些藥怎麼讓猴子服呢?強行灌藥,不行,這麼多猴子也是沒有辦法一隻只得去灌,最後工作人員想起了一個好辦法,把減肥藥放在各種飲料裡,然後把飲料隨手放在景區的各條路上,這猴子一看有飲料,就自覺地熟練的打開喝了起來。
光讓猴子吃藥減肥,這個也不是好辦法,還要讓猴子吃上既能減肥又有營養的食物,最後,專家們根據猴子的生活習性和消化系統功能,研製出了一種猴子特供營養套餐,這種套餐是由玉米、花生米、葡萄乾,紅薯乾等做成,糖分和脂肪含量少,熱量低,不但綠色健康,更重要的是它特別對猴子們的胃口,而發放食物的辦法也由遊客們來限量發給猴子,而不允許遊客們再發自帶的食物。
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個月過去了,遊客們在樹林間又可以看到輕盈跳躍的猴子身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