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寶寶
早就聽說過河北有個衡水中學,以盛產學霸而聞名。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衡水中學每年都有超過100名畢業生被清華、北大收入囊中。令人瞠目結舌的是,2019年考上清華、北大的,更是達到了275人。
一直非常好奇,衡水中學究竟是一所什麼樣的學校。也很想了解,這所學校裡的學霸都是怎樣煉成的。
昨天看了一個紀錄片,講述的正是衡水中學的一天。
晚上21:50,晚自習下課的鈴聲響了起來,學生們戀戀不捨地放下手中的書本。
晚上22:00,學生回到宿舍。留給他們洗漱的時間,只有10分鐘。睡覺前的一切事情,都必須在10分鐘之內做完。
晚上22:10,宿舍準時熄燈,學生必須上床睡覺。
早上05:40,第一次鈴聲響起,學生們陸續起床。
早上05:45,第二次鈴聲響了,學生們陸續走出宿舍,來到操場上等待晨跑。
早上05:55,開始晨跑。
早上06:05,晨跑結束,學生們回到教室開始晨讀。
早上06:35,早餐時間,17分鐘。
早上07:05,學生回到教室早自習。此時,真正的「戰鬥」,才剛剛開始。
接下來的時間,一直到晚上21:50,他們將完成10節課和3節晚自習。
紀錄片下邊的留言分為兩種導向,一種是反對的:
有人說:我不會把孩子送去這種學校的,出來的都是考試機器。就算考上了清華、北大又能怎麼樣?將來多數人也是一事無成。有人說:這樣機械式的教學模式,雖然考上清華北大了,但是學生的身心健康呢?還有人說:看到孩子們這樣拼命學習真是心疼,教育已經失去了人性,高分低能,何來思考?希望教育部門好好管管,不要毀了這些孩子。
他們認為,衡水中學的教育模式,對孩子是一種摧殘。
另一種是支持的:
有人說:雖然說是死學,可是對於沒有背景的學生來說,這是最好的逆襲方式。有人說:其實衡水中學的活動很多,每個學生都要參加一個社團活動。那裡的孩子都非常優秀,也很有禮貌。還有人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嚴師出高徒,衡水中學好樣的。
他們認為,衡水中學的教育模式,對孩子是一種磨練。
衡水中學的管理方式是不是值得提倡?衡水中學,對孩子究竟是摧殘還是磨練?要不要把孩子送到衡水中學去?
這取決於你家有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給大家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是關於盧姍的:記得盧姍上初中開始,每天晚上我都要給她關幾次燈,直到最後我生氣了,她才肯放下書本上床睡覺。
去年聖誕節前,她從英國回到了香港,至此,她完成了所有的學業,開始工作了。因為疫情,她從春節過後就一直在家裡,通過網絡辦公。
由於她們公司總部在歐洲,所以在香港的她,作息時間常常是黑白顛倒,半夜11點開會是經常的事。但是有一點,無論晚上幾點睡,無論是不是有緊急工作要處理,第二天早上九點,她都會準時坐到電腦前。
有時候,中午我們出去吃飯,過了午休時間,她就會急著往家趕。我對她說過好幾次了:又不是有學生等著你回去上課,晚幾分鐘回去也沒關係吧。
但她總是說:媽媽,雖然沒有人看著,但是我在工作。
幾次之後,我就再也不說什麼了。以後每次出去吃飯,時間差不多到了,我就主動張羅著快點回家。
第二個例子是關於我一個學生的:這學期我新教的學生裡有一個男孩子,很聰明,但是非常散漫。上課的時候他常常走神,總是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
昨天下午的課是自測,在一個半小時的答題過程中,我三番五次地點他的名字,問他做到哪道題了。他都信誓旦旦地說,做完第一頁了,做完第二頁了……可是,當時間到了停筆的時候,我讓他把試卷放在攝像頭前給我看時,我吃驚地發現,他的試卷竟然白花花地空著一大片。
這樣的學生,不止他一個,很多。
一邊是不自律、迷茫又無所謂的孩子,一邊是對孩子的成績有著高要求、對孩子的未來充滿期望的家長,究竟應該怎麼做?
也許有人會說,孩子嘛,總是貪玩的,長大了就好了。
我想說的是,如果從小不規矩他,不幫他養成良好的自律習慣,那麼,長大以後,除非有什麼特別刻骨銘心的事件觸動他的靈魂深處,讓他幡然醒悟,否則,他基本就沒有可能會有實質性的改變了。
絕大多數的孩子,長大是長大了,可是卻不會變好。
有人說,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不讀書的孩子,照樣成材。並且舉了一個這樣的例子:他有個親戚初中畢業就出去打工了,從送貨員做起,現在成了一家品牌專賣店的店長,月工資3萬多塊。她沒什麼文化,不是照樣成材了?
這句話沒有錯。
可是,別人看到的都是她現在的成功,又有多少人清楚,她一路走來受過的比別人多多少倍的苦?
生活是公平的,不受讀書的苦,就一定要受生活的苦。
況且,她如果能多讀點書,如果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她的前途高概率會更加不可估量。
有人說,學校應該培養的,是學生的自主能力,而不應該是死板的「你應該」、「你必須」。有人說,老師應該把方法教給學生,把時間還給學生,應該讓學生發揮自己的主動性。
這些話沒有錯,可是,作為一名老師,我敢負責任地說:說這話的,都是不負責任的人——沒有哪一所學校不希望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沒有哪一個老師不希望把方法教給學生、把時間還給學生。
可是,有多少學生能做到?
先不說衡水中學培養的孩子是不是考試機器,也不說清華、北大出來的孩子是不是很多都一事無成。單憑著六年苦行僧一般培養出的自律,就夠孩子們受益終生了。
這比考上清華、北大更重要。
對於那些自律的孩子,只需要相信他們,給他們自由。對於那些沒有自制力、又想要有一個相對來講高起點的孩子,約束就是最好的教育。
你的轉發便是最大支持
作者簡介:高寶寶15歲寫小說,38歲考取香港中文大學研究生院,20年中文教育經驗。一手把女兒培養成港大一級榮譽學士及倫敦大學教育碩士。讓她溫暖而有力量的文字,陪伴你一路前行,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