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全家桶:iPhone只是終端之一,蘋果生態能實現多少生產力?

2020-12-09 數碼橘星人

每年新iPhone出來,都會有很多相應的評測,不過真的做完了評測才發現,iPhone只是蘋果生態系統環節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只是單獨評測機器,其實只相當於測試了一半。

一套完整的蘋果全家桶能帶來什麼體驗?又能有多少生產力?

iPhone

大部分用戶首先接觸到的全家桶都是從iPhone開始的

如果只是單獨使用一臺iPhone,使用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和Android機型的每一項配置來進行對比,會發現iPhone沒有快充,也沒有高刷新率,續航也只有超大杯才能達到安卓旗艦手機的正常水平。而iPhone特有的色彩管理,優秀的屏幕等方面則很難有所體驗。剩下的也只有強勁的性能和「只剩下iOS了」的系統優勢,但這個系統優勢,單獨一臺iPhone能體驗的恐怕也只是「無流氓軟體,不容易卡頓,系統過渡動畫流暢」和「功能少可玩性低缺少人性化設置」這幾項了。

在周圍都是Windows和Android的環境中,iPhone就仿佛一個孤島,和任何設備交互時都只能用最麻煩,最不便捷的操作方式來進行。聽說iPhone12拍攝視頻能力很強?那又有什麼用,拷貝到電腦裡都很麻煩,然後HDR格式還未必能有良好的兼容性,剪輯和播放都是問題。此時能有好的體驗就怪了。

iPad

如果再加上一臺iPad,情況就不一樣了,生態系統的作用開始逐漸體現出來了。此時學習註冊使用Apple ID將會是比較必備的操作了。

想要入門輕便有iPad mini,想要性能強悍有iPad Pro可以選擇,作為蘋果生態中性價比最高的設備,iPad的產品線十分豐富,可以按需選擇。

當iPhone和iPad配合使用時,兩者會有一種整體性,可以安裝一樣的程序,登陸同一個微信,閱讀同樣的書籍,保持同樣的進度,編輯同樣的文檔。接力和隔空投送讓iPhone和iPad就仿佛同一個設備的兩塊屏幕一樣。

如果喜歡拍攝,打開iCloud相冊,還可以享受到iPhone拍攝的照片視頻完全自動的在iPad上回放,編輯,分享。完全不會有任何色彩管理和格式兼容性方面的顧慮了。

還可以打開信息的轉發功能,iPhone收到的簡訊驗證碼會自動轉發同步到iPad上面,在iPad上需要驗證碼的時候是不需要查看手機的。如果再打開來電的同步接聽功能,就連接電話也可以用iPad搞定了。

iPad的全套配件

想要更多的功能,可以給iPad配置一根Apple Pencil,這樣iPad就有了批註和繪畫,書寫的功能。

如果想要加強文字錄入的能力,還可以配置鍵盤,想要娛樂性可以配置手柄,此時的iPad可以勝任一部分創意設計生產力應用和基礎的文字錄入工作。

iPadOS來完成這些事情還有一些基礎,如果想要更進一步的需求,就需要有一臺真正的電腦了。

Mac

當擁有了Mac系統時,全家桶的幾個核心配件基本就是「湊齊了」,iPad可以做的事情幾乎都可以做到一半後直接在Mac上繼續進行後續應用。

iPad和iPhone編輯了一半的文檔可以在Mac上進行後續的進一步處理

iPad和iPhone瀏覽了一半的網頁,通過接力在Mac上也可以直接跳轉,照片相冊同步等更是不在話下。

iPad還可以通過隨航功能作為Mac系統的無線外置顯示器,當Mac需要照片和掃描文檔時也可以直接調用iPhone,iPad的攝像頭來使用。

通過iCloud,還可以同時訪問一個iCloud雲盤,甚至連Mac的桌面的文件都是保存在iCloud的,其他設備可以隨時訪問,編輯。

這樣Mac上進行生產力應用的時候,可以方便的調用iPad和iPhone的設備,也可以和iOS系統的設備配合互補。這樣每一個設備都不是核心,卻又都是核心,iPhone,iPad和Mac更像是同一個系統中的三個不同的屏幕和輸入設備。這個體驗在ARM核心的M1 MacBook發售後,就更加明確了。

Apple Watch

當全家桶套裝湊到這裡,可能會想要補齊另外幾個配件了。

Apple Watch在全家桶中的核心作用並不大,更像是iPhone的一個延展配件和健康管理工具。

它可以接收iPhone的推送,蜂窩版可以獨自接打電話,還可以給Mac系統解鎖,但更多的還是Apple Watch作為智能手錶使用的功能,屬於利用完整的生態系統來使用的一款可穿戴設備,不是全家桶必備,但如果使用蘋果的全家桶還想要一個智能手錶,那麼也只有Apple Watch才是最合適的選擇。

AirPods

用了這麼多的設備,當然需要搭配一款耳機來使用了。

AirPods系列產品哪怕不搭配蘋果的生態系統也仍然是最好用的藍牙無線耳機之一。不論是搭配安卓設備還是Windows設備甚至時switch,該有的功能也幾乎一樣沒少,但如果搭配蘋果的全家桶來使用,將會有非常美妙的體驗。

它會在和全家桶的任何一個設備配對之後,可以在全家桶每一個設備之間隨意的切換,iOS14之後更是在iPhone和iPad上做到了完全自動的切換。

比如用正在用iPad播放音樂或視頻時iPhone來電話了,選擇iPhone接聽後AirPods會自動的切換到iPhone上,而掛斷電話重新點擊iPad繼續播放的時候,則又會自動的切換回iPad上面。

自然,如果有好幾部設備在一起,那麼打開蓋子取出AirPods的時候也並不需要手動在設備上選擇連接了,直接在想要播放的設備上播放聲音,AirPods就會自動的連接到這臺設備上了。

如果是AirPods Pro,在iOS14以上的設備上還會有空間音頻效果,播放視頻的時候會有神奇的聲音隨著頭部的轉動而改變的空間定位效果。

其他

最後如果還有進一步的需求,還有作為智能家居控制中樞和Siri設備的HomePod

以及國內不能直接用的最強機頂盒Apple TV

至此蘋果的全家桶算是配齊了

整合起來的iCloud

其實光有硬體是沒什麼意義的,還需要一個核心來將硬體都整合起來。這就是iCloud。

前面提到的幾乎所有的全家桶設備相互配合,使用的功能,都是通過iCloud來實現的,iCloud這些設備中的核心,而其他不論是Mac,還是iPhone,iPad,甚至是Apple Watch,AirPods等,都是這個生態系統中的一個終端,一塊屏幕。

設備間共享相冊需要iCloud,共享簡訊,接打電話需要iCloud

,協同工作非常核心的接力也需要iCloud

,然後app保存的一切文件也都保存在iCloud

中。蘋果設備的存儲空間價格很高,也只有配合iCloud才能共享使用2TB的雲端磁碟空間。

所以,全家桶的最後一個環節,是打開iCloud

空間服務。

圍繞著iCloud的這套生態系統,也得以讓iPhone可以實現安卓設備很難實現或很不方便配置的體驗,也讓iPhone和蘋果的設備有一種獨特的核心競爭力。

為什麼要湊全家桶

首先生產力來講,雖然蘋果一直在推iPadOS,但真正的專業生產力系統仍然是macOS,所以這樣其實問題就很簡單了:

如果你的日常生產力應用使用macOS可以完全滿足的話,那麼蘋果的全家桶將會極大的方便日常的工作效率。

但如果macOS無法滿足生產力需求,必須要使用和Apple生態並無交集的windows軟體生態的話,自然蘋果的全家桶也就談不上對生產力有什麼幫助了。

所以並不是「湊全家桶」,而是選購手機時選iPhone,之後需要平板電腦時選iPad,更新電腦配置時,根據自身需求選擇了macOS平臺的電腦,之後平時佩戴耳機手錶也選AirPods和Apple Watch,家裡需要一個藍牙音箱了,再買個HomePod這樣子的過程。

每次說到蘋果的全家桶,總有一種說法是「全家桶價格昂貴,一整套下來要多少多少錢」。但其實這種說法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因為手機是必需品,平板電腦和桌面級PC也都是按需購買的娛樂及生產力工具,耳機,手錶,音箱等更是工作生活中常用的配件工具。難道不買蘋果的全家桶,就不需要電腦平板手錶等設備了嗎?一樣也需要選擇吧。

需要買電腦的人也一樣會買X86的電腦,需要買平板會買安卓或微軟的平板,需要手錶等隨身配件也會去選購其他智能手錶,耳機,音響也可能會挑選一臺bose音箱,這些加起來其實價格是差不多,或者更高的,

入門款全家桶基礎配置

既然談到了價格,就像聊聊最入門的「全家桶基礎款」。頂配全當然不用多說,照著pro買就是了,但入門版其實也很有意思的。iPhone SE+iPad mini5+AirPods就可以組成最基礎的全家桶了,屏幕也是最小的。

這一套全採用入門級機型的全家桶,官方價格在7000元左右,而如果考慮三方渠道現在價格,實際上5000多元就可以配齊一整套手機+平板電腦+耳機的配置的。可以體驗比較完整的蘋果生態。

並且這一套配置,還是目前性能方面是完全不會太遜色於蘋果旗艦產品的,性能方面的體驗是近似的。而且還在高性價比的同時,擁有超越安卓旗艦手機和平板的性能表現。一套類似性能的安卓旗艦手機+平板,在價格方面一個安卓旗艦手機就可以買這麼一套了。

之後如果想要手錶還有Apple Watch SE,想要電腦還有隻要7000多元就可以無風扇剪輯4K,玩dota2的MacBook Air,這一套「SE」級別的全家桶,性能可一點都沒有縮水。

當然iPhone SE還有屏幕小,續航差的缺點。但iPhone SE價格已經可以在2000多元買到了,雖然是小屏幕,續航也不行,卻也有體積小巧的優勢。而且也是2000多元檔位中可以說唯一擁有和主流旗艦手機同樣的性能體驗的手機了。

中端市場是要性能和小體積還是要續航和大屏幕就是需求導向見仁見智的問題了,但不可否認的說,iPhoneSE在中端手機市場中,是擁有不可忽略的性能優勢,也是唯一有強大的性能表現的產品。這基本就是蘋果在性能層面上的「降維打擊」。

何況手機不滿意可以換成iPhone11,iPhone12系列,而全家桶中的iPad,MacBook,AirPods等也都是同類產品中相當有性價比的產品。蘋果讓iPad系列擁有超高的性價比也是吸引用戶選擇蘋果生態,選擇iPhone的策略吧。

iPhone作為蘋果最重要的產品,當然也是蘋果生態系統中最重要的一款終端設備,如果沒有iPhone,全家桶的許多功能體驗都會有缺失,而iPhone離開了蘋果的生態體系也無法發揮全部實力,iOS系統的很多優勢也無法體現。所以單獨的講論一部iPhone也是很難的。其他系統用戶也自然不會理解為什麼iPhone會有這樣大的吸引力。這可能也是為什麼大部分廠商都想建立自己的生態系統的原因吧。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內容了,本文由Mikan原創,謝謝大家的耐心閱讀。

相關焦點

  • 數萬元蘋果全家桶,到底好在哪裡?詳細分析,小白科普
    當所有看似獨立的產品個體組合起來,便成了一個生態系統。本期視頻我們將告訴你蘋果生態系統到底如何作用?以及這個生態能為你帶來多少便利?當然,還有怎樣以最低的價格組建自己的這套蘋果全家桶?我們假設您目前只有一臺手機,但沒有電腦/平板和智能手錶,通過本期視頻您能了解一臺手機和一套全家桶的區別。
  • 生態升級?蘋果Mac電腦將採用自研處理器,能直接運行iphone遊戲
    「在iphone、iPad上玩的遊戲,到了mac電腦上卻怎麼也找不到」,那種感覺特別的不爽,讓人抓狂,相信你也遇到過這種情況。但那是以前,以後蘋果的mac電腦將能夠直接運行iphone手機上的遊戲。在剛剛召開的WWDC2020開發者大會上,蘋果正式確認mac電腦將逐漸換用自研的蘋果晶片。第一臺使用自研晶片的mac電腦年底推出,而完全替代英特爾的晶片需要兩年時間。使用自研晶片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為把iPhone、iPad、Mac 三件套系統徹底打通。
  • 「果粉圈」發掘蘋果全家桶潛力:iPhone/iPad/Mac等全系「連續互通...
    A:這是蘋果出品的跨設備操作的總稱;Q2:"連續互通"能幹什麼?A:在蘋果設備間實現無縫銜接,如用電腦打電話;Q3:為什麼要寫本帖?因此,設備與設備間的聯繫不應被忽視;Q4:為什麼需要"蘋果全家桶"?而蘋果不同,手錶的Watch OS,手機的iPhone OS(後被簡稱iOS),平板的iPad OS,以及電腦的Mac OS,均由蘋果一手設計,這是"連續互通"得以實現的根本。
  • 發掘蘋果全家桶潛力:iPhone/iPad/Mac等全系「連續互通」功能詳解...
    本帖速覽承接"連續互通"上篇,本次介紹"蘋果全家桶"的另外6個功能,你會看到:1. 用電腦做課堂筆記,如何拍攝遠處的板書?2. 想在幻燈片中插入手繪圖案,怎麼辦?3.圖賞:"蘋果全家桶"▼ 蘋果嚴格的色彩管理,使同一張圖片在不同設備上看,幾乎沒有區別▼ 蘋果"全面屏"設計落實到每一條產品線上▼ 本次"蘋果全家桶" HomePod 和 Airpods 也會出場
  • 蘋果服務全家桶Apple One曝光,儼然就是88VIP
    按照現階段的爆料來看,Apple One極有可能將是蘋果在軟體服務上的「全家桶」,其中會包含多種付費服務,例如Apple Music、Apple TV+,以及Apple Arcade等。但事實上,目前蘋果方面針對美國與印度的學生群體已經推出了Apple Music和Apple TV+的捆綁包,其在美國市場的價格為5美元,在印度市場則為49盧比。
  • 用了多年的蘋果iphone,別說這4個好玩的小功能你都不會?
    如今,蘋果iphone已成為非常普通的街機,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它的身影。iphone手機之所以受到大家的歡迎,個人認為還是得益於蘋果IOS系統的易用性與穩定性。雖說近年來,在國產手機的阻擊下,蘋果iphone在國內的銷量出現了明顯的下滑,但依然不可否認它是一款優秀的智慧型手機。
  • 蘋果下一代智能終端?iPhone+iGlass,蘋果手機塞入蘋果眼鏡!
    一直傳言蘋果在秘密研發顛覆人類消費終端的下一代產品,有人說是穿戴,有人說是無感設備。不過,按照蘋果的研發與市場推進,一般有一個緩衝或者說過渡產品推出,這也是遵循科技與消費市場進步的規律。最近EDN有發現蘋果申請了把iPhone塞進蘋果眼鏡設備中的專利,我們看看這是否是蘋果下一代智能終端,亦或下一代過渡終端。
  • 蘋果1億美元收購支付初創公司,可將iPhone轉為行動支付終端
    蘋果1億美元收購支付初創公司,可將iPhone轉為行動支付終端 站長之家(ChinaZ.com) 8月3日 消息:據外媒報導,蘋果公司收購了一家初創公司
  • iOS 14代碼曝光蘋果「全家桶套餐」:即將推出Apple One訂閱服務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蘋果最新資訊 > 正文 iOS 14代碼曝光蘋果「全家桶套餐」:即將推出Apple One訂閱服務
  • Apple Fitness + 不是蘋果自營生態的第一個產品,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但是本文重點不是硬體,而是蘋果帶來的健身軟體:Apple Fitness +,以及蘋果的「全家桶」超級會員 Apple One。一、蘋果的健康淵源蘋果在2014年9月的發布會上,發布了舉世聞名的iPhone 6系列手機和Apple Watch手錶。同時發布全新的iOS 8系統,蘋果從此開始關注健康相關的業務。
  • 蘋果起訴Corellium公司失敗,IOS系統在虛擬機上運行合法
    作為iphone重要的賣點之一,IOS系統憑藉封閉的應用生態,允許蘋果構造更安全的系統。而且IOS系統還有很多安卓系統所不具備的優勢,算得上蘋果的獨特產品。這樣一個對蘋果手機有著舉足輕重作用的系統,蘋果自然十分重視。
  • 蘋果新款手機有可能支持3dtouch功能,能夠實現更多有趣的交互
    蘋果即將推出新款手機時,往往要引發關注,總會先從它在新款上的表現著手。不過那些時間不早不晚,今年蘋果就要推出全新的iphone了,就讓我們來拭目以待新款手機能在哪些方面表現出色吧。網傳6月9日開始配件商們就會開始開始發售新款的iphone了,雖然我們目前沒有相關的爆料出新款手機的具體信息,但是從目前已經公布的配件商們曝光的iphone和配件的選擇列表來看,新款手機有可能會支持3dtouch功能,能夠實現更多有趣的交互。目前iphone4s已經支持3dtouch功能了,接下來iphone5和iphone5s也都將支持。
  • 蘋果汽車要來了:Apple Car能超越iphone嗎?
    更令外界吃驚的是,特斯拉CEO馬斯克12月22日在社交媒體透露,「在Model 3項目最黑暗的日子裡,我曾試圖找到蒂姆·庫克,討論蘋果收購特斯拉的可能性(以我們當前市值的十分之一)。他拒絕參加會議。」以特斯拉最新市值計算,馬斯克當時給蘋果的報價應該是600億美元。不知道現在的庫克是不是後悔了當初的拒絕。
  • 【PW早報】三分鐘看完蘋果發布會:iPhone 12仍是懸念
    與同名的iPhone SE類似,Apple Watch SE是蘋果第一款平價蘋果手錶。不過,在發布上述兩款產品後,Apple Watch Series 3降價至199美元。 在頂部的鎖屏鍵中融合了Touch ID,以此來實現了全面屏效果。新iPad Air搭載A14晶片以及 10.9英寸的 Liquid 視網膜屏幕,屏幕解析度為2360 x 1650。新iPad Air採用了Type-C接口。支持二代Apple Pencil 和新出的Magic Keyboard 。
  • 國產車顫抖吧,蘋果公司計劃提前兩年上市蘋果汽車
    目前Apple Car已經開始在加州開始了大規模路測,蘋果也向和大、和勤、貿聯、富田等眾多中國臺灣汽車零部件廠商提出了備貨需求,並且目前這幾家大廠的訂單都已經全面爆單,看來蘋果目前的備貨需求相當大。
  • 今年最有看點的蘋果手機:iPhone 13系列開始露出眉目!值得關注
    iphone13系列與iphone12系列一樣,有四個版本:iphone13 mini、iphone13、iphone13 pro和iphone13 pro max。屏幕大小現在也是5.1、6.1、6.1和6.7英寸。
  • 蘋果電池門事件是什麼意思 蘋果iphone電池門是什麼時候
    最近蘋果也是問題不斷,繼蘋果賠償iPhone電池門美國用戶5億美元後,近日蘋果再因電池門事件在歐洲多國面臨集體訴訟,被索賠逾2億美元。那麼,蘋果電池門事件是什麼意思,蘋果iphone電池門是什麼時候?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下吧。
  • 庫克的「刀法」|magsafe|庫克|蘋果|iphone|iphone 12 pro|iphone...
    庫克帶領蘋果實現了「後強人」時代的過渡,沒有從神壇上跌下來,而是比較平穩地回歸常態,在繼續保持行業引領地位的同時,也迎合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實現了蘋果產品從「科技奢侈品」向大眾消費品的轉變。作者 | 李威每次iPhone發布都會有人感嘆庫克「刀法」精準,這次iPhone 12系列發布之後也並不例外。
  • iPhone 份額下滑,對蘋果來說卻是好事?
    在當前的艱難環境中,用戶正在以全新的方式依賴蘋果公司的產品,以保持聯繫、獲得消息以及保持創造力和生產力。我們感到激勵和鼓舞,不僅要繼續以創新的方式滿足這些需求,而且要繼續回饋來支持全球響應,從向世界各地的醫療專業人員發出數千萬個口罩和定製的面罩,到向全球公民和美國食品基金等組織捐款數百萬美元。
  • 來得太突然,iPhone12PM真便宜了,幸虧沒買蘋果11
    蘋果iphone有時例外,但大體上遵循這個原則。所以iphone 12系列上市後,可以看到很多人放棄了對iphone 11系列的想法。當然,iphone 12系列來了,有些人選擇了iphone 11系列,但終究是少數。另外,也有人決定耐心等待,而不是匆忙購買iphone 11系列。老實說,這種選擇策略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