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0月20日訊(記者 楊暢)近日,多家金融科技公司更名,小米數科改為「天星數科」,同程金融改為「同程數科」。值得關注的是,年內已有多家金融科技公司更名「數字科技」。
對此,有專家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這些企業更名,很可能是在強監管下出於「政策和法律合規」的考慮,隨著監管趨嚴,金融科技公司改名數字科技是一個大趨勢。此外,這體現出金融科技公司在回歸科技的本源。科技公司最大優勢是科技,金融機構最大優勢是資金和牌照,行業可能下一步會體現出「融合發展」的趨勢。
年內多家金融科技公司更名
10月18日,小米集團旗下小米數科對外宣布品牌升級為天星數科,聚焦聚力做好三件事情——運用數字科技手段服務產業中實體企業的金融需求,服務金融機構的轉型升級以及服務個人消費者。這已是該公司第二次名稱變更。去年9月,小米支付運營主體北京小米支付技術有限公司企業名稱變更為小米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10月16日,同程集團旗下旅遊產業金融科技服務平臺同程金服宣布正式更名為同程數科,將繼續助力加快推進我國旅遊產業的數位化轉型。據了解,更名後的同程數科,對內加碼技術實力,強化技術驅動戰略;對外輸出科技,賦能旅遊產業,藉助科技手段更加廣泛而細緻地服務我國旅遊產業。
除上述二公司外,今年年內有多家金融科技公司均進行了名稱變更。螞蟻金服也變更為「螞蟻科技」,2020年7月,螞蟻金服運營主體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變更企業名稱,變更後為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8月7日,金融科技公司360金融正式對外公布品牌升級,啟用「360數科」為新品牌。9月24日,金融科技公司薩摩耶金服品牌升級,更名為「薩摩耶數科」。
此外,早在2018年9月,京東金融就變更為「京東數科」。京東金融負責人當時對媒體表示:「我們認為數字科技更能體現公司的定位,所以在新媒體端,嘗試用『京東數科』這個名字跟行業和用戶進行交流。 」
重新定位「回歸科技本源」
關於上述「金融科技公司更名並強調技術輸出」的現象,中國網財經記者對業內專家進行了採訪。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詩強表示:「企業改名可能更多的是從法律合規角度考慮,重新進行了業務定位——不再刻意強調自身的金融屬性,而是為金融機構提供科技和大數據輸出服務,降低企業經營的整體風險。」
王詩強稱:「金融業務是一個強監管的業務,政治和法律合規風險較大。這也導致這類企業上市後市盈利較低,整體市值較低。而數字科技業務正好相反,政治和法律合規風險較小,且屬於國家政策鼓勵的方向,即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與大數據科技公司合作,提升自身的實力,來服務小微企業和個人,踐行普惠金融。」
此外,中國社科院金融所法與金融室副主任尹振濤談到:「從更名,可以感覺到金融科技公司在回歸科技的本源,這是自身發展和市場規律的體現。在《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管理暫行辦法》等規定下,科技公司在開展金融科技業務時承擔的監管壓力較高。科技公司也意識到,在新的監管業態下,要更好的開展業務,需要著重發揮科技優勢。」
尹振濤還表示:「在近幾年金融科技行業發展過程中,科技公司發現自身最大優勢是科技,而金融機構最大優勢是資金和牌照,行業下一步可能會體現出「融合發展」的趨勢。」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來源:中國網財經
更多內容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