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把門鎖背後的鄉村「智治」探索
近日,在寧波餘姚市泗門鎮謝家路村一出租房外,外來務工人員吳以霞拿出手機,在屏幕上點了點,門就打開了。「現在連開門都智能化,再也不怕丟鑰匙了。」她欣喜地說。
智能門鎖是謝家路村為提高鄉村智慧治理水平推出的「九大舉措」之一——為轄區出租房更換智能門鎖,利用大數據技術實時掌握信息,從而形成「智慧板凳」管鄉村的局面,切實提升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大量外來流動人口來姚務工。目前,我們村在冊登記的外來流動人口已超過3000人,以租房居住為主。」泗門鎮黨委副書記、謝家路村黨委書記杜海軍介紹,流動人口底數不清、人員流動性強、安全隱患大等問題,成了基層治理中的難點。
「今年疫情期間,開展外來流動人口摸排登記工作讓我們頗費周折。智慧化的流動人口管理方式成為我們探索的重點方向。」杜海軍告訴記者,經過多方研究論證,今年7月底,該村決定與專業公司合作,推行智能門鎖,有效破解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難題。截至目前,謝家路村已有236處出租房安裝了智能門鎖。
「智能門鎖真的太好用了!」擁有6間出租平房的村民姚愛珍讚不絕口,「換上智能門鎖後,我把房屋出租信息發布到專門的手機軟體上,大家都能看到;房租能按時打到我的銀行卡裡,再也不用每個月跑一趟了;租客都是實名認證的,我很放心……」
全國文明村謝家路村,因「小板凳工作法」聞名遐邇。小小的一把門鎖,折射出新形勢下鄉村治理的新需求和隨之而來的新變化。
經過前期建設,謝家路村的「智慧大腦」初步成型。在「綜合智慧室」,通過建立一系列子平臺,實現村莊建設和管理信息的全納入,如黨建智慧平臺、e寧波管理、出租房智能化管理、網格管理、雪亮村居平臺等。
「全村情況實時掌控,一目了然,確保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謝家路村有關負責人說,該村充分發揮信息智能設備作用,有效監管垃圾分類、環境衛生、五水共治、交通安全等情況,切實做到「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
通過開發資料庫軟體,人員、租房、商鋪、企業、道路、河道等基本信息錄入「智慧室」的平臺。同時,政府各部門的數據導入系統,進行分級管理,實現一張網管全村。
「我們沿著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的路子,用好現代化信息手段,探索實施精細化管理,不斷完善『智治』體系,進一步邁向鄉村振興。」杜海軍說。
(責編:金忠耀、張麗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