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曾經開發了動作遊戲《合金裝備》的日本殿堂級遊戲設計師小島秀夫在自己的個人社交平臺上發布了科幻電影《阿基拉》的截圖。
圖片中的一塊廣告牌上寫著日本將於2020年舉辦東京奧運會,並在倒計時147天時中止。而2月28日距離東京奧運會開幕正好還有147天。如果未來感染人數得不到控制,東京奧運會可能會取消。小島秀夫發布這條消息後,網友紛紛感嘆,想不到一部1988年上映的科幻動畫電影竟然預言了日本今天遭遇的困境。
《阿基拉》是日本大師級動畫導演大友克洋的成名作品。大友克洋的作品一向以強烈的視覺風格、壯闊的科幻場景、劇烈的情節起伏與速度感見長,而且他的畫風非常寫實,常常帶有著一種真人電影才具有的震撼感。他執導奇幻劇情片《蟲師》,曾入圍第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阿基拉》講述了未來的日本東京,軍方一直在秘密進行的「阿基拉」項目意外失控,最終引發巨大的社會災難的科幻驚悚故事。不得不說,《阿基拉》的確預言了太多東西。故事從1988年講起,當時日本東京發生大爆炸。毀滅了整個東京。造成嚴重傷亡。
經過多年重建,2019年東京恢復了昔日的繁華,但光鮮亮麗的城市下卻又充斥著無所不在的醜惡。經濟蕭條導致社會動蕩不安。小型幫派之間為了金錢利益鬥得你死我活,示威者與警察、軍隊間衝突擴大,暴力程度不斷升級,一片大廈將傾的模樣。最高委員會決定利用科技平復暴力。軍方的秘密項目「阿基拉」他們的視野。
「阿基拉」即通過刺激人類大腦,觸發人腦的不同部分,引出人體深藏的潛力,開發「上帝禁區」,讓普通人成為超能力者。「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但不受控制的能力也會將人引向毀滅的深淵。最終,「阿基拉」不但未能平復城市的暴力,反而帶來更為血腥和殘酷的暴力。
大友克洋罕見地將形態各異的機械貫穿於他的每一部作品,這些標誌性的器物在他的電影系列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他擅長營造冰冷的機器世界,他往往利用「意象」來隱喻或暗示他的某種思想觀念。
他的作品不像宮崎駿的動畫有陽光般的感情基調,他的動畫往往充滿了人性的陰暗,文明的腐敗和社會挫敗的浮世繪。他每個時期的作品幾乎都會指向操縱社會的政治勢力,通過社會底層小人物的人生遭遇來傳達出憂傷的憐憫與無奈的同情。另外,他在反思現實社會人性狀況的同時,還將現實生活以諷刺與幽默的手段誇張地再現了出來 。
作為末世科幻片的集大成者,大友克洋的動畫中常常出現世界的"毀滅"。據不完全統計,光東京就在他的作品中三次被夷為平地。大友克洋對現實和人性充滿悲觀,他在作品中製造人文社會和科技發展的矛盾,讓人類在未來世界中自食惡果,一次次揭露人性的陰暗面,用科技的反噬、城市的毀滅、人類的內耗等,來詮釋科技的威脅,以及不受控制的力量所帶來的毀滅性。當然,錯誤的只是人類,技術永遠是中立無罪的。
其實,大友克洋的"毀滅"是在抨擊著日益虛假的社會。《阿基拉》一開始就諷刺了日本的泡沫經濟,提及前任首相頒布的稅收改革政策失敗了!
片尾,一個原本平凡的異能少年獨自站立在東京的廢墟之上,人人都會說他就是大友克洋自己的化身吧。大友克洋出生於1954年,那時的日本城市還未從世界大戰中緩過來,殘留著戰爭的痕跡。毫無疑問,大友克洋自己就是一位站在城市廢墟上長大的少年。
而影片就是大友克洋借阿基拉的誕生,對社會造成的災難,以及最後的離去,詮釋了自己對於戰爭以及其它一切遠超人類能夠控制的力量的警惕。
《阿基拉》影響了眾多電影,很多90年代的經典好萊塢客戶電影都受到它的啟發。該片被英國權威電影雜誌《帝國》評選為「影史百大非英語電影」第51名。今年,《阿基拉》將重生,並作為東京動畫獎2020大會上的開場作品,重映的規格為4K超高清,影迷們終於能在大銀幕上重新目睹神作的風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