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呂鬱文
記者 劉志松 李文奇 陳曙光
位於平原路的管道局家屬院3部外掛電梯的安裝,讓居民多年的心願終於實現啦!「幸福之梯」的到來,讓小區老人上下樓難成為歷史,更是圓了小區裡老人們10年前的夢。
加裝電梯圓了業主10年前的夢
7月21日,記者在管道局家屬院12號樓看到,在8層住宅樓外側,距離樓6米處,3部嶄新的外掛電梯已安裝好。新增外掛電梯承重結構為鋼框架,外圍防護結構為玻璃幕牆,既安全又美觀,往電梯裡一站,通透、明亮,小區內的景致盡收眼底,而住宅樓原有的步梯仍可使用。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上下樓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許多居民,老舊小區加裝電梯也成為大家迫切想要解決的一件大事。尤其對於行動不便的老人,上下樓更是他們的負擔。管道局家屬院12號樓7樓的吳守華今年70歲,對她來說,上下樓已影響到她的生活質量。「以前出門都有點怯,樓層高,年紀大,上下樓不方便,能不下樓就不下樓。」吳守華說,現在隨時隨地能上下樓,別提多愜意了。
10年前,退休在家的吳守華,特別羨慕有電梯的小區,每次下樓遇到熟人,總會說:「啥時候咱小區也能裝上電梯就好了。」誰知,這一盼就是10年。
「幸福之梯」細微處顯溫情
管道局家屬院有很多像吳守華一樣的老人,大家對加裝電梯一事格外關注。前幾年,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為了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給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消息,讓他們羨慕不已。一些居民索性將訴求反映給物業,希望早日達成心願。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是好事,但辦起來也難,涉及到各家的利益,樓層低的怕受影響,怕有噪聲,怕影響採光等。但管道局家屬院加裝的3部外掛電梯,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影響一樓居民採光,產生的噪聲在60分貝以下,甚至低到30分貝,即使是住在一樓,電梯產生的噪聲幾乎可以忽略。同時,電梯也不影響小區救護車、消防車通行。
「院裡的老姊妹,因為下樓不便,有時幾天還見不上一面!」一名居民說,自從裝上電梯後,和小區的姊妹們聊天、串門,可方便了。
記者注意到,外掛電梯與樓房架起的通道,圍的檔板超過1.5米。經詢問才知,物業公司考慮到樓內住戶老人居多,過通道時唯恐眩暈,特意加高了通道檔板高度。
排除萬難建成「幸福之梯」
說起來一句話,真去做時才發現加裝電梯並非易事。好在小區有勇於擔當的綠源物業公司,業主裡也有許多熱心人,再加上外掛電梯不擾民,一樓的居民也大力支持。
「鄰居們上下樓方便,我們看著也很開心。」一樓的居民說,他們從沒想過反對。
安全第一位,便捷第二,惠民的核心最終要圍繞安全來考慮。經多方比較、談判、選擇,物業、業主們一致選擇了一家菱電電梯公司來加裝電梯,該公司派項目負責人負責一切事宜。該公司經過核算,加裝電梯全部費用40萬元。
40萬元雖不是小數目,相比換新房子的成本來說,居民還是可以接受的。但這麼大的一筆費用如何分攤?經過多次商討,大家決定,根據樓層高低來分攤費用。一樓二樓不用分攤,從3樓到8樓,分攤金額從1萬多元到6萬元不等。
等了盼了多年,加裝電梯終於要實現了,吳守華第一個同意、第一批交錢。和她一同相處了幾十年的鄰居們也紛紛響應。65歲的濮萬潤,住在4單元6樓,他出資3.5萬元。40萬元的費用迅速集齊……另外,第4部外掛電梯目前正在施工當中,計劃於今年9月底建成。
吳守華、濮萬潤這些熱心業主,利用業餘時間,聯繫住建委、質檢等單位,為加裝電梯跑前跑後。
「4臺電梯立項加裝絕非一帆風順,中間經歷了許多困難與障礙,但有了物業和業主的互幫互助,和睦相處,困難與障礙都被解決了。」濮萬潤說,如此快速地在小區加裝4部電梯,除去綠源物業公司的擔當意識,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鄰裡和睦」是加快這項工程的助推劑,使加裝電梯成了暖心工程。
加裝電梯從2019年5月開始施工,同年10月就正式通過驗收並投入使用,西4單元的住戶再也不用爬樓梯了。4單元住戶,二樓以上每戶都有電梯卡,進入電梯後先用電梯卡刷一下,然後才能按動電梯鍵到達指定的樓層,沒有電梯卡的人無法使用電梯。
電梯運行以來,電費平均每戶只有兩三元,少得有些讓人不敢相信。最讓這些住戶感到高興的是,樓房加裝電梯之後,房屋立馬升值。以8樓為例,加裝電梯後,房價從30多萬元漲到了60多萬元,增值遠遠超出了加裝電梯的費用。現在,這裡小兩室的租金從每月的1000多元,漲到每月1500元,前來詢問的租賃者絡繹不絕。
如今,管道局家屬院加裝的電梯成了樣板,不斷吸引著其他外地市的參觀者前來參觀。安裝外掛電梯的12號樓成了「明星樓」,許多居民都會指引參觀者前去。
「增梯」難在癥結多
縮短的是時間,提升的是品質。加裝電梯,有效地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環境,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質量和滿意度。
那是不是所有老舊小區都可以加裝呢?對此,綠源物業負責人姜貴源表示,管道局家屬院小區住戶大部分都是石油系統的,都是幾十年的老同事,說話辦事比較方便。錢僅僅是一個因素,還要考慮到房屋結構。儘管電梯很實用,但據他了解,目前我市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數量並不多。負責加裝電梯的菱電電梯公司負責人王經理說,他們公司目前在新鄉只安裝了這個小區,多數小區有安裝意向,但真正實施的不多。原因除了資金問題,還有就是居民之間體諒不夠。
記者走訪發現,老舊小區有加裝電
梯意願的不在少數,但真正做起來的並不多。之前本報報導過新鄉縣家屬院成功加裝電梯,而其他小區鮮有建成,甚至還有因各種原因擱淺。
造成「增梯」難,癥結有多種,最主要就在於「少數業主反對」。「反對者的意見五花八門,有的認為遮擋光線,有的擔心噪聲大。」姜貴源介紹,這些不過是表面理由,很多低層住戶不同意安裝電梯的真正原因是,沒有安裝電梯之前,樓棟房價是一二層的貴,五六層的便宜,而加裝電梯之後,樓棟房價就會「倒置」,變成五六層的貴,一二層的便宜。
另外,老舊小區樓棟建築結構不同和建築質量的參差不齊,也成為「增梯」難的原因。
□相關連結
7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推動惠民生擴內需,推進城市更新和開發建設方式轉型,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力改造提升城鎮老舊小區,讓人民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2020年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戶;到2022年,基本形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制度框架、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
責任編輯:李昕