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嗎?記憶中的炎夏...
如今的籃球鞋市場,能稱得上耳熟能詳的品牌不出5個,面對著千篇一律的復刻與雜交,當Air Jordan成為一種潮流,當籃球鞋不再死在球場上,你是不是已經快忘了,當年那段每晚放學後打球到天黑的日子,當然,還有那張曾經被無數青少年爭相模仿的VCD。
它太酷了!
AND1 MIXTAPE的爆紅,是一個街頭運動品牌在中國一個非常成功的營銷案例,很多人因此改變了對籃球運動的認識,也有很多人因為模仿錄像帶裡街球明星們花哨的服飾,開始穿著肥大的短褲和不合身的短Tee,除此之外,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有那些價格更加實惠,比NIKE、ADIDAS、REEBOK更加結實耐穿的球鞋。
"穿上它,去球場,就這麼簡單"
這些年,隨著Air Jordan球鞋的不斷升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投入到SNEAKER收藏的大軍。最近在這個所謂的圈子裡,流行著一句話,AIR JORDAN是一種態度。可能對於現在的孩子們來說,確實如此,穿AJ代表著一種身份,穿限量AJ會被人羨慕。但我始終認為,如果說態度,AND1帶給我這一代人的,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態度。那可能是一種狂放不羈,一種自由自在,一種與叛逆期孩子契合度最高的感覺。在那個年代,如果在球場上看到穿AND1球鞋的人,你基本上可以猜到他打球的風格,而這也正是這個品牌在當時所擁有的神奇影響力的完美體現,它幾乎可以完全改變一個人。現在如果你問我,當年到底是AJ對你影響大,還是AND1對你影響大,我想我會說,AIR JORDAN對於那個時候的我來說,就是神,是遙不可及的夢,一般家庭的孩子基本上不可能消費得起;而AND1,才是真正離我最近,像個陪伴成長的夥伴,每天出門,穿上它,去球場,就這麼簡單。
也許對現在不少年紀比較小的人來說,AND1就是太極,太極就是AND1。誠然,Tai Chi Mid這雙鞋之於AND1這個街頭品牌的重要性不可取代,但實際上,這個品牌在這些年的浮浮沉沉中,也曾為我們締造了許許多多非常精彩的作品,而那一連串熟悉的球鞋名字,對於我這個85後的孩子來說,意味著太多回憶。
這篇文章只是個鋪墊,我想來起個頭,拋磚引玉,我只寫球鞋名字,諸位可以來補充,代言這些球鞋的球星、配色還有屬於你自己與某雙鞋有關的故事。那個時代回不去了,但我們還可以用這一個個熟悉的名字,來串聯出屬於我們的球鞋記憶。
它們都老了吧,它們在哪裡啊...
Tai Chi Mid
2 Chi Mid
The Quest Mid
Mad Game Select
Finger Roll
KG Mid
KG II
Desire Mid
Spree Mid
Uprise Mid
Rise Mid
Rekinize Mid
Starbury Mid
Chosen One Mid
Skip2mylou Mid
Skip 2 Mid
Devastate Mid
Mystique Mid
AND1,再次聽到這個名字,不知道有沒有觸動你的腦海裡的某段回憶;有沒有讓你回憶起那一雙雙與眾不同的球鞋;有沒有讓你回想起那些夏天,那些簡陋的水泥地籃球場上所留下的足跡,從1993年開始,不知不覺,這個曾經陪伴著我們度過每一段屬於籃球的歲月的品牌已經走過了20多年。20多年過去了,AND1對於一些人來說,不止是一個品牌,一雙球鞋,更是一段親身經歷的籃球歲月。
我打籃球,所以我穿AND1
可能沒有一個品牌像AND1那樣給你傳遞一種非常強烈的聲音:「你一旦穿上我們AND1的產品,你就必須要走進籃球場,穿著它們去打球,去和你的對手對抗,不贏了對手不許下場,不打到天黑不許回家。」AND1就是這樣一個特立獨行的品牌,它所做的一切都是為籃球服務,它只生產和售賣和籃球有關的東西,所以當我想要去打球的時候,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AND1,當我穿上AND1的時候,沒錯,就表明我就要出門去打球了。AND1的誕生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情,1993年,芝加哥一個運動商品展上,三個20多歲的大學生Seth Berger、Tom Austin和Jay Gilbert在NIKE、reebok和adidas的展臺間晃悠。他們一點也不快樂,因為他們看完展出的商品得到一個結論:美國已經沒有夠酷的東西了。於是,這三個大學生決定,自己來為[真正在打籃球的人](他們稱之為The Player)創造一個品牌。在回家的路上,他們在餐巾紙上寫下最早的幾句trash talk(後來發展成一些Slogan T-shirts系列),並且立誓要[踢NIKE的屁股]。他們說,從現在開始10年內,人們將會寫一本關於我們(The Player)的書,就像有人已經為NIKE寫了一本Swooth一樣——AND1就是這樣開始的。事實上,在他們第一個十年,他們確實做的不錯,從一開始一個默默無聞的小牌子到旗下擁有KG,馬布裡,斯普雷維爾,馬裡昂等眾多NBA代言人。另一方面,由於AND1推出的MIXTAPE TOUR街球巡迴賽計劃,更是讓全美國以及全世界的籃球愛好者看到一種新模式下的籃球,發現原來籃球還可以那樣去打,於是那些年輕人們迅速愛上街頭籃球這種東西。
太極、不止是扣籃大賽
AND1的崛起,現在的普遍觀點就是從Vince Carter穿著AND1「太極」籃球鞋在2000年的全明星扣籃大賽上堪稱完美的表現,雖然當時卡特也不是AND1的代言人,只是因為在與Puma以及Nike的合同期外的「亂穿鞋」階段。顯然這一次的無心插柳為這個品牌開了一個好頭。但是拋棄全明星賽的影響。AND1「太極」也是一雙非同尋常的球鞋。太極是屬於東方文化下的產物,但是來自美國的AND1卻用這個東方的概念打造出了一雙籃球鞋,並且還是屬於美國街頭的籃球鞋。雖然這一雙「太極」我們不能稱之為最好的運用東方元素的籃球鞋,但是卻是最容易讓人記住的一雙運用東方元素的籃球鞋。雖然各大品牌都為旗下的籤約明星特別設計過中國版本的籃球鞋,但是遠沒有這雙太極來的簡單直接。所以這雙球鞋也成為中國籃球愛好者心中AND1的NO.1。更重要的一點在於這雙極具特點的球鞋,它還擁有一個非常親民的價格,當年769的售價還不及當年Air Jordan 17代價格的一半,也遠比一些動輒千元的明星款籃球鞋要便宜的多。所以這種物美價廉的產品沒有理由的不紅。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它誕生於那個年代,如果他是在當下炒作之風興起的時誕生的話,我們不知道這雙AND1「太極」將會迎來什麼樣的命運。
不一樣的代言人,他在街頭比在NBA還要火
雖然AND1的旗下曾經擁有過眾多大牌NBA球星,但是始終是曇花一現。不過AND1並不擔心,因為他們的代言人在街頭,在美國的每一條大街,在每一個街頭籃球場上。因為他們知道街頭才是他們的生存之本。在這裡不得不要提及一個人,那就是Rafer Alston AKA「Skip to my lou」,在美國的街頭,甚至全世界的街球世界裡,「Skip to my lou」這個綽號確實比Alston的本名要響亮的多。作為AND1最早的代言人之一,Alston出現在AND1 MIXTAPE錄像帶的眾多鏡頭裡面,他呈現出不一樣的籃球技巧,以至於他在NBA賽場上一時技癢,做出相同動作的時候,結果換來的只是裁判的一聲哨響和一個走步違例。不過毫無疑問,Skip是唯一併且偉大的,因為這些人中,只有他走進了NBA的賽場,從街頭到職業,他都可以表現自如。當然通過AND1 MIXTAPE被人熟知的球員不止是Skip一人,因為AND1 MIXTAPE擁有很多有才華有特點的球員,比如國人非常熟悉的兩名後衛,Hot Sauce和The Professor,作為AND1 MIXTAPE中兩位中生代球員在當年將自己的特點淋漓盡致地展現,也將AND1所要宣傳的東西在他們的身上放大。還有Flash,Alimoe,Escalade這些已經離我們遠去的球員,我們同樣值得懷念。這就是AND1,他們的代言人來自草根,來自街頭,來自每一個熱愛籃球的人。
中國少年的街球夢
隨著AND1進入中國,AND1所引領的街球文化也一起進入中國籃球少年的視線裡面,人們在進入AND1的專賣店裡,也對店鋪裡面播放的AND1廣告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讓他們快速地喜歡上了AND1這個品牌和AND1所宣傳的街頭籃球文化。從此街頭籃球在中國開始生根發芽。於是我們看到了兩個最早的中國街球網站華街與街盟,在這兩個網站上,我們能夠瀏覽到無數的國外視頻,並且國人也在這兩個網站上上傳視頻,從而成為了最早一批通過視頻被大家所熟識的街球隊和街球手們,比如來自北京的吳悠,南京的兔子,上海的HOT DOG,徐州的TS等等,以及他們的球隊北京的CL,南京的GUL,還有上海的X BATTLE。從03年開始,每年的夏天都會成為這些街球手們的聚會,大大小小的活動中,這些街球手們的過招都被一段段視頻所記錄下來,見證了中國街球十餘年以來走過的心路歷程。當然這些街球手出現在視頻裡面穿著最多的還是AND1的產品,「太極」,Mad Game,KG等等,想比鞋子之下更顯眼的還是那些肥肥大大的AND1短褲和球衣,可能現在籃球場上已經很少再看到有人穿著Oversize的球衣球褲打球,但是那些年,這些都已經成為歷史而不可抹去。但是正如一陣風吹過,現在人們很少再去提及街頭籃球和AND1這個品牌,難免留下一絲落寞。
找不到的AND1收藏
不管是什麼品牌的球鞋,不管那雙球鞋是多早出的,我們總能通過一些辦法去找到它,但是AND1卻是一個例外。我們見過無數的球鞋收藏者,他們的手裡的藏品包括各家品牌的各種各樣的球鞋,但是卻很少看到AND1的相關藏品。時至今日,我們再去尋找一些AND1的經典產品也需要多費一番周折。可能這對於那些想要收藏AND1球鞋的收藏家來說是一種遺憾,但是這卻正和AND1的創辦者的想法:我們為打籃球的人設計、生產商品,因為他自己就是一個「打球的人」。他有時候不惜罵消費者:「如果你穿著AND1到球場上,卻不會打球,看起來真是有夠蠢!」他也警告經銷商,不準把AND1賣給不認真打球的虛榮者和沒有主見的懦弱傢伙。AND1不要「穿上它看起來很酷」,而要「夠酷的人才配穿它」。AND1的創始人和他們的夥伴們的吃飯、生活、工作、睡覺、呼吸,都和籃球有關。所以很多人在談及他們的AND1的時候,會說我曾經擁有這雙或者那雙,但是現在已經沒了,因為我們已經把AND1和整個青春奉獻給籃球場。這便是AND1所傳遞出來的球鞋文化,它們不需要被收集起來,套上塑封袋,安靜地躺在球鞋的鞋架上面;你擁有它,就應該穿上它,出現在離你家最近的籃球場上,隨時隨地。
AND1,二十多載的十雙球鞋
在AND1的20年間出現過很多雙經典的球鞋,在下面的十雙球鞋裡面當中,它們可能不是最好的十雙AND1,但是它們確實極具特色,把AND1每個時期的不同的特點都呈現出來。
AND1 Finger Up PE
漸變色的鞋身和鞋面不同材質的拼接成為這雙球鞋最大的特點,而這雙更是屬於曾經的國王克裡斯·韋伯的PE專屬球鞋,黑白紫的配色與國王隊服顏色相符,再就是後跟處的4號也是當年韋伯的球衣背號,同太極一樣的中底,表明這雙球鞋也是一雙外場利器。
AND1 Tai Chi PE
毫無疑問,這雙AND1 Tai Chi可能是AND1最知名的一雙球鞋,運用東方文化元素來設計球鞋的鞋面,鞋面被一分為二,但是同太極圖一樣,是不規則的劃分出來。卡特在扣籃大賽的技驚四座,不但讓別人看到他超乎想像的扣籃,讓這雙AND1太極也由此大紅大紫。這雙是史蒂夫·布萊克的PE球鞋。
AND1 2 Chi PE
相比太極,這雙2 Chi其實更符合陰陽八卦的特點,鞋面不規則的分割更像是陰陽五行圖。在球鞋的中底和鞋舌上也出現了陰陽圖形的Logo,球鞋配置上,中底使用Harmonix氣墊,讓球鞋的緩震更勝一籌。從球鞋的籤名處可以判斷這是一雙PE球鞋,而它的球鞋主人是曾經步行者隊的鐵血大前鋒,戴爾·戴維斯。
AND1 KG 2 Low
毫無疑問,這首先是一雙非常漂亮的球鞋。去除了KG 2鞋身上的反光材質,球鞋變得非常乾淨簡潔,白藍的配色也非常適合夏天穿著,LOW版本包括了原版的中底和外底,這也是AND1球鞋中科技與設計的巔峰之作。鞋舌處的指紋Logo也表明了這雙籃球鞋的主人身份。
AND1 Desire
又是一雙像太極,但是不叫太極的球鞋。相比原版的太極,這雙球鞋在鞋面的切割上也表現的不同,同時加上保護綁帶,這雙球鞋提供更好的保護性能。
AND1 Silky Smooth
如果說太極在NBA賽場一炮而紅,那麼Silky Smooth真的就是一雙屬於街頭的籃球鞋,簡單的鞋面設計,在鞋帶上面特別增加了一層防塵布面,後跟的TPU因為歲月磨練已經慢慢變黃,看不出本來的摸樣,雖然中底沒有科技,但是大底上的小人告訴你,我打籃球,所以我穿AND1。
AND1 Mad Game
這是AND1參與科技軍備戰的第一雙球鞋,總的來說,表現還是不錯的,這時候Harmonix氣墊還只存在於球鞋的中底裡面,不像後期把它做成外露的氣墊形態,讓人們可以一目了然,中底X形的Springz Geometry穩定底盤不但起到穩定的作用,誇張的外形難道不比碳板看起來更氣勢十足麼?
AND1 Elite International
在旗下簽約球員陸續離開之後,AND1也可以一段時期的集團軍作戰,而這雙Elite International便是其中的一雙,999的定價表明這是一雙高端TEAM鞋款,球鞋的中部支撐是一大亮點,我們發現無論是早期還是中後期,AND1在中底支撐和鞋面支撐上,總能玩出不同的花樣。
AND1 ME8 Sovereign
從外形上不難看出這款ME8 Sovereign從Rise Mid中提取的經典元素,以鞋身大面積TPU材料勾勒出流動感十足的線條,雖然這樣的設計在Remix Mid也使用過。但在ME8 Sovereign上又看到一番新的模樣,將緩震新科技L2G隱藏於中底內,獲得更好的緩震感。加上是AND1最後的代言人蒙塔·艾麗斯的籤名球鞋,可惜好景不長,這一次的努力也沒能換來力挽狂瀾。
AND1 ME8 Empire Gundam
作為蒙塔·艾麗斯在AND1的最後一雙,隨著蒙塔的離開,換上Air Jordan球鞋的那一刻,AND1在NBA的也徹底的沒落。2013年推出這款球鞋的高達配色,雖然球鞋的外形非常好看,但是還是掩蓋不了它失去代言人以及平庸設計的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