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種:結構化面試
結構化面試概述
結構化面試也稱標準化面試,是相對於傳統的經驗型面試而言的,是指按照事先制定好的面試提綱上的問題一一發問,並按照標準格式記下面試者的回答和對他的評價的一種面試方式。
結構化面試內涵:
所謂結構化面試是指面試的內容、形式、程序、評分標準及結果的合成與分析等構成要素,按統一制定的標準和要求進行的面試。儘管結構化面試也是通過考官與應考者之間的交流來進行的,但從形式到內容上,它都突出了標準化和結構化的特點,比如,結構化面試要求面試題目對報考相同職位的所有應考者應該相同;面試考官的數量至少在2人以上;典型的結構化面試還要求在對擬任職位進行工作分析的基礎上編制面試題目。正因為如此,結構化面試的實施過程更為規範,面試結果也更為客觀、公平、有效。
結構化面試流程
結構化面試評分標準分類/分值考查要素語言表達(17%)理解他人的意思,口齒清晰,具有流暢性;
內容有條理,富於邏輯性;用詞準確、恰當、有分寸綜合分數(17%)
對事物能從宏觀方面進行總體考慮;對事物也能從微觀方面對其各個組成部分予以考慮;同時能注意整體和部分之間的相互關係及各部分之間的有機協調組合。
人際交往(13%)人際合作的主動性;對組織中權屬關係的意識(權限、服從和紀律):人際間的適應;有效溝通;處理人際關係的原則性與靈活性。
情緒控制(10%)在受到有意挑釁甚至侮辱的場合,能 保持冷靜;為了長遠或更高目標,抑制自己當前欲望。
求職動機(7%)現實性需要(解決住房、戶口遷移、專業對口等)與崗位情況;興趣與崗位情況;成就動機(認知需要、自我提高、自我實現,服從他人需要,得到鍛鍊等)與崗位的情況;對組織文化的認同。
舉止儀表(8%)理解他人的意思,口齒清晰,具有流暢性;內容有條理,富於邏輯性
用詞準確、恰當、有分寸組織協調(14%)依據目標,預見未來的要求、機會和不利因素,並做出計劃;看清相互依賴的衝突各方之間的關係;根據現實需要和長遠利益做出恰當選擇;及時做出決策;調配、安置人、財、物等有關資源,並協調好各方面的工作。
應變能力(14%)有壓力狀況,情緒穩定;思維反應敏捷,考慮問題全面周到。
第二種 :無領導小組面試
根據國家公務員面試相關規定,公務員面試可以採用結構化面試、無領導小組討論、情景模擬、文件筐作業和實際操作等方法。目前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方式使用頻率相對較高的是「結構化面試」和「無領導小組討論」。這兩種方法有各自操作的基本程序,歸納起來,一般包括五個步驟。本文為無領導小組討論面試流程詳解。
一、無領導小組討論面試含義
無領導小組討論是評價技術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測評技術,採用情景模擬的方式對考生進行集體面試。將考生按相同或相近的報考職位分組,每個小組(一般為5-7人)在無人組織的情況下,就某個問題進行無領導(無支持人)討論,各自提出自己的見解。
無領導小組討論作為一種有效的測評工具,與其他測評工具比較,具有很強的人際互動性,更直接的競爭性。
二、無領導小組討論面試流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