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表彰球王貝利對巴西體壇的貢獻,巴西體育部門在北京時間5月20日下午,為貝利的精彩點評專門出臺了一檔專題節目,其中貝利對羅納爾迪尼奧在德國世界盃走下坡路的說法,引發了球迷們的討論。貝利稱小羅在那屆杯賽中「遭遇滑鐵盧」,是因為後者「不該穿10號」。當然老球王不是說羅納爾迪尼奧「配不上巴西隊十號」,而是在「烏鴉嘴」的觀點中,羅納爾迪尼奧不是10號位的球員,他更加適合的號碼是7號或11號。
那麼誰應該在德國世界盃的巴西隊中穿上十號球衣?貝利認為在06年卡卡就應該正是成為巴西隊10號,因為卡卡是典型的中場核心,我們常聽說的「十號位球員」,其實就是指主要負責組織進攻或者是攻防轉換的前腰。而羅納爾迪尼奧在巴薩也許組織過進攻,但當時巴西隊的「真核」應該是卡卡。所以貝利認為卡卡與小羅的號碼「全錯」,導致羅納爾迪尼奧在國家隊的屬性也錯了,「足球精靈」也就在06年的德國走下坡路。
「烏鴉嘴」是各種榜單上的巴西隊最偉大10號,然而他本人是一位正統的射手,離中場組織者「差十萬八千裡」,貝利這麼說不就等於否定了自己作為桑巴偉大十號的價值了嗎?對此老爺子也有自己的解釋;」我踢球的時代還沒有形成'幾號位'的概念,11位首發球員位置越往前,號碼越大。」貝利說得沒有錯,在上世紀中葉守門員通常是1號,四個後衛是2~5號。在這種位置往前號碼就越大的排列方式,貝利作為球隊第一前鋒他拿10號沒錯。
同時貝利也指出了在他退役之後,世界足他正式形成體系時代,米歇爾斯建立了「全攻全守」體系,在荷蘭足球身上取得了成功。很快世界足壇也學習了全攻全守,於是球隊號碼的意義「被打亂」,最為典型的就是十號位的變化——10號在足球場上不再是前鋒的專屬,而是象徵著中場組織核心的號碼。「我們(巴西隊)90年代的萊昂納多,他就是防守型中場,他就是典型的十號球員。」貝利是這樣舉例的。
筆者球後一半同意貝利的觀點,其實10號在足球場上是一個相對自由的中前場號碼,只不過在體系時代形成之後,身穿這個號碼的知名中場多餘優秀前鋒,所以也就形成了「核心應該穿10號」的觀點。上世紀另外一位球王馬拉度納也是十號,不過他就不是典型的中場核心(儘管迭戈的組織能力仍舊是時代最強),就是他開啟了前場的自由人位置。羅納爾迪尼奧在德國世界盃上的定位,實際上更加接近於中前場的串聯人物。
當然我們不能否定貝利的觀點,因為在05~06賽季還是小羅「出神入化」的一個賽季,當時幾乎所有球迷認為06年世界盃將是羅納爾迪尼奧「加冕球王」的典禮。即使當五星巴西在德國的土地上「稀裡糊塗」出局之後,大部分人認為這只是「小羅疲勞了一個賽季後,沒有及時在世界盃上調整好」,他在聯賽中還是那個諾坎普王者。然而雜世界盃之後的賽季中,羅納爾迪尼奧突然神奇不再,我們才知道德國世界盃就是小羅球員生涯從「輝煌」到「下滑」的滑鐵盧之戰。
若不是貝利「馬後炮」指出小羅在那屆世界盃上「不該穿巴西隊10號」,也許大家不會想到當時巴西隊的前場戰術分配問題。記者們一股腦的吹鼓「夢幻四重奏」多麼厲害,畢竟哪一支球隊能夠一下子在中前場拿出四位超級巨星?但是大家有沒有想到,當時桑巴足壇的這些前場球星們位置是存在著衝突,號碼上的「不規矩」就是這種體現。也許羅納爾迪尼奧換回韓日世界盃上的11號,能為他明確位置,只是可惜大部分人認為巴西隊在德國世界盃上的實力,只是碰上了「法國隊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