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正腿型方法
小寶寶骨骼還沒有發育成熟,寶寶的外貌和骨骼生長有很多的可塑性!就像仰睡過多後腦勺容易扁平一樣,寶寶的雙腿其實也很容易「走樣」哦。無論寶寶是男孩還是女孩,爸媽總希望寶寶長大後有健美的體型。特別是雙腿,若是能修長筆直就最好了。打造寶寶漂亮腿型,這樣做就對了!
圖片素材來源於華蓋
1、NG習慣:W型跪坐姿勢
在寶寶開始學爬、學坐階段,容易呈現膝蓋外翻的W型跪坐姿勢,學齡前的寶寶骨骼發育尚未穩定,寶寶跪坐時,他的腳大多成外翻狀。將會使腿部變形情況更為惡化,尤其原本就有明顯內八特徵的孩子。這時候家長們最好儘量幫寶寶移動腳型,幫他回復到正常的狀態,不過還是儘量避免讓他跪坐比較好。
怎麼做:保持正確坐姿
家長應避免寶寶保持W型跪坐姿勢,需要隨時糾正不良坐姿。你可以鼓勵寶寶選擇盤坐,因為腿部變形造成大腿內側肌肉過於緊繃,可經常利用盤坐姿勢伸展緊縮的筋肉,加以矯正腿變形情況。你也可以給他坐小椅子,以減少不良坐姿對腿型的影響。
2、NG習慣:蠟燭包
網上有一種說法,「蠟燭包」可以預防寶寶羅圈腿。寶寶出生後,將兩腿拉直,再把兩臂拉直緊貼在身體兩側,然後用包單把寶寶包緊,外面再用袋子紮緊,俗稱:「蠟燭包」,這樣即可預防「羅圈腿」。
事實上,羅圈腿是缺鈣引起的佝僂病,與有沒有包「蠟燭包」並沒有關係。相反,如果給寶寶包「蠟燭包」反而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帶來很多不利的影響,比如引起硬腫症或者阻礙胸廓發育。因此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預防羅圈腿,因及時補充維生素D及鈣劑預防佝僂病,且讓這些沒有反抗能力的小生命從「蠟燭包」裡解放出來。
怎麼做:補充維生素D
既然羅圈腿主要是由於缺乏維生素D形成的,那麼為寶寶及時補充維生素D或者魚肝油就能有效預防出現佝僂病。
維生素D劑型多樣,不會有腥味,價格相對便宜,缺點為補充的營養較單一。而魚肝油以膠囊、滴劑為主,服用方便;補充維生素D還有維生素A,缺點為價格相對較高,以及部分魚肝油有腥味引來寶寶方反感。從服用安全性和營養角度來說,嬰幼兒補充魚肝油比補充維生素D更加好。而等寶寶吞咽能力比較成熟的時候,可以轉而直接補充維生素D。
3、NG習慣:長時間趴睡
雖然目前並未證明趴睡與腿變形有直接關聯,但寶寶趴睡時,足踝會呈現內翻或外翻狀,對於一整天有一半以上時間處於睡眠狀態的小寶寶而言,或許會產生些微不良影響,很在意寶寶腿型發展的家長也可酌情適當避免。
怎麼做:保持正確睡姿
一般來講,寶寶採用兩側適時交替的側臥是安全而理想的睡姿,且頭形輪廓優美。寶寶剛出生時,媽媽可用軟毛巾摺疊墊在寶寶的肩頸部。每隔2~3小時變換寶寶的睡覺姿勢,讓其側臥、平躺或者仰臥、俯臥姿勢交替進行,這樣更有利於寶寶骨骼的生長發育。
4、NG習慣:過早乘坐學步車
雖然醫學人員在進行衛教經常宣導應避免讓寶寶乘坐學步車,但仍有部分較傳統的家長或長輩還是保持這項習慣。還無法自行扶物站立的寶寶,表示其骨骼發育尚未健全,寶寶坐在學步車裡雙腿需要撐開,走路的姿勢和正常的行走姿勢也不一樣,如果使用學步車時間較長,容易造成腿骨或者膝關節變形。醫師建議,若是要讓孩子乘坐學步車,至少需等孩子可自行扶物穩定行走後比較適合。
怎麼做:踢腿運動、拉筋訓練
洗澡時或睡前可鼓勵寶寶玩玩踢腳遊戲,幫助鍛鍊小腿後側肌肉,如有扁平足症狀的孩子,也可藉此運動獲得矯正足弓的效果。
O型腿者需要加強腿部外側肌力,X型腿則需鍛鍊腿內側肌力;內八腿通常有髖關節外展的問題,內八腿則有內展困難,以上症狀皆可利用另一方向的拉筋鍛鍊幫助舒展緊縮的肌肉。鍛鍊時應重視孩子的反應,如果孩子有疼痛表示,需立即停止,如孩子配合度高,則可酌量增加鍛鍊時間及強度。
專家叮嚀
若寶寶腿部彎曲的角度沒有變大,但是當小朋友隨著年齡增長,合併出現其它的問題,例如七坐八爬較一般正常寶寶還要落後許多,或是到了2歲走路還是常跌倒等等現象,可能就需要考慮寶寶是否在粗大動作上的發展較為落後。另外,少部分有O型腿的寶寶是因為家族遺傳的因素所致。醫師強調,如果爸爸媽媽自己本身的腿型就有點內八或O型腿的現象,若小孩子有出現類似的狀況,屬於正常狀況,不需過於驚慌。
想要讓寶寶有個強壯的身體及骨骼,均衡營養、運動,是永遠不變的方法,很多家長買了許多加強骨骼功能的營養品、補給品,效果卻不如多運動及補充充分的營養。專家特別建議家長,捨棄昂貴的營養品,回歸到最自然的方式,就可以得到健康的體魄。
矯正腿型方法導致膝蓋內測痛站直
腿型主要分成先天性因素以及後天性的因素,對於後天性的因素是比較好糾正的,我們可以通過調整走路的姿勢以及夾緊膝蓋的方法緩解,但是先天性的原因引起的O型腿,是很難解決的,一般都是需要進行骨骼糾正。對於跑步這種做法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矯正O型腿的,但是效果不是很明顯。
矯正腿型的方法
1、調整走路姿勢
O型腿的人走路多為外八字,即行走的時候,雙足尖向外分,在行走的時候,腿部會向外用力,膝關節受到向外分的力,久而久之,站立的時候膝關節就會無法併攏,變成O型腿。所以要先調整走姿,學會重心放腿內側。良好的走姿應當身體直立、收腹直腰、兩眼平視前方,雙臂放鬆在身體兩側自然擺動,腳尖微向外或向正前方伸出,跨步均勻。剛開始調整時可能覺得很彆扭,有種不會走路的感覺,時間長了就自然了。
2、時刻夾緊膝蓋
無論是工作、看電視、玩電腦、等公車,只要是坐著,都要時刻記得用力將膝蓋夾緊。每天練習3-5次,每次持續夾緊15分鐘。這個方法非常有效,時間一久還可以收緊大腿內側的贅肉,讓大腿線條更加流暢。
3、試試靠牆站
每天靠牆站立15-20分鐘,有很好的塑形效果,飯後靠牆站更是有瘦腰收腹的作用哦!靠牆站切記後腦勺,肩膀,臀部,小腿肚,腳後跟都要貼牆。全身保持緊張,臀部收緊,這樣才有效果。
4、膝蓋纏繃帶
這種矯正方法適合比較嚴重的人,除了做夾緊動作外,還要用繃帶纏繞膝蓋。坐在椅子上,雙腿併攏,在膝蓋之間墊上一條毛巾。在膝蓋以下腳跟以上,用橡皮帶將小腿綑紮起來。捆綁後站立起來,挺直身體,站立15分鐘。也可以做站立下蹲的動作。如果站立感覺疼痛或者腳麻,證明捆得太緊,需要放鬆一點。
導致腿型不正的原因
1、錯誤的走姿
別不重視走路這件小事,不正確的走路姿勢也會影響腿型。很多女生走路會有內八的習慣,久了後肌肉走向也會改變,導致雙腿變彎。外八則會導致O型腿的產生,所以走路一定要調整正確的姿勢。
2、錯誤的坐姿
正確的坐姿也是很重要的,坐著的時候雙腿要自然垂直呈90度,不要有內八或外八現象,不然也會導致腿變型,變粗。
3、骨盆不正
骨盆不正也會影響腿型和身型,不少女生有骨盆前傾的現象,先來靠牆自測一下吧。身體直立靠牆,腰部與牆之間的距離為一個手掌的寬度是屬於正常的,可以塞進一個拳頭的屬於骨盆前傾,腰部完全貼住牆壁沒有空隙的,屬於骨盆後傾。
4、翹二郎腿
蹺二郎腿也是萬萬要不得的!長期翹腿不僅阻礙血液循環,造成腿部靜脈曲張,還會使得腿部受力不均,向內偏斜,形成O型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