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位爸爸罵罵咧咧退家長群的事跡成為熱點,後臺不少留言讓我談談這個。
首先我認為這只是個段子,但姑且把它當真事來聊吧,反正大家都希望是真的(看熱鬧不嫌腰疼)。
我知道,很多人都習慣於看我替廣大家長說話,但是對不起,我並不會因為自己也是一個家長,我就覺得所有家長一切行為都是正確的。成年人早應該脫離「委屈即正義」的誤區了,你的委屈是誰造成的都搞不清,瞎懟有什麼好懟的。
也許壓垮成年人的不一定是家長群,還可能是公主病。
家長群是否真的那麼不堪?老師是不是真的給家長造成那麼大的壓力?
我知道不同地方、不同區域、不同層次的學校,家校關係和溝通模式都是不一樣的。但不管在哪,家長其實最明白,造成我們焦慮和育兒困擾的最大的根源,根本不是一線老師,而是大環境和制度,水漲船高,劇場效應,你追我趕,一線老師也是一路被逼著逆流而上,不進則退。在這種環境下,即使老師不盯你,不和你做任何溝通,不給你任何任務,你的焦慮也絲毫不會減少,甚至可能會怪老師「太鬆了」。
我不知道被這位爸爸吐槽的那位老師說過什麼,不能說其言行肯定沒問題,但從這位爸爸的言行來看,也沒好到哪去。
大家都見過路怒族吧?馬路上那些動不動發飈,橫豎看不順眼,吵架罵街,打架鬥毆的,旁邊也總是會站著一群人起鬨——就是!沒錯!說的對!罵得好!哼哼。
都老大不小了,不找找自己原因嗎,你有本事買個直升飛機,租幾個停機坪,一切路怒都解決了。
老司機都知道,越是經驗豐富、開車時間長、技術好的司機,越不怒,他們找到「順應」和「舒適」的交界點,最大限度地讓自己愉快地開車。而新手們生怕自己的分量不被別人看到,路怒和群怒一回事。
家長群是什麼?就是個社會。你在這裡既不是老大也不是老二,想排第幾不是看造化,是看娃。
群怒的家長,或許能掀起一波短暫的宣洩。但理智一點的人會想:這能帶來什麼改變?對我們有啥好處?
有的人以為自己與眾不同,說別人所不敢說,做別人所不敢做,但他從沒有起到任何正面作用。
「我退出家長群怎麼了?」,是啊,沒怎麼,那你退呀,不帶嘴也能退群的。我最煩這種「退了還要昭告天下,就怕大家不為他的離去感到悲痛和自責」的戲精。
「那我要你們幹什麼」,是啊,如果孩子上學後你認為就可以完全撒手不管,那孩子還要你幹什麼?你不但可以退群,還可以退學,這邊建議您考慮退孩子呢。
不知道為什麼,最近幾年家長群裡搞事的新聞,主角大多是爸爸。
前不久倆爸爸在家長群裡因為孩子之間的小矛盾而公然約架,打得頭破血流。還有位爸爸在開家長會時痛哭流涕聲稱自己太忙了沒時間回老師的消息。就在近兩年,也爆出爸爸在家長群裡對老師說「我兒子沒完成作業,是我不讓他做,他要是不想上學我也就不讓他上學了怎麼了?」......
理直氣壯的,感覺自己是正義的化身。
嘿嘿,我覺得很有趣,平時一直在兢兢業業地帶娃、輔導學習、操持補課、家校溝通、規劃發展的,大部分是媽媽,但時不時在家長群裡公開抱怨、約架、搞事情、退群並昭告天下的,卻多數是爸爸。
男女有別我理解,但當了家長後男女差別越來越大,我很難理解。
把硬槓當作有原則,把破壞當作有底線,把挑事當作維護正義,把憤怒當作有個性......這種只有硬度沒有軟度還洋洋自得的易碎體質,最喜歡給自己加戲。
這恰好反映了一個尖銳的問題,也是很多人不敢面對的問題:家長和家長之間的差距真的也很大。
只要你觀察一下即會發現,越是好的學校,家長和老師的配合度越是高;越是各方面優秀的孩子,家長和學校的配合度越是高。
是因為學校好,所以家長都很配合嗎?是因為孩子好,所以家長配合嗎?恰恰相反,是因為家長很配合,他們才進了好學校;因為家長付出得多,孩子才好。
家長在孩子身上花了多少精力時間,在教育這件事上做了多少親力親為的努力,直接決定了孩子有機會進入什麼層次的教育場所。
一開始我們也都很不服:教育明明是學校的事,為什麼家長要做這麼多?但後來我們逐漸明白了:教育,就是專治各種不服。
教育裡有很大程度的自我要求,其中包括家長的自我要求。老師確實不應該把什麼都推給家長,但同樣,家長絕不能什麼都指望老師。你不肯付出,自然有無數自我要求高的家長在不斷付出。
「配合」不是「屈從」,歸根到底孩子是你的,是你的,是你的!你憤怒且消極,卻要讓老師積極起來?
那你意思是老師應該把所有其他學生放到旁邊,一天8小時在學校只對你的孩子負責,只為讓你過得輕鬆舒服咯?
確實,不是每個老師都是好老師,但請記住,也不是每個家長都是合格的家長。
覺得自己付了點學費恨不得老師給他家娃24小時提供定製服務的那些家長,已經率先輸在了起跑線。
大環境的競爭和壓力活生生擺在這,老師有可能會讓家長做很多教育輔助,有的委婉有的直白,因為他們是最直接教我們怎麼當家長的人。當家長就是你和這個世界真正和解的過程,你現在告訴我「成年人沒有容易二字,就容易退群」,對得起你娃嗎?
你當然可以不聽,不配合,就像很多人反社會也一樣能生存下去一樣。你還可以認為現在的教育環境配不上你,並讓孩子也遠離這些,你只需要把自己家的礦搞好留給子子孫孫就行了。
對了,你有礦嗎?
憤怒中年只想著一件事:怎麼做最過癮。
理性家長想的卻是:做什麼能解決問題。
就像在公眾號後臺留言說「我對你很失望,取關了」一樣,退家長群也要發個視頻昭告天下並順便罵一頓的人,都是把自己當宇宙中心了。
但就像你取關之後我的粉絲優質率便提升了一樣,有的人離開家長群後,家長群的質量也提高了。
這種質量上的提升,並非是盲目追求「同一種聲音」,或是「趨炎附勢」的逆來順受,而是大家應該早明白一個大道理:我們所有人,無論是家長還是一線老師,本就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你炸毛屬於人民內部矛盾,損人不利己。
大兄弟,你搞錯發洩對象了,明白嗎?
我猜,說到這兒肯定有人會槓:「你意思是老師把責任都推給家長就是對的?」
首先我告訴你,我也是一個家長,家長的累是怎麼回事我最清楚。家長的累,重點不是在於老師推了什麼責任給我,而是在於我自己腦子進水在這個時代生了孩子當了家長。
我們當然也可以選擇不累,代價就是能接受孩子一路墊底長大。你要是不能接受,你就硬著頭皮走出舒適區就完了。
按那位爸爸的邏輯,老師應該對全班家長說:「大家不要關注孩子的功課,千萬不要檢查作業,打死都不要去外面上補習班哦」!你高興嗎?這個班保送清華好不好?
醒醒吧,老師沒必要盯著你去管你自己的孩子,你不想配合可以告訴老師:「我有自己的路數,不想按你說的做,請你以後別管我們」!然後你默默退群,回歸自己的山林,獨享詩和鳥糞,也還老師一片清新,皆大歡喜,何樂不為?
如果你連和老師理性溝通、順暢交流的能力都沒有,只會在這裡耍公主病甩臉子喊委屈,有這點時間不早就給孩子檢查完一天的功課了?當然,如果你勤於修煉,終有一天會煉就「被點名也無動於衷」的境界,你也會對那些戲份過多的「退群者」笑著說一聲:有緣再會。
不過現在我終於相信了很多人說的:家長也分三六九等。以後建議開設生育前雙商測評和育兒理念考級,不合格的當場絕育吧。
十三姐
魔都高影響力KOL
獨立運營IP「格十三」
旗下公眾號「格十三」「十三姐夫」
著有《了不起的中年婦女》
微博@格十三的十三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