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出生人數逐年減少,任澤平:應開放3胎!你怎麼看?

2020-12-18 柒零財經觀

文:林蕭

從早些年的「少生優生,幸福一生」,到現在的「一胎少二胎好,小有伴老有靠」。從這些標語的變化上,不難看出我國生育政策的變化。現如今,無論是繁華的大城市,還是廣袤的農村地區,年輕夫妻組成的家庭都有一個共同的現象,那就是不願意多生孩子。雖然早在2016年的時候,國家就全面放開了二孩政策,但老百姓依然不願意多生孩子。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7年,也就是放開二孩政策的第二年,我國的新生兒數量為1723萬人。到了2018年,新生兒數量只有1523萬人了。到2019年,這一數字又下降到了1465萬人。原本,很多專家和學者都認為,放開二孩政策以後,我國的人口出生率將會大幅提升,然而結果卻並不像他們原本預想的那樣樂觀。出生人口不僅沒有上漲,反而還在逐年下降。

可以說,我國的「人口警報」已經拉響。面對這種情況,很多專家也是紛紛出謀劃策,又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議。例如恆大研究院的任澤平就建議,應該在「十四五」期間放開三孩政策。在任澤平看來,此前全面放開二孩,生育效果並沒有達到預期。因此,應該放開三孩,這樣做不僅符合民意,還可以給予家庭更大的生育自主權。

事實上,任澤平這個提議的出發點是好的,他這項建議的本質,就是給予家庭更大的生育自主權。什麼意思呢?簡單點來說,就是以後你想生孩子就生,不用被生育政策所束縛。因為有很多家庭,原本可能想多要幾個孩子,但一想到政策的限制,可能就打消了原本的生育計劃。放開三孩以後,老百姓在生孩子方面的顧慮就會減少很多。

不過,在大多數人看來,開放三孩政策恐怕也不會起到太好的效果。因為很多家庭在生孩子方面的顧慮並非來自政策壓力,而是經濟壓力。當下,養育孩子的成本不僅不低,反而非常高。

相關數據顯示,房子其實並不是中國家庭最大的開支,中國家庭最大的開支是育兒費用。而房子,只排在第二位。由此可見,多生孩子,就意味著要承受更大的財務壓力。而當下的人們,最缺的應該就是錢了,所以不願意去承受這種壓力,或者說承受不起這種壓力。

大家都知道,現在都講究「素質教育」,每個家長都會盡最大努力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成長環境和教育環境。而不是像老一輩那樣,只負責把孩子養大成人就可以了。事實上,如果只負責把孩子餵養大,那麼別說2—3個孩子,就是十幾個孩子,按照現在的收入標準,也完全可以養得起。只不過,這是在不考慮孩子生活質量和教育質量的前提下。顯然,這種做法是不負責任的。

看到這裡,相信不少朋友心中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為什麼要催老百姓生孩子?按理說,生不生孩子這件事情,是每個家庭的自由,為什麼專家要幹預呢?其實,專家的擔心,主要是新生兒出生人數太少,會導致我國的勞動力急劇減少。因為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老年人口越來越多,馬上就要步入「老齡社會」。但年輕一代,又得不到及時補充。長此以往下去,社會上就沒有足夠的青壯年勞動力了。

眾所周知,社會經濟的發展都離不開人口,特別是青壯年人口。所以,為了我國社會經濟的長遠發展考慮,專家們開始著急了。不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如果不能解決大部分家庭在經濟和精神方面的壓力,就算放開三孩政策,效果也不會太理想。原因很簡單,老百姓二孩都不願意生,更別說三孩了。

當下,大部分家庭的經濟壓力,主要來源於房子。以很多年輕夫妻為例,結婚肯定是要買房子的。但由於房價太高,很多家庭只好掏空積蓄付個首付款,然後慢慢還月供。試想,手裡沒什麼存款,每個月還要準時還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的房貸。在這種情況下,哪還有足夠的金錢去養育更多的孩子。

另外,為了還房貸,夫妻兩人都必須出去掙錢,不然家庭財務就會捉襟見肘。問題在於,夫妻雙方都出去工作了,孩子誰來照顧?假如就一個孩子,還能給奶奶帶幾天,姥姥帶幾天。如果是3個孩子,恐怕老人家也看不過來。因此,很多家庭乾脆就不生。

本文由柒零財經觀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人口警報」拉響,專家提「三胎」新建議,重點卻在「一胎」?
    2018年全國新生兒數量又減少了200萬,到了2019年,新生兒人數只有1465萬人……從總和生育率來看,我國育齡婦女數據已經從建國初期的6.05,降至2105年的1.047.不及人口世代更替水平的一半;而去年的人口生育率只有10.48%,創下最近20年的最低水平……正如專家所講:「人口警報」已經正式拉響,作為人口大國的中國,居然也要警惕「人口斷崖」了。
  • 出生率持續降低,專家建議開放3胎,網友吐槽:誰建議誰生
    雖然二胎政策已經開放了有一段時間,但是從國民的反應上看,人們對於生育的熱情並不高漲,尤其是對於經濟結構相對不大穩定的年輕家庭來說,年輕的夫妻倆對於生育更是保持謹慎的態度。出生率持續偏低,有專家建議開放三胎政策,網友對此卻不感冒:反正我不生此前有調查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出生率持續降低,於是有相關方面的專家建議開放三胎政策。這條建議很快在網絡上有所發酵,網友們對此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 放開三胎背後的人口焦慮:10年一半的孩子不見了
    在最早放開三胎生育的黑龍江黑河市,過去10年,小學在校生人數減少了幾乎一半,從2010年的100265人減少到2019年的53920人,如果對照2018年的小學在校生48149人,人數減少超過了50%。這種人口的減少,在生活的各個細節隨處可見。2016年,作為黑龍江第一批放開三胎的地級市,黑河正在經歷生育率降低的陣痛。
  • 「二胎不夠,三胎來湊」?催生無果後,又出新建議,7億人要「有福了」
    而現在為了解決國內人口結構性問題,增添人口紅利,有關部門又全面開放了「二胎」政策,鼓勵夫妻多生娃。但是,開放二胎政策雖然能夠緩解國內出生率降低的問題,但我國的新生兒數量還是未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催生無果?
  • 出生人口連續下降!專家建議放開三胎,你願意生三孩嗎?
    原標題:繼二胎後,專家建議放開「三胎」,你願意生三孩嗎?在以往,我們的爺爺奶奶輩那個年代,做父母們的想法是,子女多了將來也會有福氣。正因為此,那個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兄弟姐妹相對都比較多,甚至一大家子逢年過節坐到一起吃飯,也要拉兩套桌椅。
  • 任澤平:中國老齡化正撲面而來,應儘快全面放開並且鼓勵生育
    在12月18日召開的2020騰訊風雲演講年會上,恆大研究院院長任澤平分享了人口、勞動力和老齡化議題。他預計,中國人口將在「十四五」時期陷入負增長,而中國勞動年齡人口比例已於2010年見頂,預計2050年將比2019年減少23%。
  • 2019年生育率1.47:新生兒出生率減少,房價真的會暴跌嗎?
    8月11日,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首席經濟學家李鐵發表了文章《對人口和老齡化的再認識》,因為該篇文章的熱議,讓我國新生兒出生率這一話題再度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那麼,人口出生率的減少,真的會對國內未來的房價產生影響嗎?
  • 任澤平:老齡化下放開二胎效果不及預期,應加快構建生育支持體系
    人口紅利逐漸消失,應儘快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12月18日,在由騰訊·原子智庫聯合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主辦的「請回答2021——2020騰訊風雲演講年會」上,著名經濟學家、恆大研究院院長任澤平在主題演講中表示。 對於人口老齡化問題,任澤平援引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1962年-1976年的嬰兒潮人口即將退出勞動力市場,人口老齡化正在加速到來。
  • 【資訊】新生兒出生登記全攻略出爐!家裡添萌娃的快看
    我市近五年的出生登記辦理數:2013年8360人,2014年10763人,2015年7639人,2016年11672人,2017年11247人。2014年單獨二孩政策和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出臺後,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歡迎,我市每年的出生登記辦理數逐年增長。為什麼2016年最多而2015年最少?
  • 19年1465萬新生兒出生,二胎開放後出生率反降,網友:給錢都不生
    但現實卻是,二胎政策開放之後,人們生孩子的欲望卻大大降低,二胎政策剛開放的那年出生率得到了提高,但是之後的幾年,新生兒出生的數量卻逐漸減少,到了19年,就僅有1465萬的新生兒出生,實在是讓人意外。為何二胎開放後出生率不升反降?這3座大山太阻礙1.
  • 三胎真的要來了?國家部委首次表態,樓市或迎來2大「變化」
    前不久,經濟學家任澤平發了一份報告,報告中提到:2019年我國的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而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達到了12.6%,總人口突破14億人。根據趨勢發展可推測出,我國人口將在「十四五」時期(2021年-2015年)進入人口負增長。
  • 臺灣戶均人數逐年減少,2人以內家庭戶佔比過半
    中新社臺北8月22日消息,臺灣當局22日公布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近10年來全臺戶均人數逐年減少;2人以內家庭戶佔比逐年上升,至2019年底已佔總戶數一半以上。綜合中央社、聯合新聞網等臺灣媒體報導,臺內務部門統計處當日公布,全臺總戶數由2010年底的約794萬戶逐年遞增至2019年底的約883萬戶,增加近90萬戶,增幅達11.29%;戶均人數則逐年減少,由2010年底的2.92人降至2019年底的2.67人,減少0.25人。
  • 日本2021年新生兒出生數量或跌破80萬人
    近年來,日本的少子化問題日趨嚴重,2020年的新生兒出生數量據估計比上一年減少約1萬7000人,跌至85萬人以下,成為自1899年開始統計以來的最少人數。而在新冠肺炎疫情擴大的情況下,日本懷孕登記件數比上一年還將有所下降,有專家認為2021年的出生人數或將跌至80萬人以下。
  • 任澤平、馬光遠呼籲放開生育背後:房價只漲不跌的時代已經過去
    而另一方面,在人口結構上,日本在1970年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已達7.07%,年輕人口比例持續減少,在1974年20-50歲適齡購房人口數量接近峰值,在城市化接近尾聲後,適齡購房人口數量不斷縮減,直接導致日本房地產缺乏強有力的需求支撐,雙重因素下導致了房地產泡沫的破滅。
  • 韓國人口已連續11個月出現新生人數少於死亡人數的人口自然減少現象
    綜合韓媒25日報導,韓國2020年9月的新生兒人數創下歷年同月新低。該國人口已連續11個月出現新生兒人數少於死亡者人數的人口自然減少現象。在2020年,韓國人口可能出現史上首次負增長。據韓國國際廣播電臺(KBS)報導,韓國統計廳11月25日發布的《2020年9月人口動向》資料顯示,9月新生兒人數為23566人,同比減少524人,減幅達2.2%,創歷年同月的最低值。9月死亡者人數為24361人,同比增加791人,增幅為3.4%,創歷年同月的最大值。韓媒指出,從2019年11月起,韓國連續11個月出現新生兒人數少於死亡者人數的人口自然減少現象。
  • 出生率創1960年以來新低!年輕人都不生了,該怎麼辦?
    出生率創1960年以來新低!年輕人都不生了,該怎麼辦?官方權威數據: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1465萬人,比2018年減少58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比2018年下降0.46個千分點!我國出生率在東亞已經排名倒數第二,逼近出生率極低的韓國,比日本的出生率還要低!人口警報已經拉響,未來我國人口數量將史無前例地下降,而且這種下滑很難逆轉的!
  • 經研究:寶寶出生體重與智力成正比,新生兒多重最合適?
    所以大家都想讓剛出生的新生兒「胖」,民間也有說法,說胖的孩子會更聰明,也更健康,而正好相反瘦小的孩子,身體虛弱,不聰明。新生兒的體重真的越重越好嗎?這顯然是不正確的看法,正常新生兒的體重應該在2500克(5斤)到4000 g (8斤)之間,而2500 g以下的新生兒被稱為低體重兒;而4000 g以上的新生兒被稱為巨型兒。即:出生時體重在5-8斤之間的嬰兒都是正常的,身體健康,也有利於正常分娩。
  • 2019年僅出生1465萬新生兒,二胎開放了不是沒人生,而是不敢生
    2019年出生的新生兒只有1465萬人,比往年要降低許多,這裡面反映出來的問題可不止一兩個。按照中國人的傳統思想,都喜歡"多子多福",巴不得兒孫滿堂。畢竟六七十年代都講究人多力量大,家族越是人丁興旺,就代表越有面子。
  • 專家建議開放三胎,網友:要生專家去生
    眾所周知,雖然早就放開了二胎政策,但是生育率依然逐年下降。專家建議開放三胎,網友:要生專家去生!隨著計劃生育的推行,以及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現如今很多年輕人的生育觀念也是有了很大的轉變。過去老人都認為孩子,越多越好,但是如今大部分的年輕人卻都不願意生孩子。從過去的每家好幾個孩子,國家不得不實行計劃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