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第登陸時,如果聽從隆美爾的建議,將坦克部署在灘頭,結果會怎樣?

2020-12-23 騰訊網

諾曼第戰役代號「霸王行動」三百萬盟軍橫渡英吉利海峽登陸法國諾曼第,擊敗德軍取得世界法西斯戰爭勝利。諾曼第戰役前,隆美爾建議將坦克部署在灘頭陣地,最終為何沒有這樣做?

1944年,隆美爾成為「B集團軍群」總司令,率軍防守西線,他的上級是德軍西線總司令龍德施泰特,兩人在得知盟軍將會法國登陸消息,立即展開相關商討,希望能將破壞盟軍的登陸行動。

德軍西線兵力本不足,防守漫長海岸線,只能採取重點防禦方式,才能符合德軍實際利益。

1944年4月龍德施泰特和隆美爾在西線裝甲集群司令部發生爭吵,龍德施泰特為確保部隊機動性,希望將裝甲集群部署在距離海岸線較遠的地方。隆美爾認為在盟軍空中優勢打擊下,裝甲集群難於移動,只能成為盟軍活靶子,若未能及時將盟軍擊潰,這場戰爭便算失敗。

1944年4月28日,隆美爾裝甲兵總監古德裡因部署問題發生爭吵,古德裡安認為隆美爾部署明顯是個錯誤選擇,會讓灘頭德軍坦克成為盟軍活靶子,才能確保部隊機動性方能確保德軍優勢。隆美爾認為就算夜間調動也無法確保裝甲部隊安全,盟軍照明彈會將黑夜變為夜,兩人經過一番爭吵,並未達成一致建議。

雙方意見不一致,只能由希特勒進行裁決,希特勒在了解事情前因後果,將西線裝甲群的七個裝甲師一分為二,三個裝甲師由隆美爾掌控,四個裝甲師由施韋彭堡掌控。明顯是個妥協方案,該方案調解隆美爾龍德施泰特矛盾,實際上並不符合德軍整體利益,分兵為兵家大忌,導致德軍沒有足夠兵力阻擊盟軍。

盟軍為確保德軍高層將關注對象放在加萊地區,破費一番周折,不僅搞出了一個假得集團軍,讓巴頓給相關部隊下命令,製造出準備在加萊登陸假象,同時,讓德軍截獲了一封準備在加萊登陸電報。

德軍西線指揮部經過一番商討後,認為盟軍主攻防線應該在加萊地區,隆美爾為首高級將領並無多大意見,

隆美爾將其中一個裝甲師部署在卡昂地區,另外兩個部署在加萊地區,從隆美爾部署來看,因無法確保盟軍登陸點,他將部隊一分為二,從而確保軍隊部署上午疏落。

盟軍一番精心安排下,德軍高層將主要防禦方向放在加萊地區,讓諾曼第地區防禦極為薄弱,確保了戰爭最終勝利,德軍高層錯誤判斷,導致戰爭失敗。

諾曼第登陸當天,隆美爾派出21裝甲師一度把盟軍打到海邊,因兵力過於淡薄導致未給盟軍致命一擊,盟軍在發動登陸戰役後在德軍前後方均有部署大量部隊,德軍不得不後退。

隆美爾認為諾曼第不是盟軍主要登陸點,他認為只要按照自己的建議完全可以擊敗盟軍。

諾曼第戰役前,德軍本就缺乏空中優勢,隆美爾同德軍高層努力只能是一場空,他們部署在灘頭可能會給盟軍帶來一定的困難,面對有空中優勢盟軍本就沒什麼難度,部署灘頭裝甲師失敗只是時間問題。

相關焦點

  • 諾曼第登陸如果聽從了隆美爾將坦克布防在探頭陣地,那麼其結果會怎樣?
    在諾曼第登陸戰役打響之前,隆美爾元帥曾建議經坦克部署在灘頭陣地,然而事實上並沒有這麼實施。那麼如果當初採納了隆美爾的這一意見的話,那麼諾曼第登陸的結局將會是怎樣的呢?而在北非吃過盟軍轟炸機苦頭的隆美爾,認為在盟國空軍佔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裝甲師根本無法正常向前機動,而如果不能在登陸的二到三天內將盟軍趕下海去,這場戰爭就已經輸掉了。
  • 隆美爾的諾曼第防線,只有二百座工事,卻令盟軍傷亡10000人
    另一方面,沿海地區灘頭都被部署了各種各樣的障礙物和雷場,防止英軍登陸。 二、隆美爾走馬上任 在不列顛空戰失敗以後,大西洋壁壘就成為了納粹德國與英國交戰的最前線。1942年3月,英軍成功對諾曼第實施了一次空襲,成功摧毀了位於諾曼第的船塢和抽水機。
  • 諾曼第登陸中奧馬哈灘頭為什麼如此血腥,守軍並不是什麼王牌軍
    在這場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作戰中,奧馬哈灘頭是盟軍五個登陸灘頭中傷亡最大損失最慘重的一個,好萊塢著名導演史匹柏拍攝的經典戰爭影片《拯救大兵雷恩》的片頭那二十多分鐘令人震撼的戰爭場面,反映的正是奧馬哈灘頭上所發生的慘烈戰鬥。那麼為什麼奧馬哈灘頭會如此血腥?
  • 盟軍諾曼第登陸,隆美爾依託大西洋堡壘堵截,可惜還是功敗垂成
    一旦盟軍在最初登陸成功,那麼德軍也就不可能再阻止他們了,盟軍集結的上百萬陸軍將源源不斷的戰場,而德軍卻沒有任何的戰略預備隊了。 還有一個實力較弱的G集團軍群(17個師)部署在法國西南部和南部的海岸線上,盟軍在這裡登陸的可能性不大,自然也就沒有部署太多的兵力。德軍的戰略部署呈典型的「北重南輕」的態勢,因為北部的荷蘭、比利時和法國加來地區都距離德國本土太近了,所以得到優先的加強,更靠南的諾曼第則防禦能力則更弱些,再向南則愈加薄弱,盟軍登陸的成功性也就越高。
  • 諾曼第登陸戰役多慘烈,看看奧馬哈灘頭的血腥程度就懂了
    諾曼第登陸戰這個名詞應該很多人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吧, 畢竟很多人在課本上就學過關於諾曼第登陸的這個課文。 當時在課本上可能只是單純的覺得這場登陸戰傷亡慘重而且意義重大,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卻是, 在諾曼第登陸站中的奧馬哈灘頭, 盟軍和德軍的對決傷亡情況出乎人們意料, 是很多人無法想像的一場二戰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場戰役。 今天咱們就來討論一下為什麼奧馬哈灘頭這場戰役會如此血腥。
  • 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關於諾曼第登陸,14個事實真相
    因此,希特勒會一直醒到凌晨,然後一直睡到下午。即使是德國最高統帥部中最高級成員,也知道他的這種行為,如果受到打擾,他就會生氣。 希特勒還禁止戰場指揮官在沒有他特別許可的情況下,調整部隊的位置。當諾曼第地區的幾位將軍想立即部署兩個德軍裝甲師,以儘可能快的速度攻擊盟軍脆弱的根據地時,他們不得不等到下午晚些時候才能驚動希特勒。
  • 二戰期間,盟軍在諾曼第登陸,德軍去哪了?
    諾曼第登陸的過程非常順利,盟軍在登陸過程中發生的戰鬥與預期中大體一致,盟軍也確實做到了在90天(D+90)內抵達塞納河。那麼問題來了,諾曼第登陸時,德軍去哪了?有人認為,諾曼第登陸時德軍已是強弩之末,所以無力抵抗300萬盟軍的攻勢。這種說法雖然聽上去頗有道理,但卻不符合客觀事實。
  • 二戰1944年6月6日諾曼第暴風雨來臨之前抉擇隆美爾神話的終結
    德軍的防禦重點分在三個地點,法國西南部,法國諾曼第,法國加萊地區,如果德軍將領不像希特勒那樣,在1944年完全在做夢想著一擊必殺,渴望盟軍在地理位置極度不好加萊地區登陸的話,退其次的設想盟軍就最有可能登陸地點,就會是在諾曼第地區登陸,德軍的法國海岸防禦地圖,所標註的細節信息可是比小編的這張圖片要清楚得多,因此隆美爾在前往法國過生日時,也特別把352步兵師調到諾曼第地區加強防禦
  • 諾曼第登陸:世界歷史上規模強大的登陸戰,其難度到底有多大?
    1944年6月6日當天,諾曼第登陸開始,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三軍聯合登陸戰。經過盟軍將士兵分五路的全線突擊,德軍的大西洋壁壘終於崩潰,盟軍反攻西歐大陸的號角正式吹響。那麼,在具體的登陸行動中,盟軍登陸的難度到底有多大呢?
  • 諾曼第登陸,為啥盟軍在奧馬哈灘頭傷亡最嚴重?守軍並非王牌軍
    在二戰中,有許多國家都受到了戰火的侵擾,產生了嚴重的傷亡,同時,二戰時也發生過許多場慘烈的戰役,諾曼第登陸就是其中之一。在諾曼第的奧馬哈灘頭,盟軍和德軍進行了激烈的對戰,作戰雙方的傷亡情況都十分嚴重,那麼,為什麼奧馬哈灘頭的一戰會如此血腥和艱難呢?早在1941年,蘇聯就提出了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對德國實行夾擊的計劃,但由於當時西歐已經淪陷,英國的力量有限,這項提議沒有得到重視和實行。
  • 諾曼第登陸戰役的勝利,給我們提供了哪些經驗和啟示?
    另一方面,又將這些接觸的情況,通過間諜手段「洩露」給德國希特勒,使他誤以為盟軍要在巴爾幹半島登陸。促使希特勒將駐法德軍精銳調往巴爾幹,以防不測。如此盟軍有效地分散了希特勒在「大西洋壁壘」後面的兵力。二、佯動造勢為了把德軍部署在北歐丹麥、挪威和芬蘭等國的27個師,牽制在遠離諾曼第地區,盟軍把一個營級規模的部隊偽裝成一個強大的集團軍。
  • 人物 「沙漠之狐」隆美爾之死
    在我們進攻時,我們的敵人坐擁大量的反坦克炮和坦克,並且都部署在雷區中央,我們想接近敵陣必須要通過雷區,而在清掃雷區時則要受到敵軍火力網的威脅,這樣的戰鬥實在是非常的困難慘烈。這些經驗使我深刻認識到英軍大量布雷的價值,做個假想,在北非,如果守陣的是德軍,進攻的是英軍,那麼這些陣地或許永遠都不會淪陷。隆美爾全身心地投入到防線的建設工作當中,每一個細節都要親自把握,務求到位。
  •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紀錄——諾曼第登陸戰
    由於大西洋壁壘是個半成品,德軍統帥部分外重視對盟軍可能登陸區域的判斷,以期在盟軍登陸地點組織最強的防禦。隆美爾在加萊海岸巡視,加萊面對英吉利海峽的最窄處。從英國多佛港到法國加萊港僅32公裡,隆美爾與他的直接上司德國西線總司令倫斯德元帥都認為盟軍將在加萊登陸。但事實上,「霸王計劃」卻把登陸點定在諾曼第,這裡的海峽雖寬100公裡以上,但沿海地勢開闊便於大部隊展開行動。
  • 紀念諾曼第登陸76周年:珍貴老照片回顧
    諾曼第登陸是二戰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戰役從1944年6月6日早6時30分開始,到8月19日盟軍渡過塞納-馬恩省河結束,有接近300萬盟軍士兵渡過英吉利海峽登陸法國。 「D日」即「霸王行動」打響第一天,接近16萬盟軍士兵在諾曼第登陸,當天盟軍傷亡、失蹤超過1萬人,其中包括6603名美國軍人。
  • 僅用不到一年取勝 西媒回顧諾曼第登陸對擊敗德軍影響
    希特勒對此極其擔憂,在1943年底就將自己最出色的將軍、綽號「沙漠之狐」的隆美爾派駐到法國,監管大西洋(600558,股吧)海岸的防衛,因為德軍預計盟軍將從此登陸歐洲。隆美爾在1944年花費了6個月的時間在沿海構築了一道堅不可摧或者說至少可以最大限度地阻止盟軍登陸的防線(「大西洋壁壘」防線——本網注)。他在英吉利海峽最狹窄的通道加來地區特別加強了防守。
  • 同樣都是登陸,盟軍在諾曼第之前進行的登陸戰可謂千奇百怪
    1941年年底,英軍計劃在法國海岸進行一次登陸行動。其目的並不是為了進行反攻,而是測試在遭遇抵抗的情況下,能否登陸成功,若是成功,也不準備長期佔領。而後英軍將目的地選在了諾曼第周邊的一座沿海城鎮——第厄普。計劃這次行動由蒙巴頓來指揮,兵力為5000加拿大士兵和1000英軍,其中還有50名美軍。
  • 1944年諾曼第戰役的頭三天德軍炮灰部隊的戰場奇蹟
    位於法國諾曼第海岸防線的部隊隸屬於德國B集團軍群,麾下第7集團軍,第84軍的單位,當時B集團軍群的總指揮的隆美爾將軍,而其麾下的組成部分才大多數來自從北非戰役中敗退回來的殘兵敗將組成,其中核心單位是隆美爾部署在卡昂地區的第21裝甲師,而這個唯一距離諾曼第前線最精銳的裝甲機動部隊,在1943年回到法國時不足500人,隆美爾根據這500名倖存回來的骨幹進行整編,期初是一個裝甲營規模配屬的坦克也是法國的繳獲型老式坦克
  • 二戰1944年諾曼第戰役的法國坦克擋住了盟軍三天三夜
    1944年6月6日的諾曼第戰役率先抵達前線德軍裝甲部隊,並不是德國第21裝甲師,而是第716步兵師和352步兵師中坦克殲擊營部隊,這些法國坦克之前隸屬於德軍第21裝甲師,後來第21裝甲師組建之後,就轉化為了二線裝備,被隆美爾將軍編入到前線的步兵師中到坦克殲擊營裡面充數,其中也表現出了當時隆美爾的
  • 德國元帥隆美爾有多愛他的妻子?諾曼第登陸他在家陪老婆過生日
    1944年10月14日,這是審判隆美爾的時間,關於他背叛元首的事情今天中午就會有結果,早上隆美爾陪兒子散步之後就一直在家裡等待。到了中午,布格道夫上將來了,他親切地和隆美爾打招呼,隆美爾的妻子正在做飯,還要留布格道夫吃飯。
  • 不光是使命召喚,《坦克世界》中也有諾曼第海灘
    還記得我當時第一次玩使命召喚,就被諾曼第登陸那一關徹底震撼到了,通過這一關時,已經忘記了自己在玩遊戲,將自己全身心徹底代入到了遊戲角色之中,那也是我第一次從遊戲中感受到戰爭的殘酷。使命召喚中的諾曼第登陸關卡對於歷史中的諾曼第登陸戰役還原度極高,諾曼第海灘的地形還原,盟軍戰士所使用的登陸艇和各種戰術道具還原,將幾十萬人的海灘搶奪戰在遊戲中展現地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