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2632字,閱讀時間預計6分鐘。
十三五期間,天津體育以全運會為契機,把以 「人民為中心「 作為體育發展的核心理念,積極落實健康中國戰略,推動群眾體育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貢獻。
2017年4月 29 日,隨著一聲發令槍響,第十三屆全運會舉行的首項賽事馬拉松比賽正式拉開了帷幕。在參賽的4248人中,只有120 人來自全國各省市的專業隊,而另外的 4128 人無意中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他們成為了歷史上第一批登上全運舞臺的群眾運動員。天津全運會力推八大改革措施,新增群眾項目是其中的重點之一。山東選手運豔橋在馬拉松比賽中奪得全運歷史上首枚群眾組項目金牌後,「我要上全運」 的號召從天津傳遍全國。
19 個群眾比賽項目、7000 多名群眾運動員,全運會不再是專業運動員的競賽場,而成為全民參與的體育盛會。作為東道主選手,天津群眾運動員在決賽階段共斬獲 5 枚金牌、3 枚銀牌和 9 枚銅牌,比賽成績居全國前列。2019 年,天津又迎來全國第十屆殘運會暨第七屆特奧會,賽場上 3481 名運動員用自強不息的精神寫了動人的體育故事,創造了不俗的運動成績。賽場之外,無障礙設施改造工程廣泛覆蓋,志願者服務熱情周到,媒體宣傳全面到位,繼全運會之後,天津又向全國交上了一份圓滿成功的答卷。從全運會到殘運會,群眾體育在天津書寫了一個 「全運惠民、健康中國」 的生動故事。
下面這個小卡片希望大家可以【點擊一下】,點一下就關閉即可,您隨手一點是我寫出更多乾貨的動力,謝謝您的支持!
這是天津普通的一個冬日午後,在距離千年古鎮楊柳青直線距離不到一公裡的西青區體育公園內,一場周邊企事業單位足球愛好者之間的比賽正在激烈進行。利用中午休息的時間,來到臨近工作單位的球場踢球健身,已經成為他們的日常生活方式。
天津市民
很近,特別的方便。多在一塊多踢球,大伙兒有勁一塊使,有力一塊發,對於工作也有比較好的團結性。
這座體育公園擁有一座綜合體育館、一座遊泳館、一個標準足球場以及 400 米跑道、籃球場、網球場、門球場、健身器械區等多種體育設施,它與周邊居民區僅一牆之隔,為百姓的日常健身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這裡,同住一個小區的居民一個是小夥兒、一個是大叔,但智能健身單車上的一場比拼讓他們忘了年齡差距,盡情投入其中;
門球場上,六七十歲的老年人也變身運動健將,一天之中,除了中午吃飯和短暫的休息,兩個半天幾乎都泡在了球場之上。
天津市民
太方便啦,大爺們簡單的到這騎個自行車,有的走步就過來了,原先也打了十多年土場地,這個場地條件好多了,大爺們心情也舒暢了。
西青體育運動公園裡每天發生的故事,只是天津眾多體育公園裡每天都發生的故事。以實施 「全運惠民工程」 為契機,天津體育局著力提升全民健身設施建設。2016 年以來,各區已建成大型體育場 6 個,體育館 5 個,遊泳館 14 個,全民健身中心 15 個,體育公園 18 個。建設登山步道 50 餘條,健身步道和自行車騎行道已達 200 餘條。建成 274 塊社會足球場地,「十三五」 社會足球場地設施建設指導目標完成率為 122.32%,排名全國第 3 位。
下面這個小卡片希望大家可以【點擊一下】,點一下就關閉即可,您隨手一點是我寫出更多乾貨的動力,謝謝您的支持!
2017 年全運會後,天津市新建和改造的 77 個全運會競賽場館,大部分已面向群眾免費低收費開放,其中海河水上運動中心和航空運動營地已成為健身休閒的新去處。而在各個街鎮和城鄉社區,一座座健身中心、健身園、籠式足球場更是數不勝數。在天津,公共體育設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率達到了 100% ,行政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覆蓋率達到 99%。在天津市北辰區劉快莊村,村裡的違章建築拆除後,體育運動公園成了規劃的首選。
李立民
劉快莊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
原來我們在研究這塊地用途的時候,我們也是經過了詳細的商榷。原來村裡面沒有休閒體育鍛鍊的地方,自打有了這幾個公園之後,人們熱愛運動,參與的人越來越多,人們茶餘飯後給這個公園點讚。
李克敏
天津市體育局局長、黨組書記
大力推動全民健身設施的建設,特別是注重建設群眾不收費、免費,或者是低收費這樣的群眾體育設施的建設,讓我們的群眾,得到了十五分鐘健身圈的良好的健身環境。
十三五期間,天津的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完善,傳統悠久的公園體育也得到新生。而自 2018 年起,公園健身大會、公園健身協會、公園體育聯賽的陸續推出和創辦,更是讓天津的群眾體育創造了多個全國第一。原來散落在公園裡健身人群變得組織有序,健身活動變得科學規範。天津的公園體育,正在成為群眾體育的基地、全民健身的沃土、健康城市的標籤。
李克敏
天津市體育局局長、黨組書記
因為第一個體育公園就是在天津誕生的,天津也給體育公園做出了標準,老百姓在這種綠樹掩映,優美的環境中進行健身活動,應該是我們社會發展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以後,為群眾追求健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的一個良好的平臺和載體。
如果說公園是天津全民健身的傳統陣地,那麼滑冰場、滑雪場則是近年來津城百姓運動的新去處。隨著北京 2022 年冬奧會的日益臨近,天津也在積極落實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
2018 年 6 月8 日,中俄青少年冰球友誼賽在天津體育館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同俄羅斯總統普京到現場觀賽,並為比賽開球。這也成為天津冰雪運動發展的重大歷史契機,天津冰雪發展開始駛入快車道,2019年 12月12 日,第六屆全國大眾冰雪季啟動儀式在天津奧體中心舉行,津門也拉開了一場群眾冰雪嘉年華的大幕。
李克敏
天津市體育局局長、黨組書記
每年我們都舉辦冰雪節,特別是第六屆大眾冰雪季,我們天津在奧林匹克中心舉辦了一個高規格的開幕式,很多的市民群眾都來到現場,看到了我們為迎冬奧上冰雪,支持北京冬奧會,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這個號召,我們的實際行動。
十三五期間,天津群眾身邊的體育健身活動形式更加豐富,並且融入了新時代的特色。從足、籃、排等傳統競技項目到的健身休閒體育活動,從國際智能體育大會等高科技競賽到天津特色傳統體育活動,從夏季的龍舟、騎行車、鐵人三項到愈發火熱的冬季冰雪運動,群眾體育在天津以蓬勃之勢在加速發展。
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體育運動的發展,也要時刻以人民為中心,把滿足人民健身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體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天津,當一位位參與體育運動的普通市民臉上洋溢著幸福感、心中充滿了獲得感,這就讓天津體育事業擁有了最生動的內容和最深刻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