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小夥李治亨騎行2300公裡上大學 24天從四川到浙江

2020-12-22 閩南網

  身高一米七,體重55公斤,看似瘦弱的少年,身體內卻蘊藏著大能量。

  從四川什邡老家到上海杉達學院浙江嘉善校區,近2300公裡的路程,是19歲少年李治亨的上學路。和別的同學不一樣,今年第一次來學校報到,他的交通工具是一輛自行車。

  一路上,遇到過狂風暴雨舉步難行,也曾登高望遠,領略山花爛漫。

  實現騎行到學校的夢想,李治亨用了24天。

  騎行

  一藏了很久的夢想

  想要騎行到學校,並不是李治亨的突發奇想。徒步、騎行,一直都是他的小愛好。小夥子身體素質不錯,平日裡,他經常長跑,騎車兜圈,還曾跑過半馬。

  騎車上大學,是去年就埋下的種子,而且已經試過一次。花了5天,終於騎出了四川。

  那時,意氣風發的少年,享受速度和挑戰,下坡時都不捏剎車,結果突遇急轉,車子漂移,整個人飛了出去。最後是爸媽趕來,連車帶人拉回了老家。

  今年,李治亨再戰高考,分數比去年好一些,被上海杉達學院嘉善光彪學院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錄取。

  花1800元買了一輛山地車,一個登山包裡裝著三套衣服和一些麵包、巧克力等補給用品。9月10日早上6點多,輕裝簡行,信心滿滿的他從四川什邡老家出發。

  李治亨的父母,一個是小學老師,一個是計程車司機,都樂觀開明,可也難免擔心。知道攔不住,只剩叮嚀囑咐:「每天一個電話,必須報平安。」

  李治亨的自行車和裝備

  旅程

  遇過暴雨踩過泥濘也見過絕美風景

  從什邡到嘉善,2000多公裡,打開手機地圖,選擇「騎行」,所有軟體都有相同提示:騎行路線過長,建議採用其他出行方式。

  李治亨的騎行路線是怎麼規劃的?先確定大概方向,再根據當天行進情況,制定下一步路線。

  德陽、成都、資陽、恩施、宜昌、荊州、武漢、黃岡、六安、合肥、南京、泰州、無錫、蘇州直到嘉興……李治亨的通信大數據行程卡,記錄了他的行進路線。

  通信大數據行程卡記錄了李治亨的行進路線

  路途

  路過的每座城,每一片山川

  都是不同的風景

  最初,李治亨覺得重慶的山多路險車難騎,後來才發現,重慶和湖北交接之地才是真正的山高路陡,有時只能推著車子前進。最艱難的一天,遇上修路外加暴雨,15公裡的路程,走了一上午,快把他累趴。

  9月暑氣未散,李治亨印象中全程近半時間都是雨天,套著雨衣更顯悶熱。慘的是套著塑膠袋的鞋襪、背包裡的東西也被打溼。

  為了省錢,他沿途尋找不到百元的廉價旅店,有時候只能借宿在農戶家中,一切都只能將就,洗澡、洗衣服都成了奢侈。

  這一路,他曾在城市大道上疾馳,也在鄉間小道裡穿梭;遇到過暴雨如注山路難行,也看過雨後山谷薄霧嫋嫋。

  苦,毫無疑問,但一路山川美景是最好的回饋。

  山中騎行常不見一人,有時候到了飯點也找不到落腳之處,李治亨只能從背包裡掏出麵包、巧克力解決。但相比城市中的車水馬龍,他更喜歡山谷裡的空曠幽靜和山明水秀。

  有一天早上,他見到了一處無名大草坪,晨曦光影之下,有了油畫般的意境。在山路悶頭騎行時,他見過一個山中峽谷,兩岸青松綠樹,碧水藍天,清風徐徐,吹散趕路人的一身疲憊。

  山頂風景秀麗

  收穫

  都是人生難得的體驗

  騎行2300公裡,不單靠「努力」二字就能完成。

  對於每天的規劃,李治亨早有打算。早上七八點出發,晚上六點左右休息,平均每天騎行路程是100公裡。

  為了找到這個最合適的速度,李治亨沒少吃苦頭。

  騎行第一天,精力充沛,一切都很新鮮,完成150公裡,第二天還能堅持130公裡,到了第三天,腿疼手酸渾身難受。

  有了頭一年騎行下坡漂移的經歷,這一次他學會提前看好導航,前方有急轉彎就提前減速。

  但準備再充分,也難免會發生意外。

  這一路,車子輪胎就被扎破了三次,好在運氣不錯,每次拖著車子行走得不算遠。最遠的一次,拖車走了6公裡,花了一個多小時,才找到了一家迪卡儂。還有一次,車子壞在山裡,沿途打聽尋找修車店,聽不懂口音,靠著村民的比劃,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修車老漢。

  這樣難得的人生體驗,李治亨還遇到很多次。

  在湖北武漢,他碰上了一個來自上海的騎行者。一條空曠的公路上,李治亨在路的右邊,上海這位在路的左邊,兩人停下來打了招呼,還拍照留念。李治亨還遇到過一個騎行車隊,第一天碰上,簡單打了個招呼,第三天又遇上,騎行隊覺得有緣分,還請他吃了一頓飯,第四天相約一起騎行了一段。

  當然,李治亨也體驗了很多人生第一次。

  在三峽騎行,他第一次感受到,酈道元「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原來就是這樣的景致。在南京,為了坐上人生第一次渡輪,他在碼頭長凳上過夜。在涼都利川,他發現9月暑天早晨的氣溫可以低到14度,凍得他用衣服包起了手。

  繞著山脈騎行,層巒疊嶂,風光秀麗

  繼續

  人生還有新的高峰要攀登

  歷經24天,途中找同學玩了3天,10月4日,李治亨終於抵達目的地嘉善,距離學校開學還有3天,閒不住的他又申請了新生志願者服務。

  10月6日,李治亨比其他同學提前一天報到,辦理完手續後,幫助新生搬行李、辦手續。

  連續忙碌近一個月,李治亨感覺自己體重沒變,飯量卻增加了,當然,收穫的不止好身體,還有勇氣。

  這幾天,李治亨已經開始正常上課,他又有了新的夢想。

  李治亨的騎行裝備很簡單

  「上海有考插班生政策,既然要考,我就要考最難的。」李治亨的目標,是考上復旦大學,「哪怕考不上,也權當為考研做準備了。」

  另外,李治亨還想攀登珠峰。他知道,這也意味著需要一筆高額費用。他已經想著,閒暇之餘可以靠創業、投資賺點錢。之前試水過一次,賺過幾千元,可惜最後都虧了回去,但失敗不可怕,畢竟騎行第一次,也是失敗而歸。

  攀登珠峰,是藏在心底的另一個夢想,等著他有一天去實現。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朱麗珍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焦點

  • 24天2300公裡!19歲小夥騎著自行車,從四川到浙江上大學
    從四川什邡老家到上海杉達學院浙江嘉善校區,近2300公裡的路程,是19歲少年李治亨的上學路。和別的同學不一樣,今年第一次來學校報到,他的交通工具是一輛自行車。 一路上,遇到過狂風暴雨舉步難行,也曾登高望遠,領略山花爛漫。 實現騎行到學校的夢想,李治亨用了24天。
  • 19歲小夥騎行2300公裡上大學 24天千裡走單騎
    從四川什邡老家到上海杉達學院浙江嘉善校區,近2300公裡的路程,是19歲少年李治亨的上學路。和別的同學不一樣,今年第一次來學校報到,他的交通工具是一輛自行車。一路上,遇到過狂風暴雨舉步難行,也曾登高望遠,領略山花爛漫。實現騎行到學校的夢想,李治亨用了24天。
  • 39天騎行2910公裡 香港小夥新年第一天到天安門看升旗
    2021年1月1日,24歲的香港青年阿毛在天安門廣場觀看了新年第一次升旗儀式。為了實現這個願望,他騎著山地自行車從廣東出發,風雪兼程,於2020年12月31日下午趕到北京。阿毛在天安門前  經過這次長達2910公裡的騎行,阿毛說他對祖國5000年的歷史和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有了更直觀的感受。
  • 14歲少年24天騎行2200公裡,每天路程相當於一個全馬,爸爸全程陪同
    最近,劉衝帶著14歲的兒子,騎行318國道川藏線。父子倆24天騎行2200公裡,一天最多翻越4座4000米高山。即使最後一天,也堅持騎行了205公裡,從早上8點騎到半夜12點。劉衝說:「希望兒子能成為足夠堅毅、勇敢的人。」
  • 268天29576公裡,四川小夥騎著單車環遊中國
    268天,29576公裡,沿途經過22個省、5個自治區和4個直轄市……12月6日16時許,一人一車騎行中國大陸的青神小夥沈洪終於回歸青神這片故土,他不由得感嘆了一句:「終於回來了,真好!」沈洪是青神縣青竹街道人,今年30歲。
  • 268天騎行29576公裡!四川青神小夥自行車環遊中國
    12月6日,30歲的沈洪,完成了這個夢想的最後103公裡,從成都回到了家鄉眉山青神。他說心情五味雜陳,既想完成夢想,又有很多不舍。268天,疫情之下,不少人還困在原地時,他騎著自行車,在最恰當的季節,行遍最美的中國。他翻越天山山脈、走進童話世界喀納斯、克拉瑪依沙漠中暑被好心司機搭救、太行山懸崖絕壁騎行……這是一種什麼感覺?
  • 從襄陽到北京,14天,1065公裡,18歲女生劉家文用騎行開始大學生活
    湖北襄陽,江湖俠客出沒的地方,18歲的大學準新生劉家文和父親騎行1065公裡去京城入學報到,上演了一場俠客行! 個頭不到1米6,沒有騎行基礎,18歲女孩有的就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一顆闖蕩的心,還有身後支持的家人。
  • 14歲少年24天騎行2200公裡,每天路程相當於一個全馬
    最近,劉衝帶著14歲的兒子,騎行318國道川藏線。父子倆24天騎行2200公裡,一天最多翻越4座4000米高山。即使最後一天,也堅持騎行了205公裡,從早上8點騎到半夜12點。劉衝說:「希望兒子能成為足夠堅毅、勇敢的人。」
  • 香港小夥39天騎行3000公裡到北京,只為在天安門看國旗冉冉升起
    2900多公裡,每天騎行約80公裡……到首都北京的方式有很多種,而我選擇騎行。騎行途中的阿毛同學我叫阿毛,生於1996年,祖籍廣東河源。在我十多歲時,我就去到香港學習生活,現在是香港永久居民。在香港生活多年,我過得開心自在。但從2019年6月開始,香港因為一些暴力事件,逐漸變得面目模糊起來。2020年5月一天,我在香港公交車上看到一個小視頻。
  • 24歲香港男子騎行39天到北京,終於實現一個心願
    歷時39天,穿越9個省市,騎行近3000公裡從廣東赴京,這一切為了什麼?24歲的香港青年阿毛給出的答案是:只為看2021年天安門廣場第一次升旗。2021年元旦當天,他終於實現了這個心願。他從廣東騎行到北京的故事,也引發不少網友的關注和點讚。
  • 宿遷小夥「騎行中國」965 天,途經334座城市
    (速新聞記者 仲文路 見習記者 朱婉菁 實習生 馬妍)2018年6月4日,速新聞曾以《宿遷30歲小夥放棄40萬年薪欲騎行全國:重走「青春」》為題,講述了宿遷小夥胡豪辭掉了自己在蘇州年薪40萬元的穩定工作,脫離舒適的物質生活,只為圓那個騎行中國的夢想。3年後,他「王者歸來」。
  • 宿遷小夥「騎行中國」965天歸來 途經334座城市
    2018年6月4日,宿遷網曾以《宿遷30歲小夥放棄40萬年薪欲騎行全國:重走「青春」》為題,講述了宿遷小夥胡豪辭掉了自己在蘇州年薪40萬元的穩定工作,脫離舒適的物質生活,只為圓那個騎行整個中國的夢想。3年後,他「王者歸來」。據了解,他騎行了中國的334座城市,騎行時間長達965天!
  • 「爸爸帶3歲娃騎行去三亞」後續:4002公裡!騎行57天!抵達終點
    爸爸帶3歲娃騎行去三亞》後續4002公裡!騎行57天!抵達終點給孩子上了一堂在路上的「啟蒙課」休整後,羅新華帶著高高又出發。高高好奇地看看路邊田野中的牛。受訪者供圖還記得三湘都市報曾經報導的帶兒子高高「騎行萬裡路」的株洲爸爸羅新華嗎?(詳見10月26日A06《行萬裡路!爸爸帶3歲娃騎行去三亞》)11月27日,是45歲的羅新華帶著3歲的兒子高高從株洲出發後萬裡行的第57天,他們抵達了本次騎行的終點站海南三亞,全程共騎行了4002公裡。
  • 他用39天騎行近3000公裡,原來是為了……
    (來源:新華社) 1月1日清晨 當五星紅旗隨著國歌 在天安門廣場緩緩升起時 人群中的香港青年阿毛熱淚盈眶 「現場太震撼了」 這個24歲小夥的新年願望
  • 【紫牛頭條】香港小夥風雨兼程騎行2900多公裡,新年第一天到天安門看升旗
    2021年1月1日,24歲的香港青年阿毛在天安門廣場觀看了新年第一次升旗儀式。他為了實現這個願望,他騎著山地自行車從廣東出發,風雨兼程,於2020年12月31日下午趕到北京,他統計了一下,行程共計2910公裡。一路上有很多困難,尤其最後4天遇到寒潮,他還是堅持了下來。這一路領略到祖國的大好河山,對於5000年的歷史和改革開放的飛速發展有了更加直觀的感受。
  • 超22萬人次參與騎遍四川雲騎行活動 騎行者3651公裡奪冠
    人民網成都6月24日電(王波)6月24日,騎遍四川組委會對「川體集團杯」四川省第一屆『雲健身』網絡運動會——「騎遍四川」四川百城人民騎行大會「雲騎行」活動的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進行頒獎,560名成績優異的騎行愛好者共同分享超過10萬元獎品。
  • 別人家的「虎爸」是真「虎」帶3歲兒子騎行4002公裡到海南
    3歲半的高高打開手機上的視頻,和小夥伴分享著自己在海南的經歷,十分興奮。今年10月2日,羅新華騎著自行車帶著3歲半的兒子高高從湖南株洲出發,花了57天的時間,以騎行的方式遊歷全國36座城市。11月27日,他們抵達了本次騎行的終點站海南三亞,全程共騎行了4002公裡。在海南的4天時間裡,羅新華和高高騎行經過了海口、屯昌、瓊海、萬寧、三亞5個市縣。
  • 28天,2400+公裡|從榮縣出發,單車騎行到拉薩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爬了好幾個小時,遇到了幾位爬友,在山頂上待了一晚,天公不作美第二天下雨了。找好賓館後騎友和大部隊聯繫了一下,就在十公裡上坡處的覺巴村。於是我便和騎友一起到了覺巴村。在這裡認識了後來十多天一起騎行的小夥伴。 烏鴉哥,黃鱔哥,廣東隊三人組還有一位老阿姨
  • 四川19歲小將百米飆10秒24超亞青紀錄,成中國00後最快飛人!
    撰文/eto編輯/柳條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四川19歲小將百米飆10秒24超亞青紀錄,成中國00後最快飛人!6月16日,成都傳來喜訊,四川年僅19歲的短跑新星何宇鴻,在賽場上跑出了10秒24的成績,成為中國00後最快飛人。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行的2020年四川省高考體育單招男子100米比賽中,這位四川19歲短跑新星何宇鴻跑出了10秒24的驚人成績。
  • 63天,4250公裡,信豐一小夥騎著二手自行車抵達西藏!
    ▲我在318國道3878公裡處留影其實我也不是沒有猶豫過,出發前我把我的這次行程告訴了我父母,父母的不理解和擔心給了我當頭一棒,說我正經事不做,不好好賺錢,去騎行西藏做這樣沒有意義的事幹嘛,在父母的眼裡,我這樣的做法是非常瘋狂的想法,但在我的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