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遊子吟
裡程(馮秉誠博士)的書。這本書相信很多弟兄姐妹都有聽過,但是具體是否有認真看過呢?
馮秉誠牧師對我個人而言是很重要的牧者。記得讀高中的時候,深受教科書中唯物論、無神論、進化論等理論影響,就是看了馮牧師的信仰與科學系列講座的錄相,才堅定了個人的信仰。《遊子吟》一書更是全面、多角度地講述了科學與信仰之間並不矛盾,基督信仰並不是無學問的人的信仰,而是適合每一個願意尋求真理的人。
2、天路歷程
作者約翰·班揚,這本書在基督徒中的影響非常巨大。篇幅不長,又是小說體裁,很適合閱讀。主人公「基督徒」在其天路的歷程中所經歷的種種事件與人物,何嘗不是我們每一位神的兒女經常會遇見的呢?讀這本書,對於個體信仰的反思,很有幫助。
3、效法基督
作者託馬斯·肯培,這本書據說是在教會書刊中除《聖經》之外,譯本最多的屬靈書籍之一,可見其影響力。
這本書不僅有真道上的教導,也有很多內在生命操煉的教導。每一章篇幅都不長,行文簡潔、清晰,易於吸收。
4、自牧
作者汪維藩牧師,我去神學院讀書時他早已退休了,是我老師的老師。這本書是我非常喜愛的書,常在旅行時帶在包裡,在疲憊之時翻閱幾章,很得幫助。
第一次讀的時候還是只有收錄50篇的版本。後來書不知借給哪位朋友,只能託神學院的同學再讀一本,已經是新版本,收錄了一百篇。
汪牧師寫神學類的文章,文字中都常常帶著詩意,讀起來很有味道。而靈修類的文章則更是閱讀起來如沐春風,令人愛不釋手。關鍵是自牧一書是其個人生命對神的體悟,情感真摯,很少人有勇氣像他這樣將自己的生命經歷展示在讀者面前。
5、基礎系統神學
作者楊慶球。本書是為平信徒而寫的系統神學讀本,用簡單的語言和篇幅講述基督教的教義。如果你讀大部頭的系統神學會頭腦的話,這本書很適合對基本的教義有一定的了解。
6、基督教會史
作者布魚斯·雪萊。本書原名為「以簡明易懂的語言寫成的教會歷史」,讀的時候確實感覺相對輕鬆,易於理解。書中對基督教歷史事件的描述,教義和神學的梳理,歷史人物的介紹,詳略得當,是了解基督教歷史的很好的入門讀物。
7、中國基督教史綱
作者王治心。由於基督教史或教會歷史,都是西方人所寫的,關注西方的基督教發展。而作為中國的基督徒,很有必要了解基督教在中國的廣播和發展。這本書雖然成書較早(1940年出版),但在今天仍然是很好的了解中國教會史的讀物,不過裡面有一些材料的引用是直接放上文言文,讀起來會有些吃力。
8、識經與釋經
作者塗智進牧師。作為基督徒,每天都要讀聖經,因為聖經是神的話。但基督徒還應當或多或少了解一些解經的原則和知識,才可以更好地理解經文、解釋聖經、分享聖經、應用聖經。
國外很多釋經學的書,讀起來都容易雲裡霧裡,其中有翻譯的緣故,也有東方人和西方人思維方式不同等原因。
塗牧師這本釋經學的入門教材,深入淺出,易於理解和掌握。筆者從中受益良多,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塗牧師已經病逝的消息,心中難過許久,求主紀念塗牧師的付出,祝福他的家人。
9、基督教概論
作者麥格拉思(又譯麥葛福)。本書可以算是基督教的小百科全書了,因為一本書裡包含了教會歷史,基本教義,基督教相關知識等。如果你對基督教很有興趣,但頭腦中還沒有任何概念,本書有助於簡單地了解基督教。或者你對於很多基督教的術語都聽過但不太明白,也可以透過本書得到答案。如什麼是聖公會,福音派等……
10、斯託得 羅馬書注釋
作者斯託得牧師。
聖經只有一本,聖經注釋則多不勝數。在聖經各卷的注釋中,關於羅馬書的注釋更是重中之重。很多屬靈偉人都寫過羅馬書的注釋。近代很著名的一本是卡爾·巴特的羅馬書注釋,不過此書太難懂,看了前言已經很累了。而斯託得的羅馬書注釋很適合想要精讀羅馬書的基督徒讀者。
11、愛的五種語言
作者查普曼。此書是對人際關係,特別是夫妻兩性關係的提升很有幫助的讀物。之前寫過一篇關於本書的讀書筆記。
12、基督教對文明的影響
基督教是迷信、落後的思想?這是很多人對基督教的誤解。本書從多個方面講述了基督教對於現代文明的促進作用。比如西醫在中國的發展,廢除女人裹小腳的陋習,提倡一夫一妻制等,都有基督教在其中產生重要的作用。
13、懺悔錄
作者奧古斯丁。這本書不只是在基督教內部流傳,更是在社會上被廣為誦讀。想要了解奧古斯丁如何從一個沉迷於罪中之樂的人成為重要的神學家和教父,可以讀讀這本書。
14、俗世中的上帝
作者莫爾特曼。
由於推薦的都是相對通俗易懂的書,因此不太敢推薦當代神學家的著作——讀起來都不太容易。莫爾特曼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神學家之一,在中國學術界也很有影響力。《俗世中的上帝》相對易讀易懂,且對於一些基督徒常思考的問題(如苦難等問題)有獨到的見解,值得一讀。
15、卡拉馬佐夫兄弟
作者是俄羅斯的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
這本書稍厚,有兩大本,但內容非常深刻,引人深思。特別是今天很多人會受理性主義的影響,認為科學大於信仰;或受虛無主義的影響,認為沒有上帝,生命沒有太大的意義,所以今朝有酒今朝醉。陀氏藉著對卡拉馬佐夫家族的父親、三個兒子以及一個私生子的描述,帶給讀者基督信仰的意義,唯有基督神聖受苦的愛可以勝過世界的罪惡和苦難。
16、這一代人的怕和愛
作者劉小楓。
劉小構是巴塞爾大學的神學博士,現在是中國人民大學的教授,他曾經帶領一批學者翻譯了不少基督教的經典著作。同時他個人也寫過好幾本與基督教相關的書,並且很受大學生的歡迎。如《拯救與逍遙》、《走向十字架上的真》等。《這一代人的怕和愛》是一本隨筆集,裡面很多文章角度獨到,發人深省。同時,劉小楓的文筆在中國哲學界也是一流的,可以將枯燥的思想用他獨特的文筆表達出來,讀起來很有味道。
17、六A的力量
作者麥道衛。本書是家庭教育的經典書籍,不僅適合基督徒閱讀,也適合社會上的人群閱讀。很多人在這本書中得到了幫助,改變了家庭緊張的親子關係。
18、標竿人生
作者華理克牧師。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最重要的是榮耀神。華理克牧師透過40天的信息分享,由入門到深入,引導讀者尋求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活出榮耀神的生命。
19、讚美詩(新編)史話
作者王神蔭。
很多時候我們在唱讚美詩都是機械式的動口,沒有用心去體驗詩人在詩歌中對上帝的情感。而有時我們單單讀詩歌的歌詞,也沒有辦法很深入去認識這首歌在表達什麼。讚美詩史話用簡短的篇幅介紹每一首詩歌背後的作者及寫詩的背景,讓讀者可以對詩歌有更深入的體會,同時對一些詩歌作者生平的認識也可以帶給我們很多的感動。
20、從異教徒到基督徒
作者林語堂。
林語堂先生是民國知名的作家,和魯迅、胡適、梁實秋等人齊名。同時他的身份也是一位基督徒。本書林語堂分享他是如何從一位牧師的兒子到成為不信神的異教徒,最後又回歸到基督的裡面。對於一些有類似經歷的基督徒,可以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