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華清7月3日,騰訊清遠雲計算數據中心正式開服。
騰訊公司介紹,按照規劃,騰訊在清遠投資建設的數據中心集群能容納超過百萬臺伺服器,7月3日開服的是一期項目,上架30萬臺伺服器。該數據中心是騰訊雲首個開服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也是華南區迄今為止最大的新基建項目。
騰訊清遠雲計算數據中心的建設有不少可圈可點的地方,例如建設周期短,刷新了行業內同等規模數據中心的交付記錄;大量投入騰訊自研的星星海伺服器;應用了騰訊自研的數據中心管理軟體——騰訊智維;採用間接蒸發冷卻、太陽能供電等措施,數據中心PUE(數據中心消耗的所有能源與IT負載消耗的能源的比值)低於1.25,在氣候溼熱的華南區,PUE值能做到這個水平,已屬不易。
今年5月份,騰訊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對外宣稱,騰訊未來五年將在新基建領域投資5000億元,包括清遠數據中心在內,騰訊還會繼續構建它的新基建藍圖。
落子數據中心
提起數據中心的所在地,人們往往容易想到貴州省,國內不少網際網路公司都在貴州建設了數據中心,騰訊在貴安也有一個數據中心。
數據中心功率高、不能斷電又需要散熱、適宜的溼度,貴州有其作為數據中心落地點的優勢:電價低、氣溫低、非地震帶、當地政策積極支持。相對來看,氣候比較溼熱的清遠,此前並不是數據中心選址的「香餑餑」。
7月3日,在接受媒體群訪時,騰訊公司方面解釋了為何將超大規模的數據中心集群建在清遠。
早在兩年前,騰訊就已經觀察到廣東省乃至華南區用雲需求量旺盛,如果華南區沒有數據中心,在北京等地方響應廣東客戶的用雲需求,數據來回傳輸會造成資源的浪費,騰訊打算在華北、華南、西南、華東等大區均建立大型數據中心;清遠的地理位置較好,距離廣東省的省會廣州只有2個小時左右的車程,土地資源比較豐富,供電的基礎設施完善,清遠市政府大力引進數字產業。
容納百萬臺伺服器的清遠數據中心將在騰訊的雲服務中扮演重要角色,騰訊雲服務和運維總監徐勇州用一個直觀的例子說明清遠數據中心的能力:2019年騰訊用到的伺服器突破百萬臺,換一句話說,清遠數據中心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後,可以支持騰訊現有全部業務的數據處理需求。
騰訊公司IDC平臺部總經理鍾遠河解釋,這並不意味著,騰訊建了清遠數據中心就要將現有的業務量翻倍,事實上,騰訊考慮要不要建數據中心,主要看的不是自身業務的用雲需求,而是全社會的用雲需求,在騰訊內部,對數據中心項目的考核,也不是投資回報率,而是是否能以更低的成本、更短的交付時間建成,建成後,是否能更大程度地利用。
騰訊對建設數據中心態度積極。清遠數據中心開服是近一個月來,騰訊在數據中心領域的第三個大動作。
6月6日,騰訊上海數據中心項目在上海松江開工,該數據中心將承擔AI算法計算、機器學習、圖像處理、科學計算和工程計算任務;6月23日,騰訊與天津市政府達成戰略合作,騰訊將在天津既有數據中心的基礎上,在濱海新區新建一個容納30萬臺伺服器的數據中心。
「騰訊集團對雲計算的前景非常看好,我覺得各個行業都會有較快的增長,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行業會有爆發式的增長,像今年的教育、在線會議。」徐勇州表示。
疫情後增長的數位化需求讓騰訊清晰地感知雲服務的前景,今年騰訊會議在8天內擴容超過10萬臺雲主機。
中國本來就有龐大的網民基數,數字經濟潛力大,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支持新基建建設,潛在的市場需求疊加政策推動,無疑加快國內數據中心的建設進程。
落地自研技術
據了解,清遠數據中心用到了騰訊的不少自研技術。
建設方面,清遠數據中心採用了騰訊第四代數據中心建設技術T-block,將數據中心各模塊以標準化、產品化形式交付,數據中心能像樂高搭積木一樣拼建起來。
「傳統的數據中心從拿地開始到建成應該要三年時間,我們在當地政府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只用了一年多就建成。」鍾遠河介紹。2018年,清遠市政府與騰訊籤訂項目投資框架協議,2019年2月土建開工,2019年12月開始機電部署。
伺服器方面,清遠數據中心大量採用騰訊自研的伺服器,星星海伺服器。在實際操作中,網際網路公司的數據中心並不完全是自建的,有的是租用的,即使是自建數據中心,伺服器也不一定是自研的,但騰訊早在2006年前後就投入數據中心的研究,自研伺服器能讓它在數據中心領域有更多的自我掌控權和資源調配權。
「傳統的商業伺服器更多的是通用(不同的業務),但上雲了,雲廠商對技術和匹配度要求是非常高的,我們很多技術都需要量身定做,這不僅僅是我們對性能的追求,也包含我們對成本的追求。」徐勇州解釋。
運維方面,清遠數據中心採用了自研的數據中心管理軟體,騰訊智維。據了解,騰訊智維系統能全面、遠程監控數據中心,藉助AI進行能耗分析以及預警示警,預測性維護設備,減少數據中心的人工管理,這對於大規模的數據中心運維來說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