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南京創新周——科技創新助力高淳醫械產業騰飛

2020-12-12 手機鳳凰網

2020年6月24日,由高淳區人民政府主辦,高淳區科學技術局、動脈網承辦,江蘇省高淳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協辦的2020南京創新周高淳專場活動——2020國際醫療科技創新空中峰會圓滿結束。作為創新周「開放合作日」的「重頭戲」,本次峰會以「集智創新、共築高地」為主題,以器械、科技、創新為核心,邀請諾獎得主、院士專家、龍頭企業、創新企業、科室主任、投資機構等演講嘉賓,從政策導向、技術演進、模式創新、產業合作等角度切入,圍繞技術創新推動國產進口替代以及新基建背景下的醫械投資機會兩大主題,打造一場開放創投、聚合發展的高端峰會。

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胡萬進致辭

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胡萬進在峰會現場發表致辭,希望高淳區進一步強化產業政策支持,重點抓好鼓勵產品模式創新、做好專業服務保障、引進高層次人才等方面工作,吸引更多重大產業項目集聚,推動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

高淳區委書記吳勇強表示就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南京高淳將虛心聽取參會各方的意見建議,學習借鑑創新和成果轉化先進經驗,加強技術交流和產業對接,以本次峰會為窗口,通過與大家面對面地、深入地溝通交流,達成更多的合作共識,並通過各位的宣傳推介,對接更多優質項目、更多高端人才。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在省市大力支持下,高淳把發展醫療器械產業作為優先戰略選擇,主動謀劃、加緊布局,全力打造醫療器械產業「高淳高地」。高淳區平臺載體日益完善,圍繞省醫療器械檢驗所高淳分所、醫療器械運行監管大數據中心等「一所六中心」,構建要素齊全、開放協同的良好生態。

此外,藉助此次峰會,南京市高淳區人民政府將聯合動脈網,共同打造2020醫療器械創新生命力榜,重點發展體外診斷、高值耗材、康復器械、家庭醫療器械等行業,在細分產業方向進行產業集聚,引進和培育行業龍頭企業,打造完善的產業鏈條,形成獨具特色的高淳醫療器械產業生態,助推高淳醫療健康產業高地建設。峰會現場,高淳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楊勇參與了榜單啟動儀式。

路演項目同江蘇省高淳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籤約

作為南京的南部現代活力新副城、美麗南京示範區、創新名城南部支點,高淳正乘著全市重點支持高質量發展的東風,聚焦醫療健康產業,聚合發展勢能,加快創新驅動、綠色崛起。峰會現場,特別設置了路演環節,精心挑選6個優質項目參與現場路演,並特邀知名投資機構資深投資人參與現場點評。其中,2家路演項目與江蘇省高淳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進行了意向籤約。

與此同時,由長三角健康產業聯盟主辦的首屆長三角醫學轉化創新創業大賽也在峰會現場啟動。長三角健康產業聯盟當值主席虞海寧表示,希望通過舉辦首屆長三角醫學轉化創新創業大賽,進一步增強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合作,聯合更多的醫療機構、創新型企業、高校院所、醫健產業平臺、投資機構等,為促進長三角地區醫療器械領域協調發展和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峰會主題一:科技創新與醫療進步

峰會現場,一氧化氮之父、1998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斐裡德·穆拉德博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韓濟生先生;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寶峰先生參與線上「雲」分享,分別為大家帶來《從科學與醫學進步看IVD發展》、《經皮穴位電刺激技術的原理及創新應用》、《心血管疾病新藥研發及啟示》等主題分享。

斐裡德·穆拉德博士,美國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美國德克薩斯大學休斯頓醫學院終身名譽教授;1996年獲頒拉斯克獎;1997年獲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98年獲頒諾貝爾生理醫學獎;1998年獲頒美國心臟協會Ciba獎;1998年獲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醫學院院士;2007年獲選首位生物醫學領域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峰會當天,斐裡德·穆拉德受邀參與線上連線,發表《從科學與醫學進步看IVD發展》主題演講。

韓濟生院士在國外雜誌及專著上發表論文500餘篇,主編中文專著9冊。1979年以來應邀到27個國家和地區的100餘所大學和研究機構演講209次。曾任世界衛生組織(WHO)科學顧問,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顧問。1987年被選為瑞典隆德皇家學院國際院士。創建北京神經科學學會,中國疼痛學會,國際神經肽學會中國分會。韓濟生院士受邀連線,發表《經皮穴位電刺激技術的原理及創新應用》主題演講。

楊寶峰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華醫學會副會長、黑龍江省科協副主席、英國皇家生物學會會士、中俄醫科大學聯盟(110所大學)聯盟中方主席。曾任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主任。第六屆成都市科學技術顧問團顧問。主要從事心腦血管系統疾病藥物研究,發現抗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藥物作用離子通道的特點和規律。楊寶峰院士以《心血管疾病新藥研發及啟示》受邀參與峰會雲分享。

峰會主題二:醫療器械創新發展

蔡洌先生發表了《創新醫療器械的機會和突破》主題演講。他認為醫療器械創新突破,就是基於一個臨床的需求,進行一個大膽的嘗試,最終形成一個產品之後,大家各自從不同的突破的方向,逐步的優化發展,最終形成一個非常成熟的產品,同時在這個突破發生之後,第一個方向是以基於已經有的這個突破,往其他未知的領域橫向探索;第二個方向就是縱向的,在技術上跨入的新臺階。

陳堅先生發表了《後疫情時代的醫療器械創新》主題演講。他表示在整個疫情期間,中國的醫療產業呈現出品類非常多的特點。疫情後的醫療器械產業,並沒有改變我們基本的格局和發展邏輯。真正的有價值的創新是要慢下來,需要切實的臨床基礎研究,不要為了創新而創新。

新技術圓桌:心血管介入治療創新方案的產業化之路

當醫療器械遇上新技術,會有什麼樣的產業火花?峰會上午的圓桌論壇,邀請到知名投資人創瑞投資集團董事長唐浩夫、國內心血管領域上市企業高管沛嘉醫療CFO蔡洌與優秀創新企業心瑋醫療創始人兼CEO王國輝、比利時駐滬總領事館法蘭德斯大區商務領事Bart Boschmans(林柏森)以及國際醫療器械巨頭相關負責人美敦力APV主動脈市場高級產品經理章君琪,共話心血管介入的國產進口替代與創新方案。

從左至右依次為:創瑞投資集團董事長唐浩夫、沛嘉醫療CFO蔡洌、比利時駐滬總領事館法蘭德斯大區商務領事Bart Boschmans(林柏森)、心瑋醫療創始人兼CEO王國輝、美敦力APV主動脈市場高級產品經理章君琪

唐浩夫:心血管產品的替代率在提高,總體上市場在擴大,局部的細分市場有一些國產替代。您覺得在心血管領域,中國的本土創新有什麼特點呢?

王國輝:一個新的產品需要新的醫療技術,還需要醫生認可,在逐步的臨床運營當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逐步的將這個產品做到真正的符合病人需求。比如可吸收支架,未必是最終的解決方案,但是不排除未來通過醫生、企業的共同努力,最後將其改進成下一代的真正具有革命性的產品。

唐浩夫:目前比較明顯的是中國現在的中小型的醫療器械創新公司增加的速度是全世界第一的,相比較而言,美國中小型的醫療器械企業創新動力稍顯不足。請您談談美敦力在中國的策略定位,以及怎麼看待我們剛才講到的這個跟創新品質間的關係?

章君琪:美敦力上新產品時會更多的考量在長期使用過程當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介入這個行業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可以說介入技術是醫療產業的工業革命。我們跨國公司和國內是合作的關係,全球化公司在強調本土化,大型的本土化公司在強調全球化。

唐浩夫:關於中國和比利時在醫療領域的一般性的、廣泛性的合作,請您談一談您的看法。

Bart Boschmans(林柏森):法蘭德斯這個區在比利時的北部,非常關注國際貿易。我們的政府機構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希望能夠搭建一個融合的平臺,我們在中國很多地方都有我們的業務網絡,比如說北京,上海,廣州,香港和臺北等等,我們希望能夠搭建這樣的網絡,將各方的人才匯集到一起,相互學習,相互交流。

唐浩夫:心血管領域有些賽道估值持續飆升,您從企業的解讀有何解讀?對於投資人有何建議?

蔡洌:隨著領域的熱度,估值的波動很大。從企業發展的本心上來看,我們當然希望願景能被投資人接受,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需要提醒各企業,與投資機構合作不僅僅需要考慮金額這單一維度,短期一個輪次的高估值融資未必對你最終走到終點是有最大幫助的,還是需要平衡投資機構能提供的支持資源、考慮投資機構對於產業發展的長期判斷。對於一個一直能拿到較好投資機構支持的企業,二級市場也會給予更大的信任。

唐浩夫:我非常認同蔡總。一個企業需要找到自己的價值定位,考慮到自己的產品在市場上有沒有用戶接受,這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如果在融資過程中,單輪次都追求高估值,可能反而對後續的發展有所阻礙。現金流也只是短期的改善,所以對於投資機構的選擇需要考慮更多增值服務的資源以及機構本身的價值觀。

新基建圓桌:物聯網快速發展下的醫療器械市場挑戰和機遇

當醫療器械撞上新基建,會面臨什麼樣的市場前景?峰會下午的圓桌論壇,邀請到知名投資人華大共贏主管合伙人劉宇、資深醫院科室主任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移動醫療教育部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黃偉紅、智能服務機器人研發企業鈦米機器人董事長及CEO潘晶、跨界巨頭高管海信醫療副總經理陳永健、優秀醫療物聯網技術研發商昂科信息副總經理兼技術總監孫東輝,從投資、醫院、企業視角解讀醫療物聯網。

從左至右依次為:華大共贏主管合伙人劉宇、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移動醫療教育部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黃偉紅、鈦米機器人董事長及CEO潘晶、海信醫療副總經理陳永健、昂科信息副總經理兼技術總監孫東輝

劉宇:您會認為未來在醫療健康領域大數據的應用會是剛需嗎,會成為醫院、健康服務機構的基礎設施或是類似於電之於工業的基本要素嗎?目前醫療領域的大數據應用處在什麼階段。

黃偉紅:我覺得我們國家的醫療大數據目前還處於一個比較初期的一個發展階段,主要有三個問題,第一個就是我們的商業模式,如何拋開國家的支持和政策支持,走向市場,形成商業價值?第二個,數據互通的問題,這些數據如何整合到一起?第三個,數據生態的問題。如果說我們在新基建的這個時代,能夠把院內院外還有跨行業的數據圍繞著國家的政策走向,順著國家所需要的方向,打通不同的環節,就有可能建設成一個比較好的數據生態。

孫東輝:我覺得其實醫療行業已經算是物聯網實用化推廣比較靠前的一個行業,如果我來看醫療物聯網現在的發展階段,我覺得他現在可能是正在步入青春期的一個狀態,就說是非常的躁動,想法很多,還存在著成熟度、實用性、客戶滿意度等各個方面的問題。

劉宇:疫情給非手術類的智慧機器人帶來的機會,在院內特別是「紅區」、院感控制等方面會形成使用習慣並轉化為剛需嗎?

潘晶:「剛需」這個詞很有誘惑力,現在看到的「剛需」的事情,商業邏輯上是其實不成立的。對於創業型企業,其實就要看未來的剛需,只不過看誰看得更準。創業型的企業,需要離商業化更近的商業形態。中國醫療場景是有特殊性的,自動化技術應用的場景,在大規模的場景中有非常好的可複製和商業上的安全邊際。

陳永健:海信本來是個硬體基因的公司,我們做的產品像剛才說了有各種顯示產品,各種醫療顯示,還有醫療診斷的超聲等等,包括在手術室的顯示器等等。但是為什麼現在軟體多呢?是因為軟體是給硬體賦能,或者提高硬體水平和實現真正落地應用的東西。在醫生的工作流中,必須你符合他現有的工作流,不浪費醫生的時間,不改變他的使用習慣,只是提高他的效率,讓他很自然地把它用起來,這些服務就要一個很人性化的方案。我認為技術要跟於醫療的實際的場景結合,才能產生價值。(本文來自慧聰網)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領跑創新迸發活力 途鴿傾情助力高淳「四分馬」
    倡導積極健康、正能量的生活方式,途鴿榮膺「突出貢獻獎」始終以奔跑的姿態銳意創新的途鴿信息有限公司傾情助力此次大賽,不僅成為賽事的贊助商之一,還派出了旗下南京分公司團隊全程參與比賽,釋放激情與活力的同時,傳遞途鴿的突破自我、追求卓越的品牌精神。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高淳:小城圓了「大學夢」
    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南京高等職業教育創新創業園(以下簡稱「南京高職園」)喜報連連——  位於主城的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已啟動實訓設備搬遷,明年3月,4000餘名師生將正式遷入高淳新校區;  預計今年年底,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所有樓棟完成封頂,計劃明年9月開學;
  • 2020南京創新周|行業認知+信息化,助力企業更好發展
    1998年,擎天科技董事長辛穎梅辭掉了年薪幾十萬的總經理職務,和幾位志同道合的年輕人一起創立了南京擎天科技有限公司。創立之初,擎天科技是一家傳統軟體項目企業。在公司成立8個月後,其首項產品《天商2000智能商務管理軟體》問世,但在那個信息化的蠻荒年代,市場需求匱乏。
  • 南京高淳搭建交流平臺 打造醫療器械產業高地
    央廣網南京12月21日消息(記者景明 通訊員楊軍 蔡偉)12月21日,由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主辦、南京市高淳區人民政府協辦的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2020產業年會在上海召開,六百餘位醫療器械行業領域的專家、企業負責人齊聚一堂,共議國內外醫療器械產業發展現狀和趨勢。
  • 聊城智匯谷·阿里雲創學院疫後首次遊學 與南京創新創業進行深入碰撞
    為了讓學員在培訓之外更多地感受南京市企業特色文化和科技創新活力,5月23日下午「聊城智匯谷·阿里雲創學院南京遊學班」安排學員參觀了位於玄武區徐莊高新區的先聲藥業以及位於高淳區經濟開發區的南京創源動力科技有限公司。
  • 借力灣區產業聯動,中山醫械產業獲新機!
    會議圍繞推動中山市醫療器械產業化發展、提高創新能力展開,提出建設高端醫療器械產業園和共享醫療器械實驗平臺,引入高校、企業、第三方檢測檢驗機構和平臺運營商,發展遠程醫療及特色醫械研發生產。乘灣區東風,區域聯動促發展那麼中山醫械產業創新升級的驅動力在哪裡呢?
  • 科技創新展開騰飛的翅膀
    水母網12月8日訊(通訊員 吳秀良)創新是一個城市的靈魂,也是發展的不竭動力。近三年,我區科技創新成績斐然,共承擔、實施市級以上科技計劃106項,獲省級以上科學技術獎8項。科技創新,為「典範之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企業的進步與發展離不開創新。在我區,一家又一家企業依靠堅持創新驅動,在國內乃至國際市場屢創佳績。
  • 330億項目籤約、1632.59億金融支持 南京高淳四新行動全力加速
    中國江蘇網5月8日訊 (通訊員 邱霞 記者 羅鵬)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項目已在工信部立項、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即將籤約落戶、江蘇省醫療器械檢驗所高淳分所開工在即、南京醫療器械地標產業園多個項目同步封頂、南京高等職業教育創新創業園4所大學落戶……南京市高淳區
  • 中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創新2020高峰論壇在南京舉辦
    12月18日,中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創新2020高峰論壇在江蘇南京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召開。論壇同時啟動了首屆三農金橋博覽會暨第三屆三農金橋獎評選表彰兩項活動。來自科學技術部、農業農村部的領導、專家、農業科技企業代表、投資基金企業代表、主流媒體等蒞臨南京溧水的江蘇白馬農業國際博覽中心,圍繞全面提升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效率進行主旨報告和討論,科學謀劃"十四五"農業農村科技創新布局和戰略舉措,讓農業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進企業和市場,助力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 南京江寧開發區:打造「創新名城」新名片
    2020年5月20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小滿」,也是江寧開發區新基建產業生態招商推介會暨項目集中簽約活動的大喜日子,這是繼年初成功引入T3科技平臺項目後,江寧開發區招商引資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本次籤約活動是江寧開發區深入貫徹「六穩六保」要求、戰疫情穩經濟重要舉措,也是貫徹落實南京市「四新」行動、奮力奪取雙勝利、推動發展高質量的有力行動。
  • 全程「雲上」突破時空障礙:南京2020創新周正式啟動
    全程「雲上」突破時空障礙:南京2020創新周正式啟動 2020-05-28 16:17:04「IP」,南京創新周今年將全程搬到「雲上」。
  • 2020年寧鄉市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暨「六大產業鏈」企業科技創新...
    8月25日,2020年寧鄉市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暨「六大產業鏈」企業科技創新主題報告會在寧鄉高新區隆重舉行。本次活動由寧鄉市科技活動周組委會主辦,寧鄉高新區、寧鄉市科技局聯合承辦。圍繞」科技戰疫,創新強國」這一主題,市科技局聯合寧鄉經開區、寧鄉高新區、市教育局、市農業農村局、市科協等23個單位開展8大專題的的科技宣傳活動,通過舉辦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暨六大產業鏈企業科技創新主題報告會,進一步濃厚科技創新的氛圍;開展創新創業大賽業務輔導和高新技術企業申報認定業務培訓,提高企業創新創業的熱情,加快高新技術企業的培育;籌劃送科技下鄉活動及組織農業種植新技術培訓,推進科技扶貧
  • .| 2020南京創新周江蘇省先進位造業發展峰會暨2020年度紫金論壇...
    「6日,由江蘇省科技創新協會和南京市六合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六合經濟開發區、六合區工信局、南京大數據產業協會、垠坤集團承辦,杭州數字經濟聯合會等單位特別支持的「2020南京創新周『創聚六合·智造未來』江蘇省先進位造業發展峰會暨2020年度紫金論壇」於南京市六合區隆重召開
  • 2020南京創新周5G高峰論壇召開 超百億產業項目落戶六合
    人民網南京6月23日電(耿志超)6月23日上午,南京六合區舉行2020南京創新周5G高峰論壇暨項目籤約儀式,總投資110億元的半導體項目和5個新型研發機構正式落戶六合。據悉,2020南京創新周期間,六合區將籤約21個項目,其中有總投資110億元的半導體項目,有獨角獸企業奧比中光機器人項目,還有科技頂尖專家領銜的新型研發機構等。 「這些項目的籤約落地,必將為六合高質量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 1003.6億元,金融支持高淳產業鏈發展!
    會上進行了銀政、銀企合作籤約儀式區政府與工、農、中、建南京分行、高淳農商行籤署金融支持高淳產業鏈發展五年框架性協議6個銀企合作籤約項目(第一批)農行高淳支行—友德邦醫療科技公司高淳農商行—創源動力科技公司中行高淳支行—
  • 創新周|南京建鄴舉辦新科技新未來高峰論壇,創投大咖「雲」上分享
    揚子晚報網6月23日訊(記者 徐昇)創新科技約見未來!6月23日上午,南京創新周上,2020南京建鄴新科技·新未來高峰論壇暨英諾創新者大會吸引了眾多創投界大咖、新科技企業的關注。值得一提的是,該論壇採用了全新的組織形式,除設立北京、南京兩個會場同頻共振外,還同步連線上海、深圳兩地的參與嘉賓,實現四地同臺,眾多創投界嘉賓圍繞科技、創新、投資等主題,通過線上視頻進行了分享。
  • 清水縣科技創新助力鄉村振興
    清水縣科學技術局立足全縣科技工作實際,緊扣「五個振興」要求,緊盯農業科技創新,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廣,促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強化鄉村振興科技工作管理。
  • 南京楚航科技奪魁,「2020奧迪數字營銷創新大賽」收官
    由一汽-大眾奧迪主辦的「2020奧迪數字營銷創新大賽」,於12月17日迎來收官之戰。自10月18日創新大賽啟動以來,歷經兩個月角逐,終於塵埃落定。共有9支隊伍進入總決賽。「2020奧迪數字營銷創新大賽」是奧迪探索創新營銷模式,促進數位化變革的一個階段性成果。
  • 點亮南京創新周 的盧技術公司總部入駐南京新港高新園
    2020年6月21日,的盧技術有限公司入駐儀式在南京高新區(新港國家高新園)匯智科技園舉行,中共棲霞區委書記、南京經開區工委書記、仙林大學城工委書記黎輝,南京經開區管委會主任瀋吉鴻,南京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沈吟龍出席活動並為的盧技術有限公司入駐新辦公場地剪彩。
  • 南京與香港深化科技創新合作
    善用香港平臺 寧港合作共贏中國江蘇網5月24日訊 5月23日,我省70多家企業代表集聚南京,參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投資推廣署等主辦的「善用香港平臺、寧港合作共贏」推介活動。本次活動聚焦科技創新領域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